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上海首创:行政执法也是精准普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作者:宋宁华     编辑:梅璎迪     2018-09-11 19:19 | |

图说: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文件指引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孙伟忠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行政执法也是“点对点”精准普法。今天,记者从市司法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印发<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工作指引>的通知》(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对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开展精准普法做了部署。

为什么要在行政执法领域率先“吃螃蟹”、展开精准普法?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80%以上,主要是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执法。以本市城管执法部门为例,2017年共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2.5万余起,共教育劝阻相对人125万余人次,巡查道路、景观区域、商业街区、建设工地等197万余次,开展违法违规经营、建筑垃圾等专项执法整治行动1.19万次。“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每个案件中都能够同步做好普法工作,那么汇总起来的规模就是巨大的、效应也是巨大的。”所以,此次选择从行政执法入手,后期再总结各个行政执法单位的实践做法予以完善,并将其推广到行政执法之外的领域中去。

据了解,上海出台的《工作指引》属于全国首创,它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对行政执法中的哪个环节需要开展普法、什么情况下需要普法、怎么普法、具体普哪些法等,做了细化规定,为行政执法人员提供了一个比较具有操作性的工作指引。

相比于其他普法形式,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特点是“四个特定”,其中包括:普法主体特定、普法场景特定、普法对象特定、普法内容特定。为此,《工作指引》中,对开展精准普法的主要方式做了规定,主要有4种,即主动告知式普法、答疑解惑式普法、释法说理式普法和行政约谈式普法。

据悉,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是把“谁执法谁普法”引向深入的一次创新尝试。今后,上海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此项工作推广到其他执法领域,真正让“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落地落实。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