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钟给出最优方案,提高计划速度超百倍

山东港口迈向“全局智慧”时代

2021-02-08 作者: 肖芳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港口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在作业。
  □ 本报记者 肖 芳
   本报通讯员 代新兴

  1月11日,天气预报,山东港口烟台港未来几天将遭遇恶劣天气,这让原计划1月14日靠泊的“海上明珠”轮无法按期完货离泊避风。怎么办?紧急时刻,管道智脑系统开始自行推演,2分钟后给出兼顾安全、降本、提效和保供需求的综合辅助决策方案。山东港口以管道智脑系统为试点,让港口变得可计算、能思考、会决策,由“单点智能”向“全局智慧”升级。
智慧港口建设
蹄疾步稳

  2020年5月19日,山东港口获批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6月2日在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推进大会上,与SPA、平安智慧城市、阿里云等多家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开启“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8月8日在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和山东建设一流智慧绿色港口成果发布会上,评审通过《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顶层设计方案》;10月21日,召开智慧绿色港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大会,宣布《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清单》;11月30日,交通运输部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落户山东港口……一路走来,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蹄疾步稳,力度持续加大。
  作为交通运输部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肩负着港口数字智慧世界的“灯塔港”角色,致力于推进集装箱、干散货、件杂货、液体散货等全体系自动化作业的同时,构建自上而下、全局优化、整体智慧的解决方案,探索建立“中央决策大脑”。
由“单点智能”
走向“全局智慧”

  烟台港“管道智脑系统”是山东港口向“全局智慧”转变的智慧港口“试水”项目。
  “奇弦智能”有着同济大学背景,是山东港口智慧港口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的全息计算技术能在计算机里实时‘克隆’一个组织的全部要素和机理,创建出动态演进的‘数字孪生组织’,集成机器学习和深度优化,实现全息推演和立体决策”,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安全技术部部长王宇升说,“山东港口拥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能提供项目研究所需的全流程环节和全体系数据应用”。
  双方以烟台港管道公司为试点,将其全链条业务镜像至计算机,构建起“能分析、会思考、善决策”的管道智脑系统,可通过考虑业务目标、各环节生产要素等,一键生成生产计划建议、最佳营销行动建议、卸船及运营作业建议等,突破了现有局部自动化、单点智能应用极限,实现了整体思考。
  不同于港口自动化主要在码头生产作业等相对封闭的内部场景中应用,山东港口的智脑系统着眼于全供应链的自动化、智慧化应用。
  管道智脑系统建议带来的收益远不止码头作业。烟台港管道公司生产调度中心副主任梁风旗以“海上明珠”轮靠船作业为例表示,1月15日20时,3.6万方SOKOL原油顺利外输,不仅保障了客户油品供应需求,还实现港口增收100余万元。
铺开“智慧大脑矩阵”
  历时两年优化升级,烟台港管道智脑系统日臻完善,实现“全要素镜像+海量实时数据对接”,取得了现实经济效益。目前,系统全息模型已将90种以上油品、4种船型、300个以上流程环节以及卸船、倒罐、装车、火车、管道干支线作业流程等全局业务要素镜像至计算机中。模型加载优化算法后,能在2分钟内给出装卸船、仓储周转、干支线管输、公路铁路疏港的全运营环节作业计划辅助建议,计划制定速度提高了100倍以上。
  “经测算,通过智脑系统,支线供给效率提升了13%,系统风险降低了50%,同等情况下年原油作业量可提升30万吨,收入增加3000万元,大幅提升了计划决策的稳定性、可靠性。”烟台港管道公司生产调度中心计划室经理刘永强说。2020年,在智脑系统辅助下,烟台港累计打破卸船纪录4次,其中6月份仅用38.4小时就完成了“帝国”轮28.7万吨的原油接卸,创满载VLCC卸载纪录。
  作为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除了管道智脑,山东港口还将在集装箱、干散货、原油、件杂货乃至港口物流大力推进自动化系统,并深度融入管理业务建设一个又一个整体“智脑”系统,与山东港口中央智慧大脑一起构建服务全局的智慧大脑矩阵,为智慧港口建设提供更为强力持久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