制度關懷備至 讓殘疾人更有尊嚴

2019-07-30 10:00: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瑛

制度關懷備至 讓殘疾人更有尊嚴

這是7月25日拍攝的《平等、參與、共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中英文版。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7月25日,國新辦發表《平等、參與、共享:新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70年》白皮書。白皮書全面系統介紹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殘疾人事業發展道路。白皮書突出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殘疾人權益保障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中國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中國殘疾人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毫不誇張地説,新中國成立70年,就是殘疾人的權利越來越飽滿的70年,也是殘疾人越來越有尊嚴的70年。正如白皮書所強調的,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殘疾人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並不抽象,更不虛無,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上的。稍加回顧即知,從成立中國殘聯,到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公佈實施《革命殘廢軍人優待撫恤暫行條例》,到出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以殘疾人為中心的制度設計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發揮重要作用。

  從殘疾人獲得平等地位,到殘疾人事業在改革開放中興起,再到殘疾人事業邁上新臺階,黨和政府全力保障殘疾人平等參與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殘疾人事業發展道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比如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時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再比如,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每個殘疾人的健康問題,加快實現“人人享有健康服務”目標。此外,將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平等、參與、共享,這是白皮書的主要關鍵詞,也是殘疾人享有權利的三大環節。這三大環節,缺一不可。有了平等權,才能更好地行使參與權,最終共享社會發展進步帶來的成果。合法權利獲得保障是殘疾人享有尊嚴的前提,事實上,殘疾人保障法明確規定,殘疾人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同時,應看到殘疾人由於身體原因,很難像健全人那樣融入社會,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為殘疾人享有尊嚴提供優待。

  一定程度上説,判斷一個社會有沒有人情味,一個政府有沒有人文關懷,一個國家有沒有人性關照,就看如何對待弱勢群體,比如殘疾人。新中國成立70年,殘疾人之所以能夠越來越有“存在感”,與制度保障有關,也與他們自強不息有關。遭遇不幸,並未聽天由命,也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扼住命運的咽喉,做生命的強者,讓人肅然起敬。

  毋庸贅言,儘管我國的殘疾人事業取得令人讚嘆不已的成就,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改善空間。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曾坦言,殘疾人保障法的頒布實施,使殘疾人事業逐步走上法治軌道。但是,法律和相關政策沒有得到完全落實。白皮書也坦言,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滯後於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準。正因如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把推進殘疾人事業當作份內的責任,各項建設事業都要把殘疾人事業納入其中,不斷健全殘疾人權益保障制度。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在制度激勵下,殘疾人通過奮鬥不僅可以改變命運,還能感受到拼搏的樂趣,更能享受到高品質的生活。只有殘疾人也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的中國夢才更加美麗。只要切實尊重和保障殘疾人的人權,增進殘疾人福祉,增強殘疾人自我發展能力,殘疾人的未來就能充滿光亮。

  (王石川 )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