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將“生態瘡疤”變為“綠色名片”——朝天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紀實
2020-11-27 13:27:31來源:廣元日報編輯:鄧超責編:胡曉萌

誓將“生態瘡疤”變為“綠色名片”——朝天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紀實

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辦公室調研組一行調研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誓將“生態瘡疤”變為“綠色名片”——朝天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紀實

碳廠坡地質災害治理及生態修復見成效

誓將“生態瘡疤”變為“綠色名片”——朝天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紀實

朝天區李家鎮民主硫鐵礦棄渣場生態修復後的面貌

誓將“生態瘡疤”變為“綠色名片”——朝天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紀實

朝天區西北水溝採石場生態修復治理現場

  楊鎮方 本報記者 張百順

  “治理很有成效,儘快總結經驗材料上報。”18日,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辦公室副主任鄭傑忠一行來我市調研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在朝天區西北水溝採石場治理現場,鄭傑忠對該區開展的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朝天,踞川、陜、甘三省結合部,扼秦隴入蜀咽喉,是嘉陵江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近年來,朝天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礦業秩序整頓、廢棄露天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切實解決礦産開發中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走出了一條秩序規範、治理有效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新路子,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築牢生態大屏障,實現創建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彎道超車”、助力鄉村振興蓄積力量。

  鐵腕整治礦業亂象用心守護青山綠水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早在2016年,朝天區委、區政府就清醒認識到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市自然資源局朝天區分局生態修復工作組負責人侯光全回憶説。當即區委、區政府便決定整頓全區礦業秩序,同時提出“河下不挖砂、山上不採礦”的思路,不斷規範礦業秩序。

  面對礦業亂象,朝天區以鐵腕手段推動礦業整頓,制定礦業秩序清理整頓工作實施方案,按照“突出重點、立足治本、嚴格規範、依法治理”的原則,統籌採取“關閉、整合、整改、提升”等措施,依法取締和關閉無證開採、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破壞生態、環境污染等各類礦山。

  “我們不能只看見眼前的利益,還要留些資源給子孫後代。”被依法取締的某礦山業主表示,個人力量雖然有限但還是希望能為守護朝天的青山綠水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近年來,朝天區將轄區範圍內的煤礦、非煤礦山、河道採砂、砂石來料加工全部納入清理整頓範圍,對未取得合法手續的一律依法關停,對停業整頓不達標準的一律不予復工復産,對探礦採礦權到期且出讓年限到期的一律不再辦理延期手續,對有合法手續正在生産的,除對全區産業發展有支撐作用的採(探)礦權外,一律依法關停。

  該區堅持政府主導、統籌推進、取締非法、補償合法的原則,區政府籌集資金對符合補償條件的礦業權,依據談判協商或者核定後的第三方仲介機構評估結果,綜合礦業權人的建設投入和應退價款及相應的治理恢復等費用,合理確定最終補償金額,並與礦業權人簽訂退出補償協議,確保礦山企業全部有序退出,有效規範了全區礦産資源開發秩序。

  勇挑重擔攻堅破難全力築牢生態屏障

  “朝天地處嘉陵江上游,地理位置特殊,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勇挑重擔的勇氣和攻堅破難的決心,高度重視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為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貢獻朝天力量。”在朝天區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動員部署會議上,朝天區委主要領導強調。為加快推進朝天區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區委區政府先後召開11次會議專題調度,並深入基層,明察暗訪,提出具體要求,確保修復工作取得實效。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研究制定礦山綜合治理實施方案,全區範圍內實行區四大班子領導、區級相關部門、鄉鎮、行政村生態修復包乾責任制,層層壓實、人人擔當政治責任。

  朝天區自然資源分局作為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的具體牽頭單位,始終把這項工作當作政治任務抓緊抓實,堅持以督查促成效,實行問題清單交辦制,做到“全面督查、及時反饋”。對發現的問題現場交辦,下發整改通知單,大會點名通報限期整改,確保任務全面落實。

  一礦一策深入推進撫平大山生態“瘡疤”

  朝天區梳理髮現,全區共103個礦山(含礦井涌水21個)需要治理,其中,非煤礦山90個,煤礦13個。面對一串串“大山告急”的刺眼數字,區委、區政府迎難而上,通過制定方案、落實責任,全面排查、掌握實情,依法依規、全面整治,建立機制、鞏固成效等舉措,吹響了礦山生態修復治理集結號。

  “對生産礦山,我們堅持‘誰破壞、誰治理’,督促礦山開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市自然資源局朝天區分局副局長楊進介紹説,本著“投資主體多元化、治理工程項目化、治理過程規範化”的原則,該區採取財政投一點、對上爭一點、企業拿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集礦山修復資金。

  礦山生態修復過程中,朝天區始終堅持“六個一律”標準:危岩懸石一律清除,全面消除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建築物、構築物一律拆除清場,達到項目現場整潔;原生産設備、機械一律拆除,確保完全撤離項目區;殘存石料一律清運出場,符合項目修復要求;對裸露礦山一律覆土,達到修復預期效果;能植綠的一律植綠、栽種植被,確保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一礦一策、一礦一檔的強力措施,撫平了朝天大山的生態“瘡疤”,曾經的滿目瘡痍正被一片片“綠粧”替代。

  因地制宜綜合利用“廢地兒”變成“香餑餑”

  朝天人的初心,遠不止礦山還綠。他們要變“生態瘡疤”為“綠色名片”,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

  項目實施前,朝天區邀請專家參與評審,結合地區特點,按照“宜農則農、宜建則建、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原則,將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和土地開發整理相結合,因地制宜進行礦地綜合開發利用,形成自然山體環境修復和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相結合的廢棄礦山環境治理模式。

  “根據小麥的長勢來看,還需要對這塊地的土壤進行培肥作業。”24日,市自然資源局朝天區分局地質環境工作站的趙文學在查看原民主礦山棄渣土地上試種的小麥時説道。通過綜合治理,原來被老百姓嫌棄的“廢地兒”變成“香餑餑”,都爭先恐後地到村委會諮詢用地政策。

  項目實施中,朝天區嚴格按照設計方案推進,聘請地質環境修復專家參與技術指導,規範修復治理方法,有力推進修復工作順利開展。

  地質災害是生態修復的又一重要課題。朝天區堅持地質環境治理與礦區治理並重,統籌兼顧礦産開發、地質災害防治、土地整治、旅遊開發等,部門聯動,共建共治,實現生態與産業相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地質災害治理與生態修復並重,在施工設計期間就把復綠列入項目內容。通過對坡面削坡清理,利用臺階式、格構梁等修復技術,坡腳栽樹、場地內坡面撒播草籽復綠。通過工程造綠、植物多樣性自然復綠等手段,節約工程成本、防治水土流失,恢復原有山貌現狀。”談及地質災害治理與生態修復充分結合,朝天區自然資源局局長王洪彬自豪地説。朝天地質環境複雜,山高坡陡谷深,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在2019年底190處在冊預案點的基礎上,目前已經銷號91處,有力地保障了全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明年,我們還將在曾家鎮榮樂村等7個村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朝天區鄉村振興發展需要提供用地保障。”王洪彬介紹説。下一步,將持續抓好地質災害治理,建立健全非煤礦山治理長效機制,儘快啟動全域土地整治等項目,為朝天生態環境修復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站在朝天區碳廠坡滑坡治理現場,已經很難再看出曾經治理過的痕跡,茂密的綠植撫平了大地的“傷痕”。俯瞰G5京昆高速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嘉陵江朝天段河水碧波盪漾,遠眺朝天城區日益高聳的樓宇,只覺生態保護工作任重而道遠。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朝天區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後續監管,用初心和使命守護巍峨大山的笑語歡歌,用忠誠和擔當繪製生態文明建設的壯美畫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