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準開放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2020-09-15 11:48:54來源:光明網編輯:趙檸

  作者:邱海平(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梓材”講席教授)

  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思想。在8月24日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9月1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闡述了這一戰略思想。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不僅是為了應對世界形勢的深刻變化及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而且深刻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內在要求和發展趨勢。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一種主動作為,不是被動的權宜之計,既不意味著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否定和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逆轉,更不是要走向閉關鎖國,而是要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和更高水準開放的良性互動,實現高品質發展,併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抓住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歷史機遇,實行對外開放,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奇跡。四十多年實踐證明,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相互促進,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源。同時應看到,任何一個國家對外開放與否以及如何對外開放,不僅取決於本國的發展意願和資源稟賦,而且取決於世界總體形勢特別是經濟形勢。

  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西方發達國家深陷滯脹泥潭。為擺脫困局,上世紀80年代,美國總統裏根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率先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推動貿易、金融和投資自由化迅速發展,世界迎來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高潮。由於中國與發達國家經濟存在很強的互補性,中國的對外開放既滿足了自身吸收國外資本、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需要,也滿足了發達國家擴大對外投資從而擴大市場、提高利潤率的需要。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並形成了“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格局,特別是加入WTO後,中國GDP更加快速增長,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但同時,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壓力也日益嚴重,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隨著條件的變化,我國發展格局也做出相應的變化和調整。

  我國發展格局的變化,首先是由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性質及其發展趨勢決定的。上世紀80年代以來流行的新自由主義,雖然催生了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給發達國家和世界經濟帶來短期繁榮,但也埋下了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的種子。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産業資本基於利潤最大化目標,除核心設計和製造環節繼續保留在國內,將中低端製造環節大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由此形成了新的國際分工格局,即産品內的國際分工,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世界産業鏈和供應鏈。由於充分利用了發展中國家的低成本資源和勞動力以及更廣闊的世界市場,發達國家的産業壟斷資本獲得了比以往高得多的利潤率。在伴隨經濟全球化浪潮興起的信息技術革命浪潮中,美國高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利用壟斷性技術優勢在全球市場獲得高額壟斷利潤。由於美國金融管制的放鬆,以華爾街為標誌的美國金融壟斷資本利用美元的世界貨幣優勢,獲得了快速發展和巨大收益,並吸引規模巨大的産業資本轉化為金融投機資本,産業資本也越來越依賴金融部門維持利潤率。於是,美國出現了産業空心化現象和金融化趨勢,為金融危機的爆發埋下了伏筆。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總體形勢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經濟政治社會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最終催生了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單邊主義甚至孤立主義的泛起,使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世界發展格局陷入深度調整。

  2008年以來種種跡象表明,世界總體形勢已經並還在發生重大變化。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對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在這種背景下,各主要經濟體更加傾向於強化各自的內部經濟循環,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格局的深度調整,從而使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這是中國更加明確提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戰略的重要客觀依據,也是立足做好自己的事情,以更加自主可控的確定性應對和戰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從而實現既定發展目標的明智之策。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趨勢

  只有把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放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整體進程和系統邏輯中去理解,才能準確把握這一戰略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轉變,經常項目順差同國內生産總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現在的不到1%,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特徵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會不斷釋放。”這就是説,新發展格局是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客觀事實和內在趨勢,由於疫情使中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和條件具有更多更突出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同時由於中國經濟已具有新的重大階段性特徵,從而需要更加明確地提出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極其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從外部看,世界經濟在調整變革中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趨勢,主要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蔓延,西方國家結束黃金增長期,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國際貿易低迷,金融市場跌宕起伏,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從內部看,經過長期建設和發展,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規模龐大、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和韌勁充足,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産業新業態不斷涌現,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繼續呈現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發展品質和效益需要進一步提高。正是根據我國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新特徵新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指導了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深度和範圍,提升對外開放品質,構建新型開放型經濟體制,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以貫之的政策和目標,並取得了重大進展。也就是説,即使面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經濟全球化逆流,中國也從來就沒有動搖更沒有放棄對外開放基本國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國內大循環特徵更加明顯,經濟自主性和發展品質顯著提升。如今,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而且也是一個經濟大國,並逐步邁向經濟強國。所謂經濟大國,不僅指經濟增長總規模,而且指具有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産業體系。從經濟增長總規模來説,2019年中國GDP總量繼續穩居世界第二,按美元計算約佔美國GDP總量的67%,中美經濟總規模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從國民經濟體系和産業體系來看,我國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巨大的經濟規模和國內市場、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是保障國家經濟自主性和實現國內大循環的堅實基礎。更重要的,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顯著的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經濟發展活力不斷提升。此外,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進一步形成了多方面優勢: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在許多高新前沿科技領域已取得世界領先地位;創新日益成為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製造業的高新技術含量不斷增強,在世界産業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日益強大;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社會生産生活各個領域,社會信息化水準位居世界前列;對外貿易結構持續改善,進口規模不斷擴大,貿易順差有所回落並保持穩定;教育事業獲得長足發展,人力資源依然豐富,勞動力品質不斷提高;居民收入穩步提高,中等收入群體達到4億人,擁有超大規模消費潛力和市場;即將徹底消滅絕對貧困,基本公共服務和均等化水準不斷提高,發展的公平性更加彰顯;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生態資源環境保護取得前所未有的進展,人民的獲得感顯著增強。這表明:中國經濟內部發展動能和潛力巨大,已具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基本特徵,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進一步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深刻認識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

  我們既要看到中國經濟已存在新發展格局的客觀事實,更要認識到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全面把握這一戰略的實踐要求。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現在多個方面:從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上看,還有接近6億人月均收入處於1000元左右,居民收入基尼系數仍然偏高;從城鄉結構上看,城鄉差距依然過大;從地區和區域結構上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從東部到中部再到西部,經濟發展仍然呈現出明顯的梯度特徵,近些年來又表現出“南強北弱”的特點;從國內市場的統一性來看,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現象,市場競爭還不充分,資源配置效率需進一步提高;從産業結構和技術水準看,仍擁有數量眾多需要技術轉型和升級的傳統製造業企業,以及大量仍採取傳統農業生産方式的小農戶。這些結構性問題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解決這些問題只能更多依靠暢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途徑和方法,而不能依賴過去那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模式。因此,在國內外發展環境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必須堅決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加注重通過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區域協調發展等政策,紮實擴大有效需求;更加注重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準和實際消費能力,使生産、分配、流通、消費的循環流轉更多更好依託國內市場;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建立健全國內統一大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整體效率;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的國內經濟大循環;大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推進高品質發展。

  在深化改革開放中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是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基本特徵和內在趨勢。但決不能把構建新發展格局與擴大對外開放對立起來,把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錯誤理解為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逆轉,理解為中國將主動與世界經濟“脫鉤”。必須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準對外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中國經濟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離不開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等各個方面看,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中國既是世界各主要經濟體貿易、金融、投資的重要對象和市場,同時又是世界眾多國家重要的商品出口國、金融服務提供國和投資來源國,中國經濟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動力源和穩定器。雖然近幾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這一逆流,國際經濟循環遭遇嚴重衝擊,但基於國際分工和世界産業鏈供應鏈的經濟全球化不會就此消失,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內在聯繫不會因此徹底中斷。經濟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只不過國際經濟秩序處於深刻調整之中。中國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不僅有利於進一步夯實自身發展基礎,提高發展品質,而且能夠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貢獻。

  總之,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這三者是一個有機整體。只有進一步深化改革,破除影響資源整體高效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才能使我國經濟繼續充滿活力,使國內生産、流通、分配、消費等各環節的循環和流轉更加順暢高效,從而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同時,只有實行更高水準對外開放,進一步提高對外貿易、對外金融活動和對外投資品質,才能既保持與世界經濟內在聯繫的持續性,又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從而有利於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使我國經濟更加行穩致遠,並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15日 11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