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2021-08-19 17:15:46來源:新華網編輯:唐薇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1

  “家鄉的山谷靜謐安適,太陽的光芒歡樂相聚……”太陽落山,門巴族村民桑姆安頓好入住遊客,換上傳統的民族服飾,加入麻麻村民族歌舞隊,圍著篝火展示門巴族獨特的文化。

  在我國喜馬拉雅山區,居住著門巴、珞巴兩個人口較少民族。西藏和平解放前,他們“刀耕火種”遊獵為生,過著原始村社組織和原始部落生活,被封建農奴主蔑視為“野人”。

  今年89歲的十八軍老戰士冀文正,1954年來到墨脫縣工作。他用相機記錄下這樣的場景——背夫貢保面色紫黑,背著“宗本”(藏語,意為“縣長”)扎巴頓珠,手持一根木棍,吃力地挪動腳步往前走。扎巴頓珠腳不沾地,還嫌走得慢,打罵貢保。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2

  上圖左:西藏農奴制度下的“人背人”(即農奴像牲畜一樣背馱著農奴主)差役。上圖右:和牲口同住的農奴。下圖:農奴服勞役後與犬同眠(資料照片)。

  “林間馱路都是門巴族背夫雙腳踩出的泥坑,泥坑裏承載的是背夫的血汗和淚。”在墨脫實行民主改革前,冀文正多次目睹門巴族背夫像牲畜一樣,背馱著農奴主翻雪山、涉急流、穿密林的“人背人”場面。

  1988年,冀文正再次回到墨脫縣,找到了當年的背夫貢保,把自己拍攝的那張照片送給他。貢保雙手捧著照片凝視許久,流著熱淚對冀文正説,“從前的苦日子不能忘記呀!一定要讓後代們看看,舊西藏是個啥樣子。”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徹底廢除封建農奴制度,門巴族、珞巴族同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實現了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飛躍,獲得了新生。黨和政府採取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和靈活措施,加快改善門巴、珞巴族群眾生産生活條件。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3

  林芝市米林縣派鎮至墨脫公路上的彩虹(無人機照片,2021年7月6日攝)。新華社發(董志雄 攝)

  位於西藏東南部的墨脫縣,是我國門巴、珞巴族最大聚居地。因地處喜馬拉雅斷裂帶上,地質活動頻繁,地震、雪崩、塌方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加上氣候潮濕多雨,墨脫曾是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縣。在半個多世紀裏,黨和政府數次動工,終於在2013年修通了墨脫公路。

  今年5月,第二條通往墨脫縣的交通要道——派墨公路全線貫通,林芝市區至墨脫縣的公路里程將由原來的346公里縮至180公里,通行時間縮短8小時左右。目前,全縣8個鄉鎮、46個行政村實現全部通車。

  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全國人民的支援,昔日“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的偏僻門珞山村,蝶變成一處處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4

  左圖是20世紀50年代瓊林村非常有名的獵手達前(資料照,新華社發);右圖是瓊林村珞巴族達吉,結束打獵生涯,成為護林員(2021年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桑姆所在的山南市錯那縣勒布溝是我國門巴族聚居地之一,這裡共有4個門巴民族鄉。2015年,麻麻村小康示範村建成,全村62戶群眾搬遷新居。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住房條件的改善,桑姆利用3間新房開起了家庭旅館,每年4至10月,接待四方遊客,去年此項收入超過6萬元。

  走進勒布溝,一棟棟富有門巴民族風情的四層小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村裏道路整潔、溪流淙淙,旅遊業異軍突起。據麻麻門巴民族鄉常務副書記趙恒介紹,目前,麻麻村106戶群眾中84戶開辦了家庭旅館,戶均年收入近4萬元。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5

  林芝市墨脫縣果果塘茶場的茶農在採集茶葉(2020年9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在大力改善生活條件的同時,産業發展成為重中之重。墨脫縣平均海拔僅1200米,常年雲霧繚繞,空氣潔凈無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發展高端茶産業優勢獨特。2014年,林芝市制定專門産業發展規劃,著力打造墨脫原生態有機茶園。目前,已建成高標準高山有機茶園90個,面積超過2.59萬畝,自2015年實現第一批採摘茶青以來累計採茶31.28萬千克,為全縣近1萬名農牧民增收1842.66萬元。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6

  這是2017年9月4日在林芝市米林縣拍攝的珞巴族婦女。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是珞巴族重要聚居地,具有原始森林景觀及珞巴民族獨特的文化風情等旅遊資源。政府部門通過對瓊林村等下設的3個村進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積極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旅遊業並成為支柱産業。目前,瓊林村在南伊溝景區設立了4個民族特色旅遊售賣小組,吸引村裏47名婦女成立“珞巴織布農牧民合作社”,確保持續穩定的增收。2020年,瓊林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55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萬元。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門珞民族的新生_fororder_7

這是珞巴族的傳統服裝裝扮(資料照片)。

  今年46歲的瓊林村村民達吉,是珞巴族獵人的後代。20年前,他放下弓箭當起護林員,而這兩年開始養殖藏豬,目前存欄超過100頭。去年他與旅遊酒店、餐館簽訂銷售合同,出欄藏豬50多頭,收入9萬多元,過上了小康富足的生活。

  七十年彈指一揮間,門珞兒女涅槃新生。

  白瑪曲珍和扎西央金作為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的門巴族和珞巴族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行使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真摯樸實地提出適合本民族發展的建議,她們感言:“門巴、珞巴族迎新生,這是祖輩們想都不敢想的事,這也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實現。”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