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來源:四川在線  |  2021-04-15 10:11:54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這是即將抵達成昆鐵路沙馬拉達站的5634次列車和通站公路(4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

  1970年,在30萬築路大軍的卓絕努力下,連接川滇兩省的鋼鐵大動脈——成昆鐵路通車。在四川境內,它穿越茫茫大涼山,將曾經閉塞的土地與外界連通。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的行李車廂,乘客準備把他們帶上車的小豬裝到袋子裏(4月11日攝)。為了方便群眾運送動物,5633/5634次列車對行李車廂專門進行改造,黃牛、山羊、豬、馬,都是這兒的“常客”。

  在成昆鐵路上,如今依然風雨無阻地行駛著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的5633/5634次列車,從普雄到攀枝花南全程共行駛11小時4分鐘,沿途停靠26個站。票價最高25.5元,最低2元。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5633次列車停靠小站,彝族乘客與等候在月臺上的小商販通過車窗交易(4月11日攝)。

  “慢火車”既是孩子們的“校車”,也是人們看病的“救護車”,更是百姓奔向希望的“致富車”。一些上了年紀的乘客還記得,沒有鐵路的歲月裏,吃鹽都是問題,出門只能騎馬,火車不僅帶他們離開大山,也帶來了希望。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上,小朋友走過兩邊放著家禽的車廂(4月11日攝)。

  今天的中國大地上,這樣的公益性“慢火車”共有81對,覆蓋530個車站。“慢火車”票價幾十年不變,且遠低於公路票價水準,已成為沿途百姓外出務工、求醫就學、逢會趕集等主要交通工具。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乘坐5633次列車從家返校途中,兩名女生在玩翻繩(4月11日攝)。

  高鐵時代,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的“慢火車”有些另類,但它獨特的節奏為其所經過的地區帶來無限生機。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胥冰潔 攝影報道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列車駕駛員趙瑋在發車前確認信號(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的“行李車廂”內,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列車長劉偉(右)了解村民攜帶牲畜情況(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乘坐5633次列車從家返校途中,一名學生望著窗外的風景(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冕寧縣村民馬光玉帶著自家種的櫻桃前往西昌出售,每天她都會搭乘5633/5634次列車往返西昌和冕寧(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一名彝族商販端著新鮮櫻桃走上5634次列車,她要把這些櫻桃拿去外地售賣(4月12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來自越西縣蘇姑鄉的彝族乘客吉木木加(右)帶上火車的小豬從袋子裏爬了出來,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次彝族列車員俄木日古幫他把小豬重新裝好(4月11日攝)。5633/5634次列車特別配備了6名彝族列車員,以更好地為當地彝族百姓服務。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上的“流動集市”,一名彝族婦女(前右)在挑選折耳根(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乘坐5633次列車從家返校途中,喜德縣城關小學三年級學生阿爾伍支(左)和弟弟羅澤元在玩火車玩具(4月11日攝)。姐弟倆幾乎每個星期都坐這趟火車往返于家和學校之間。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人們準備乘坐5633次列車出行(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成昆鐵路上普雄站,人們準備乘坐5633次列車出行(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一名彝族小商販拎著新鮮蘋果走上5634次列車,車廂兩邊堆滿了蔬菜水果等貨品(4月12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兩名小乘客乘坐5633次列車去外地上學(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上,彝族乘客帶著的小豬從袋子裏爬了出來(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乘坐5633次列車前往西昌的小乘客等待發車(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上的“流動集市”,一名彝族婦女(前右)向其他乘客售賣山貨(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5633次列車上擺放著一筐要被乘客帶到西昌集市上出售的雞(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客運段5634次列車員吉木阿且(右一)在車廂裏與彝族乘客交流(4月12日攝)。5633/5634次列車配備了6名彝族列車員,以更好地為當地彝族百姓服務。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乘坐5633次列車從家返校途中,一名學生在復習功課(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上的“流動集市”,一名彝族婦女(左一)向其他乘客售賣新鮮的折耳根(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4次列車上,越西縣村民爾古阿吉木展示車票(4月12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3次列車上,一名彝族乘客在製作彝繡鞋墊(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5633次列車停靠車站後,彝族小商販忙著把貨卸下來(4月11日攝)。

(轉載)高鐵時代 大涼山鐵軌上流淌“慢幸福”

  ↑在5634次列車上,75歲的彝族婦女拉衣阿呷在整理她從西昌進的貨(4月12日攝)。拉衣阿呷是5633/5634次列車的常客,她每兩周就要坐火車到西昌批發小商品。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