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洛阳考古人参与项目入选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9.12.18 09:49

  核心提示

  日前,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杂志《Archaeology》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参与的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发掘项目名列其中,这是中国考古学者参与的国外考古项目首次入选。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亚欧大陆东部存在两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汉帝国和匈奴汗国。高勒毛都2号墓地出土的文物,让我们感受到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碰撞、融合。

M189墓地俯视图

  1、发掘

  位于匈奴统治腹地,在已发现墓葬中规模较大

  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驱车向西500多公里,天阔云低、水草丰茂,这里是杭爱山山麓。蒙古的重要河流色楞格河就发源于此,它一路向北最终流入贝加尔湖。对中国人来说,杭爱山还有一个更为熟悉的名字——燕然山。

  公元89年夏,窦宪率大军北击匈奴,抓获俘虏不计其数,彻底解决了汉帝国北方的威胁。

  此次发掘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位于杭爱山所在的后杭爱省,当年这里是匈奴的统治腹地,有学者认为匈奴王庭曾经位于这一区域。该项目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共同发掘,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开展野外考古工作。

  参与现场发掘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刘斌介绍,该墓地是2001年发现的一个巨大墓葬区,年代大约相当于我国的西汉时期,10多年间先后进行了数次调查和发掘。“我们主要是对一座编号为M189的墓葬进行发掘,它呈‘甲’字形,总长约50米,是已发现的匈奴贵族墓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刘斌说。

M189墓地出土的银龙

  2、收获

  出土文物见证东西方交往,银龙尤其精致

  “高勒毛都2号墓地确实和国内墓葬有很大区别,我国墓葬主要是土结构,保存原有形态更加容易;蒙古国土壤含沙量高,发掘时沙子不断往墓里滑,很难固定。”刘斌说。

  这一特殊的地质结构也让考古利器“洛阳铲”派不上用场——探下去根本带不上来土。

  美国考古学会评选的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将这座墓命名为“银龙之墓”,银龙指的是M189墓葬中出土的一对器物。

  据介绍,这对银龙分别位于外椁棚板上部人骨身下和椁内,造型如出一辙,呈现比较明显的西汉时期特点,应该是某种器物上的耳鋬(pàn),起把手作用。“龙的形象在以往匈奴贵族墓葬出土器物上偶有发现,均雕刻在马具饰品上,这种单体龙形式的器物在匈奴贵族墓葬中属首次发现。”刘斌说。

  这两件银龙的嘴唇明显上翻,这种风格在中原地区和伊朗地区都有发现,可以看出中原和草原对于龙的形象不断相互借鉴融合。

  “该墓地还出土了中原风格浓郁的玉带钩、西方元素浓厚的独角兽马饰等,也体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刘斌说。

 

考古工作者的蒙古包驻地(本版图片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3、延伸

  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

  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曾经阐释,内亚草原对于古代中国的军事意义,相当于地中海对于古代欧洲的军事意义,游牧民族的骑兵无法根除,只能以某种方式共存。“匈奴、鲜卑、突厥等草原民族和华夏族群的文化不断碰撞融合,最终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严辉说。

  “在高勒毛都2号墓地中可以看到不少交往的元素,尤其是一件玉剑璏(zhì)。”刘斌介绍。玉剑璏是古代宝剑上的玉饰之一,穿系于腰带上,可将剑固定于腰间。在已发掘的匈奴贵族墓葬中玉器并不罕见,玉璧、玉璜等都有发现,但是剑具上的玉器发现尚属首次。

  “这样级别的物品不会出现在边境附近平民身上,也不可能通过劫掠得到,应该是汉朝赏赐或者因贸易而来,这都反映了当时两地交流密切。”刘斌说。

  4、幕后

  和蒙古国考古工作者结下友谊,传播洛阳考古方法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富饶壮丽的草原风光,高勒毛都2号墓地所在的草原腹地,对于考古队员们来说,有绝美风光也有挑战。

  在方圆50公里范围内,没有人类定居点,没电、没网络、没信号、没自来水……“只有几块太阳能电池板为相机、电脑等必要设备供电,考古队员们完全与世隔绝。”刘斌介绍。

  条件虽然艰苦,但不断涌现的发掘成果让这些困难都显得微不足道,持续3年的野外工作让中蒙两国考古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蒙古国的考古工作者对中方严谨、细致的研究方法高度赞赏。

  夜幕降临,明月升起,空空荡荡的草原上没有一点灯光,大家围坐在篝火周围一起烤肉、唱歌,几名蒙古汉子进行传统的摔跤比赛……刘斌说:“蒙古考古工作者们还专门创作了一首《高勒毛都之歌》,虽然歌词的意思不大懂,但大家会一起哼唱。”

  记者了解到,随着为期3年的野外考古工作告一段落,该项目将转入室内整理阶段,考古工作者们将对出土文物和关键性信息进行梳理。我们也期待更多成果的公布。

  “近年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们不断走出国门,探寻匈奴、大月氏等古国和中原的联系,也将中国较为先进的考古方法留在当地,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未来类似活动也将越来越多。”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

[ 责任编辑:唐好优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因“眼斜”自卑多年 医生助他重拾自信
因“眼斜”自卑多年 医生助他重拾自信
  • ·健康快讯: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门诊开诊
  • ·健康快讯:河科大二附院开展“特应性皮炎健康之途”义诊活动
  • ·咳嗽、打喷嚏漏尿怎么办?
  •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新闻排行
  • 打造乡村旅居新方式!“魏坡·新序”正...
  • 3天签约近5亿元!洛阳造“三蹦子”海...
  • “龙吸水”排涝显身手!洛阳城市区防...
  • 李强:洛阳创业 梦想成真
  • “五一”假期 来洛阳骑行看风景
  • 鲜花扮靓“北国花城” 洛阳等您来“花...
  • 江凌调研文旅和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 第二届河南省青年文化月活动在洛启动
  • 假期逃离城市计划!洛阳这些宝藏露营...
  • “流量”变“留量”!95后小伙在洛创...
  • 百姓呼声
    应天门北广场商业房屋与景区氛围谐调吗?
    邙岭大道中沟站附近为何下雨就积成河?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一座城 一朵花

    荷包牡丹串串红

    红山樱桃沟

    石子之眼 芳容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