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2020-11-23 15:12:32來源:瀘州新聞網編輯:唐浩博責編:胡曉萌

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瀘州已初步構建起“鐵水公空郵”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圖為赤水河紅軍大橋 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外聯內通、城鄉覆蓋,交通在巨變:

  1小時,你可以乘車沿著各條高速公路從主城區抵達各區縣,也可以到達川南、渝西、黔北;

  4小時,從雲龍機場出發,你可達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洽談生意,亦可飛抵各個旅遊景點度假;

  4天,從瀘州港出發,沿著進港鐵路,大宗貨物可抵達欽州出海;

  15天,一個個集裝箱沿著長江黃金水道運抵沿海,將貨物分銷各地。

  這是一張從天上到地下、從水裏到岸上的立體交通網絡,印證著今日的瀘州,已初步構建起“鐵水公空郵”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新通道

  高鐵從無到有,貨鐵納入國家規劃

  從普鐵到高鐵,鐵路不僅是群眾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川南城際鐵路瀘州高鐵站正高標準建設。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鐵路板塊一直是瀘州交通最大的短板。”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智表示,雖然起步晚,但在“十三五”期間,瀘州鐵路建設已經開始追趕。

  2016年,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線開工建設。這是瀘州人的第一條高鐵,更是瀘州即將步入高鐵經濟時代的開始。

  11月19日,川南城際鐵路瀘州段最後一孔箱梁架設完成,預計明年可完成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線建設,瀘州人實現“高鐵夢”已近在眼前。今後,半小時可抵達川南四市,一小時可抵達成渝兩地。

  除此之外,途經瀘州的渝昆高鐵力爭今年進入實質性動工,蓉遵高鐵有望納入“十四五”規劃。“幾條高鐵將在瀘州形成十字交叉,將構建起瀘州高鐵樞紐。”李智説。

  而作為貨運物流的承載,鐵路通道建設是基礎。

  2019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提出,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這部規劃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通道由3條通路構成,其中1條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

  新規劃為瀘州帶來新發展機遇。李智認為,《規劃》的出臺,意味著瀘州貨運鐵路被納入了“國家大盤”。與此同時,打通這條主通道中貴州黃桶至廣西百色這段“斷頭路”指日可待,未來瀘州出海貨物不用再經重慶繞行,將進一步節省貨運時間成本,也將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當前,瀘州正攻堅鐵路“331”工程,即推進實施川南城際鐵路、渝昆高鐵、瀘遵高鐵3條高速鐵路和隆黃鐵路敘畢段、隆黃鐵路隆敘段擴能改造、古藺(大村)至遵義鐵路3條貨運鐵路,高標準建設瀘州高鐵樞紐站,瀘州鐵路建設將迎來大飛躍。

  大通道

  班輪越開越多,水鐵多式聯運

  11月19日下午,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3號泊位上,一個個集裝箱被依次吊裝上船。裝載完成後,船舶將沿長江而下,將這批貨物運至上海。

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乘著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東風”,長江沿岸港口得以快速發展,瀘州港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四川乃至川滇黔結合部最大的港口,繁忙的瀘州港將貨物集聚,既服務當地企業,更惠及周邊地區。

  “瀘州港發展的速度非常快,留客能力在逐漸增強。”中國外運四川有限公司瀘州辦經理賴紅軍告訴記者,從建港以來,中國外運一直是瀘州港的合作夥伴,見證了瀘州港的發展與壯大。如今,航運的便捷和多式聯運的快速發展,再加之港口通關效率越來越高,瀘州港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十三五”期間,瀘州不斷拓展和優化對外開放通道,加快建設長江上游(四川)航運中心。以“瀘州港”為原點,東向依託長江黃金水道,組建川江集裝箱航運公司,開通瀘州—上海“五定”外貿升船機班輪和“瀘漢臺、瀘寧韓(日)”近洋航線。南向與廣西欽州市、防城港市簽訂南向通道戰略合作協議,開通“瀘州—昆明”鐵水聯運班列、“瀘州—廣州(黃埔港)”、瀘州—欽州外貿海鐵聯運班列。西向開通“蓉歐+瀘州港班列”,與青白江鐵路港聯合建成國家多式聯運示範工程。

  條條通道通達東南西北,方便快捷的運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瀘州港。

  賴紅軍説,隨著瀘州港建設的通道越來越多,服務品質也越來越好,客戶在內陸港口也能享受到便捷的運輸與高效的通關,這是讓客戶留下來的“秘訣”。

  如今,賴紅軍不僅代理“船生意”,依託港口的鐵水聯運,客戶們想走什麼通道,都可以滿足。即便地處內陸,但將貨物運到世界各地也變得方便起來。

  優通道

  縣縣通高速,織起密集公路網

  “一環七射一橫”,這是瀘州高速公路網在“十三五”末的樣子。城市外聯,正越來越通暢。

  2016年底,敘古高速公路燈盞坪互通至古藺縣城段正式通車,將原本瀘州主城區到古藺縣城2個半小時的車程縮至1小時左右,也標誌著瀘州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公路”。

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G8515榮瀘高速特性樞紐互通。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2019年底,G8515榮瀘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數日後,瀘州與重慶榮昌兩地火速達成合作,成功推動瀘州港“榮昌無水港”和瀘州雲龍機場“榮昌城市候機廳”的設立,進一步加強川南渝西的協作,成為瀘州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生動寫照。

  與此同時,一批國、省幹線也在加緊建設。

  近日,G246線獅子口大橋附近的制梁場內,工人們正忙著綁扎鋼筋,準備制梁,用於接下來的項目建設,全線力爭2021年底建成通車。G246線是瀘州至重慶永川的又一條重要通道,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提升瀘州交通區位優勢,改善區域發展條件,使瀘州市進一步借勢成渝、聯動川南,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城市內暢也沒有落下。近日,在江陽區況場街道福利村村委會公交站,放學回家的薛箏走下公交車,朝著車上的小夥伴們揮手再見。自從2018年村裏的路修好後,公交車也來了,薛箏從村裏轉學到了附近的通灘鎮上讀書,接受了更好的教育。

  不止薛箏享受到農村公路帶來的“紅利”。“十三五”期間,瀘州市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59.4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5362公里。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率達到100%(江陽區、龍馬潭區、瀘縣實現全域通公交)。

  擴通道

  從藍田到雲龍,機場通航城市翻了番

  説到“瀘州奇跡”,瀘州雲龍機場的建設一定名列其中。

  2017年6月,瀘州機場工程全面開工建設,2018年9月10日實現開航投運,瀘州雲龍機場創造了“十三五”期間,全國民航機場建設及開航最快速度的“瀘州奇跡”。

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瀘州雲龍機場。瀘州日報記者 牟科 攝

  機場是城市的一扇“空中大門”,對群眾的出行和地方經濟的發展都起著重要作用。

  對機場,市民趙永華感觸頗多。“新機場更大了,設施更好了,重要的是航線變多了,去哪都方便。”趙永華説,因為工作的需要他經常飛往外地。以前,藍田機場航班少,很多時候他都得去成都或重慶坐飛機。如今,瀘州雲龍機場已基本能滿足他的出行需求。

  “2019年,瀘州雲龍機場通航城市達到38個,比藍田機場歷史最高紀錄18個還增加了20個,年吞吐量達186.1萬人次。”瀘州機場集團副總經理張昌斌告訴記者,到今年,通航城市更是達到44個。

  與“十二五”末各項指標相比,這些數據變化則更加明顯:開通航線增長2.4倍、年旅客吞吐量增長2.2倍、年貨郵吞吐量增長2.3倍,全面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

  地處川渝滇黔結合部,瀘州雲龍機場的特殊地理位置吸引了周邊的諸多旅客。據瀘州雲龍機場統計,除瀘州本地旅客出行外,來自川南、渝西、黔北的旅客佔比已接近50%。“這充分説明瞭雲龍機場的輻射效應非常明顯。”張昌斌説。

  從藍田機場到雲龍機場,瀘州這扇“空中大門”已經打開。當前,瀘州正加快推進航空口岸建設,力爭進入國家口岸開放“十四五”規劃。希望不久的將來,手持一張機票,就能從瀘州飛往世界各國。

  瀘州日報記者 肖婷

  記者手記>>打通交通“經脈”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一件貨物從瀘州到達目的地,有幾種運輸方式?我們從瀘州出發,最遠可以到哪?正在火熱建設中的川南城際鐵路、車流不斷的G8515高速公路、忙碌的瀘州港國際集裝箱碼頭、熱鬧的瀘州雲龍機場……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瀘州初步構建“鐵水公空郵”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向著更遠的地方拓展。

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以省委、省政府的“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為引領,瀘州在突出南向東向開放大通道建設,在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四川南向門戶型交通樞紐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交通是發展現代化經濟、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大動脈”,也是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的重要支撐。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我們在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的路上仍需鼓足幹勁做好交通“大文章”。我們要加快川南城際鐵路建設,進一步推動川南經濟區一體化,打造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為實現南翼跨越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要加快建設長江上游航運貿易中心,繼續建設港口航運大通道。要加快公路建設,構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要加快拓展航空通道,積極爭創航空開放口岸,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區域航空樞紐。

  當前,瀘州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著眼破解難題、補齊短板,打通交通“經脈”,瀘州將在融入國家開放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在推動高品質發展中拓展出更大空間。(瀘州新聞網記者 曾凱)

  原標題:瀘州“十三五”成就②|立體交通網 為瀘州插上騰飛翅膀

  “十三五”期間,瀘州市已初步構建起“鐵水公空郵”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拉近了與世界的距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