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曾經“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2021-08-20 21:42:54來源:新華社編輯:胡君顏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曾經“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西藏那曲市,因沒有自然生長的樹木,曾經是中國唯一沒有樹木綠化的地級城市。

  這裡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怒江、拉薩河、易貢河等江河的發源地,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

  那曲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氧氣含量低,氣候乾燥。冬季氣溫最低可達零下40攝氏度,每年有近半年的大風季。

  惡劣的環境使當地形成了以高寒荒漠草原為主的植被類型,生態環境較為脆弱。“不長樹木只長草”曾是那曲環境的生動寫照。

  但有一群人,用智慧和勇氣挑戰高原植樹的難題,打破了那曲樹木不成活的“魔咒”。

  那曲市比如縣茶曲鄉嘎塘村坐落在怒江江畔的小山坳裏。“過去沒人覺得海拔4000米左右的藏北山溝能種樹,所以一些適宜種樹的土地長期荒蕪。”2018年,嘎塘村村委會主任扎西頓珠動員村民一起開荒平溝、種草種樹。幾年時間過去,曾經荒涼的村溝已有了一片規模超500株的小樹林。

  不光是當地人在種樹上下功夫,還有一個來自內蒙古的科技植樹團隊也在為藏北高原“添綠”而努力。

  2016年,在科技部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的支持下,生態修復企業億利資源集團聯合國內科研院所,開啟了那曲高寒高海拔科技植樹攻關項目。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曾經“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這是西藏“那曲高寒地區植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試驗基地內的露地育苗區(2018年3月2日無人機拍攝)。劉東君攝

  這個被稱為“生態先鋒隊”的團隊,成功治理了庫布其沙漠。五年前,億利集團的郝偉帶領“生態先鋒隊”,帶著庫布其的經驗和技術來到藏北高原。

  為儘快完成鄉土樹種調研工作、科學制定種植方案,2017年冬,郝偉和他的團隊在不到4天的時間裏輾轉比如、嘉黎、索縣等周邊地區考察,路程近2000公里。回憶在卓瑪大峽谷的場景時,郝偉説,狂風夾著冰雪撲面而來,前方的山路隱沒在大雪中,腳下就是咆哮的怒江。幾名隊員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堅持採集作業,順利將採集到的植物種子帶回。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曾經“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郝偉(右)和團隊工作人員在野外採集植物樣本數據。受訪者供圖

  野外採集需要勇氣,後續樹種的引種培育和試驗則更需智慧與耐心。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那曲林業技術人員就開始在地區農牧局院內建立了面積約2畝的植樹試驗基地,樹苗從西藏阿裏引進,試種樹種為水柏枝、沙棘、班公柳等。但受限于客觀環境和當時的技術水準,成效甚微。

  “在那曲種樹要以科技為強大後盾。”郝偉説。在科技感十足的“那曲高寒地區植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試驗基地裏,引進了生態大數據系統、天眼平臺、物候監測系統等科技設備。

  經過大範圍種質資源的篩選和比對,科研團隊從青藏高原和庫布其沙漠優選了50多種喬灌木,培育了青海雲杉、高山柳、金露梅等8種在那曲越冬保活率較高的樹木品種。

  同時,工程師們在常規種植方法中融合智慧化技術,在開頂式增溫溫室技術、藍鈦膜土壤增溫技術、防紫外線霧化噴淋技術等先進科技助力下,有效改善土壤結構,增強植物抗寒抗風能力,降低紫外線侵擾,克服高海拔、強風力、貧土壤、低地溫、大溫差等一系列難題。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曾經“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這是“那曲高寒地區植樹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試驗基地的開頂式增溫溫室。受訪者供圖

  樹種終於在綠色工程師們的悉心呵護下成長。到目前,8種樹木成功越過5個冬天的嚴寒考驗,平均保活率達75%,基地苗木保有量約30萬株。

  一片科技小樹林奇跡般出現在藏北高原上。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藝認為,那曲高寒高海拔科技植樹為高海拔地區城鎮綠化做出有益探索,有助於優化居住環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鄂爾多斯人劉滿林上高原之前,妻子擔心他的身體在高海拔地區吃不消,不想讓他去。而劉滿林卻説:“在那曲種樹,值得一試。”

  出發去那曲前,70多歲的父親與劉滿林道別,再三叮囑他保重身體,注意安全。五年過去,談起家事,這位內蒙古漢子滄桑的臉龐劃過一道淚痕,“離家的時候雙親都健在”,他望著窗外的小樹林,沉默了。

雪域歡歌70載·西藏啟航新時代|曾經“沒有一棵樹的城市”,如今有了一片“科技林”

  綠化工程師劉滿林正在認真查看樹木生長情況。受訪者供圖

  “80後”工程師孫實強來那曲種樹時,女兒才剛滿3歲。五年過去,孫實強種下的小樹苗長大了,女兒也茁壯成長。

  “生態先鋒隊”在藏北高原堅守,讓曾經的“無樹城”有了更多的樹。而對那曲居民來説,有綠樹的春天更有生機和活力。

  文字記者:張兆基、田金文

  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