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史下半闋”遺存調查在成都正式結項
來源:四川在線  |  2021-04-19 10:04:56

  四川在線記者 鄧涵予 吳曉鈴 圖/文

  自西元3世紀開始,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等中原北方的石窟蜚聲海內外;而唐宋以後,獨川渝石窟開鑿與摩崖造像日益繁盛、綿延不止、且獨具蜀地特色,書寫了我國晚期石窟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川渝石窟不僅數量龐大,也是中國南方石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石窟史下半闋”。

(轉載)“中國石窟史下半闋”遺存調查在成都正式結項

  4月17日,耗時長達7年的國家社科基金基重大項目——《西南唐宋石窟寺遺存的調查與綜合研究》在成都正式結項,7年完成8 部專著共計189.5 萬字,為石窟寺的保護、展示和利用提供堅強的基礎資料和理論支持。

  工程浩大 “西南唐宋石窟寺”研究耗時7年

  石窟寺凝集建築、雕塑、壁畫、書法、藝術于一體,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追求、價值理念、人文精神,價值極其重要。西南地區石窟興盛于隋唐,歷經五代、兩宋時期,直到明清時期仍綿延不絕,其宗教類型和題材內容廣泛多樣,並且在中國北方地區石窟造像之風普遍衰落以後延續發展並達到高潮,安岳、大足的摩崖石刻更是晚期石窟寺最傑出的代表。

(轉載)“中國石窟史下半闋”遺存調查在成都正式結項

  根據全國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資料,四川省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20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0余處,數量眾多、分佈廣泛、內涵深厚、延續時間長等特點,是古代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見證。

  在經濟、科技都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認識、保護和珍惜這些祖先留下來的財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具有重要意義。

(轉載)“中國石窟史下半闋”遺存調查在成都正式結項

  2013年11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西南唐宋石窟寺遺存的調查與綜合研究》正式立項,以四川大學考古學實驗教學中心白彬教授為首席專家,聯合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足石刻研究院、西華師範大學的科研人員,以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核心,對西南地區唐宋石窟寺遺存展開全面系統的調查與綜合研究。

  項目由《西南唐宋石窟寺遺存的考古調查》、《代表性唐宋石窟寺遺存的考古測繪》、《西南唐宋石窟寺的序列》、《西南唐宋佛教石窟寺遺存與中古社會研究》、《西南唐宋道教石窟寺遺存與中古社會研究》等五個子課題構成,預計最終成果為專著8部,共120萬字。

  工作

  實操遠比預想困難項目延期2年結項

  課題組以田野調查為基本方法,借助新技術手段,制定科學的調查方案。然而在時間和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對110處石窟點展開全面、準確、詳實的調查和綜合研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非常具有挑戰性。

  在正式開展石窟寺調查工作前,參加人員首先進行了短期培訓,熟悉田野調查流程、獲取資料的原則、方法和技術等必備技能。

(轉載)“中國石窟史下半闋”遺存調查在成都正式結項

  得益於北京大學、大足石刻研究院在重慶、雲南區域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課題組將調查與研究的重點聚焦在覆蓋主要造像的四川地區。代表性區域內宋代(含宋代)以前的石窟和摩崖造像,無論是否是列入文物保護單位、無論保存狀況如何,逐一全部記錄;明清時期的石窟和摩崖造像,僅選擇保存較好、雕刻精美、題材特殊、具有獨特價值的石窟點進行記錄。

  同時,調查工作要做到佛道石窟兼顧以及點面結合的原則——既要選擇代表性的重點區域作拉網式的全面調查和記錄,弄清該區域內窟龕造像的總體面貌;又要選擇典型造像點進行測繪,形成考古報告,深入、徹底地呈現龕窟的價值和內涵。

(轉載)“中國石窟史下半闋”遺存調查在成都正式結項

  田野調查記錄分為文字和圖像兩大類,從石窟寺的地理概況,到單個窟龕的造像內容、碑刻題記的尺寸、書寫方向、行數、字體等都要逐一記錄。在測繪和拍攝過程中,課題組使用了若干現代技術,輔助獲取圖像資料。窟龕測繪使用了人工繪圖與機器測量相結合的方法,大型窟龕一般採用三維鐳射掃描器,小型窟龕則採用三維近景攝影。

  按申報書原定的時間安排,項目將於2018年底結題。而在2014年初田野調查正式啟動後,課題組發現,項目推進遠比原來的估計要困難、複雜得多。為確保品質,項目申請延期兩年至2020年12月結項,並調整原有的調查計劃,選擇文物保護單位和石窟點均較多的安岳、內江、資陽、簡陽、仁壽、丹棱、通江,以區縣為單元(同時亦是川北、川西、川東片區石窟的代表),展開系統調查和記錄。

  2014-2016年,經過對上述7個市縣(區)境內所有宋代(含宋代)以前的石窟和部分重要明清石窟的逐一進行調查和記錄;對眉山市東坡區、青神、洪雅、彭山,綿陽市涪城區、江油、鹽亭,廣元市利州區、劍閣,巴中市巴州區、南江、平昌,南充市閬中5市13縣(區)部分唐宋至明代石窟進行調查和記錄。2016-2019 年,在大規模田野調查和記錄的基礎上,在川北、川西、川東各選擇若干代表性石窟進行測繪,編寫考古報告。2020年12月,整合成果,提交結項。

  2014-2020年,參加調查、測繪、記錄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達220余人次,地方參與人員60余人次。

  成果

  7年完成8部專著共計189.5 萬字

  自2013年底立項開始,經過長達7年的調查研究,截至2020年8月,課題組完成四川地區295處石窟點的調查和記錄(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完成仁壽、丹棱、安岳、江油、鹽亭5地32處石窟的考古測繪(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調查文字記錄約350萬字,拍攝照片近7萬張,繪製線圖約1200張,初步形成西南地區石窟造像資料庫,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發表調查報告19篇,錄用待刊12篇;發表論文16篇。

  2021年4月17日最終結項成果為:8部專著,共計189.5萬字。這其中包括,石窟寺內容總錄 3 部:《通江石窟內容總錄》《仁壽石窟內容總錄》《安岳石窟內容總錄》;石窟寺考古調查報告4部,即《四川仁壽牛角寨摩崖造像考古調查報告》《四川仁壽壇神岩摩崖造像考古調查報告》《四川安岳毗盧洞龕窟考古調查報告》《四川安岳華嚴洞石窟考古調查報告》;石窟寺綜合研究論文集1部,即《西南地區石窟寺遺存綜合研究》。

  價值

  學術價值與社會價值相得益彰

  《西南唐宋石窟寺遺存的調查與綜合研究》項目通過全面、系統的田野考古調查,建立西南石窟寺遺存數據庫,以此為基礎,深層次、多維度發掘石窟蘊含的歷史信息。此項目的研究成果不僅富含極高的學術價值,其社會價值也不容忽視。

  首先,項目獲取了一批詳實的資料,有利西南地區和中國晚期石窟寺發展序列的構建。從地域上看,結項成果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通江、仁壽和安岳,覆蓋了四川地區的三大造像區。在此前的調查和研究成果中,對這幾個區域尚未給予足夠重視,本項目成果正是對這一缺陷的彌補;從時代上看,本項目成果涉及石窟造像的年代涵蓋中國晚期石窟寺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為系統構建西南石窟造像序列奠定了基礎;從宗教屬性看,本項目成果既有佛教造像又有道教石窟,還有三教合一的窟龕發現,涵蓋儒釋道三教,完整見證了中國宗教造像和宗教信仰鬥爭與融合的過程,是研究中國宗教史、構建區域宗教史的重要資料。

  除此之外,此項目做到了佛道兼顧,重點突破。同時,課題組在資料獲取、材料分析和解讀上均有創新,其創新主要體現在:選擇若干典型區域,展開大規模的田野考古調查和測繪,呈現代表性區域石窟造像的總體面貌和特徵;摸索出一套石窟寺描述、記錄的方法,實踐證明,這套方法在石窟寺考古工作中行之有效,為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石窟寺考古操作規程提供了經驗;課題組將 3D 鐳射掃描器、三位近景攝影等現代技術與傳統人工測繪方法有機結合的創新測繪方式,提升了測繪的精度和速度;並在最終用多學科、多維度對材料進行解讀。

  石窟寺遺址是藝術價值極高的寶貴遺産,見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歷史和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讓廣大人民群眾親身感受到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同時,也強化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次項目不僅是對珍貴文化遺産的有效搶救和保存;為石窟寺的保護、展示和利用提供堅強的基礎資料和理論支持;還培養了一批具有宗教考古技能和知識的專業人才,完善了宗教考古學科體系建設,為中國考古事業注入了一批新鮮血液。

  在未來5-10年,課題組還將在以四川為重點的西南地區,持續開展石窟寺調查,持續對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石窟造像點進行考古測繪,強化綜合研究以及石窟寺的人才培養。

編輯:鄧超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