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發佈一號文件: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1-03-05 09:30:03來源: 大眾日報編輯: 陳前責編: 趙瀅溪

  3月5日,大眾日報受權發佈《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

  (2021年1月26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中發〔2021〕1號),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全省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抓好貫徹落實。為確保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現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併推進,堅持創新驅動和城鄉融合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總抓手,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確保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不斷取得新進展。

  2.目標任務。2021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和産量不低於上年水準,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有力,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增長繼續快於城鎮居民,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啟動實施,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向鄉村振興平穩過渡,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到“十四五”末,鄉村“五個振興”同步推進並取得重大進展,現代農業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糧食産能力爭保持在1100億斤左右,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以上,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以上,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農村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明顯增強,水利設施和節水工程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大幅提高,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持續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和農民精神風貌明顯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3.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全省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與“十四五”規劃相銜接。過渡期內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繼續對脫貧享受政策人口進行幫扶,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穩定脫貧不返貧。

  4.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選擇30個左右的縣(市、區)作為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省級以上政策、資金、項目向重點幫扶縣傾斜。健全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對脫貧享受政策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的動態監測,持續跟蹤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情況,及時採取針對性幫扶措施,堅決防止返貧和新致貧。加快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2021年5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做好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和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繼續做好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協作工作。

  5.加強扶貧項目資産管理和監督。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鼓勵以鄉鎮為單位實施鄉村優勢特色産業項目,注重産業後續長期培育,優化産業結構,延伸産業鏈條。加強扶貧資産管理和監督,分類摸清資産底數,明確所有權、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落實監督權,促進扶貧資産長期良性運營、持續發揮效益。扶貧資産收益優先用於項目運行管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剩餘資金可用於設立村內公益崗位、發展村級公益事業等。廣泛開展消費幫扶行動,搭建産銷對接平臺,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

  6.做好脫貧人口穩定就業。深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有就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脫貧享受政策人口至少掌握一項致富技能,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持續加大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優先為脫貧享受政策人口提供就業指導服務,推薦就業崗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管護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優先吸納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可能返貧致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參與。統籌用好鄉村公益崗位,加強扶貧車間規範管理,促進弱勞力、半勞力等脫貧享受政策人口就近就地就業。

  7.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充分利用現有數據平臺,加強動態監測,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主動發現機制。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分層分類做好幫扶救助,做到早發現、早幫扶。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穩步提高保障標準,將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以及特困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點困境兒童、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在2020年年底基礎上再提高10%,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原則上不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到2025年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爭取縮小到1.3:1以內、東部地區實現城鄉統一。加大農村低收入人口專項救助和臨時救助力度,對因病因災因學等出現生活困難的給予相應救助。

  三、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

  8.大力發展糧食生産。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創新糧食生産激勵機制,對總産超過10億斤、20億斤的産糧大縣,加大政策支持和配套獎勵力度;對完成糧食播種面積任務的設區市給予獎勵。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強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監管,鼓勵整建制開展噸糧鎮、噸糧縣建設,謀劃佈局國家糧食安全産業帶。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青貯玉米,在適宜地區適當擴大花生種植面積。推行玉米大豆輪作間作,實施耕地輪作試點。加快農業保險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轉變,2021年三大糧食作物保險覆蓋率達到76%,擴大農業大災保險、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範圍。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持續打造“齊魯糧油”公共品牌。開展糧食節約行動。

  9.加快現代種業創新發展。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整合省級種質資源中心,重組省種業集團,強化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2021年建成種質資源保護鑒定圃10處,改擴建畜禽保種庫(場、區)10處。重點圍繞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與創新利用、基因工程育種技術、突破性農業新品種(係)培育,充分發揮農業科研機構、院校和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作用,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做大做強現代種業。2021年建成國內領先的協同創新育種平臺10個以上。到2025年,育成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突破性新品種100個以上。加強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健全省市縣鄉四級新品種展示評價推廣體系。強化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提高南繁科研基地建設水準,增強供種保障能力。省科技創新和涉農資金積極支持種業創新發展,對推廣規模大、綜合效益好的優良品種育種團隊,未獲得省財政資金支持的給予後補助獎勵。培育壯大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到2025年10家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前50強。

  10.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土地執法監管,嚴禁違規佔用耕地造林綠化、挖湖造景,嚴格控制非農建設佔用耕地,深入推進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強化土地流轉用途監管,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品質有提高。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産,一般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花、油料、蔬菜等農産品及優質飼草料生産。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重點在糧食産能大縣開展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試點,提高建設標準和管護水準,2021年建成高標準農田654萬畝,到2025年力爭建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增加的耕地作為佔補平衡補充耕地指標在省域內調劑,所得收益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和改進建設佔用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嚴格新增耕地核實認定和監管。加強耕地保護監督考核,開展“十三五”時期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落實耕地保護激勵機制。

  11.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産業。圍繞蔬菜、果業、畜産品、水産品等優勢特色産業,培育一批産值超百億級、千億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制定壽光蔬菜、棲霞蘋果等一批優勢特色農産品培育方案。2021年新創建省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10個以上。充分發揮各類農業園區示範引領作用,加快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2021年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20個以上、省級農業産業強鎮100個以上、省級鄉土産業名品村1000個以上,建設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3家以上。大力發展畜禽規模養殖,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開展畜牧業高品質發展評價,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和獎勵辦法。加強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防控,2021年生豬産能恢復到5000萬頭。加快建設海上糧倉,深入實施水産綠色健康養殖行動,2021年爭創國家級海洋牧場3-5家。發揮遠洋漁業基地支撐保障作用,推進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提升全國蔬菜品質標準中心功能,加快落實食用農産品達標合格證制度,推進“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管理。加強農産品品牌培育,持續打造山東農産品品牌整體形象,2021年培育推介知名區域公用品牌10個以上、企業産品品牌100個以上,新發展農産品“三品一標”數量1300個以上。

  12.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實施農業全産業鏈培育計劃,統籌佈局農産品生産、加工、流通,把産業鏈主體留在縣域。健全現代農業全産業鏈標準體系。大力發展農産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推進農産品加工向産地下沉、與銷區對接、向園區集中。開展農産品加工業高品質發展評價,對農産品加工強縣給予獎勵。2021年打造省級農産品加工強縣10個、示範企業50家,到2025年分別累計達到50個、600家。實施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打造一批鄉村旅遊重點村、旅遊民宿集聚區。加強農業對外合作交流,加快推進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把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到2025年以縣(市、區)為單位創建省級以上農業現代化示範區50個。

  13.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圍繞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技術研發、轉移轉化創新全鏈條需求,謀劃佈局建設現代農業山東省實驗室,健全小麥、玉米、馬鈴薯、鹽鹼地綜合利用、智慧農機裝備等技術創新中心。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大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建設力度。推動農機裝備産業轉型升級,推進主要畜禽、水産規模養殖機械化和設施種植機械化,制定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辦法,加快“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2021年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比上年增長0.7個百分點,達到89.6%以上。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加強大中型灌區建設,統籌推進小型涉水工程設施升級改造,2021年完成14處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投資計劃、141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

  14.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推進節水、節肥、節藥技術推廣,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行動,實現農田灌溉用水總量零增長,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到2025年,水肥一體化面積達到1000萬畝。加快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2021年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的水準。嚴格落實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加快推進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2021年實現高效配水到田間,節水灌溉面積佔比較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達到80%以上。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開展農業綠色發展綜合評價,成效突出的給予獎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大東平湖-南四湖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實施鄉村綠化攻堅行動,完善林長制體系。

  四、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15.加快推進村莊規劃工作。2021年基本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明確村莊佈局分類。推動各類規劃在村域層面實現“多規合一”,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做到規劃應編盡編,實現規劃管理全覆蓋。對暫時沒有編制規劃的村莊,嚴格按照縣鄉兩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確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設管理要求進行建設。開展“鄉村規劃師”試點,支持優秀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下鄉服務。嚴格村莊規劃實施,堅持先規劃後建設。注重鄉村風貌,保留鄉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嚴肅查處違規亂建行為。進一步細化完善村莊分類,對已分類的村莊每年組織一次全面評估、動態優化調整。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要制定規範村莊撤並措施,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發展客觀規律,依規有序開展,不得違背農民意願、強迫農民上樓,把握好工作時度效。加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

  16.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啟動實施農村公路五年提質增效工程,2021年新改造農村公路1萬公里。強化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監管。開展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推動城鄉供水一體化,2021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保持在97%以上,到2025年城鄉供水一體化率提高到70%以上。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行動,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推進燃氣下鄉,加強煤炭清潔化利用,2021年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40%以上,打造10個綠色能源村鎮。加大5G網絡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千兆光纖網絡,到2025年農村地區80%的家庭具備千兆接入能力。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文化體育、公共照明等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建立完善農村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加強農房建設品質監管,建立健全農村危房動態監測機制,3年內完成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保障群眾住房安全。推進數字鄉村試點建設,加快智慧農業發展。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産經營深度融合,推動全産業鏈深度數字化變革。加強農業農村遙感應用工作,提升農業農村管理現代化水準。完善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網絡,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範能力。

  17.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啟動整縣推進綜合試點,研究制定獎勵激勵辦法。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持續推進農村改廁升級和後續管護長效機制建設,2021年全省90%的縣(市、區)實施規範升級。開展新一輪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優先治理南四湖流域、黃河流域、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等生態環境敏感區,重點整治鄉鎮所在地、中心村、人口集聚區等地區,2021年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比上年增加4000個以上。啟動消除農村黑臭水體試點。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開展美麗鄉村和美麗庭院建設,2021年新建省級美麗鄉村500個以上,到2025年累計建成5000個以上。

  18.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準。加快推動形成縣域統籌規劃佈局、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的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實施強鎮築基教育工程,以鎮駐地幼兒園、小學、初中為重點,提高學校管理標準化、科學化、精細化水準。改善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保留並辦好必要的農村小規模學校。建立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和成長共同體。引導優秀教師到鄉村任教、支教,2021年建成鄉村教師週轉宿舍1.1萬套。強化縣級政府對所屬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保障主體責任,深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年提升行動,打造農村地區15分鐘健康服務圈。加強縣級醫院建設,持續提升縣級疾控機構應對重大疾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加快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建設,推動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提檔升級,2021年70%的鄉鎮衛生院達到國家基本標準,建設市級以上示範標準村衛生室1000家。推動中醫藥優質資源下鄉,2021年80%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合理提高政府補助標準和個人繳費標準,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提高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2021年全省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平均保障水準提高5%左右。加大對護理型養老床位和農村幸福院、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運營獎補扶持力度,實施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2021年建設改造農村敬老院120處。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免費送戲工程。

  19.擴大農村消費。打造縣鄉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系,整合縣域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産品進城雙向配送設施,推動城鄉生産與消費有效對接。加大財政補貼、金融信貸對農村居民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快農村居民在家用電器、交通工具和智慧農業等方面的升級換代。全面實施農産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産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依託農村各類便民服務網點,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快遞進農村,2021年實現快遞服務覆蓋70%的行政村,比上年提升27個百分點。

  20.加快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推進以縣域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把鄉鎮建成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實現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規範建設一批特色小鎮、中心鎮。推動縣級垃圾處理、供氣供電、道路客運等網絡向中心鎮和城郊延伸,推動供水、污水處理管網向城市周邊地區延伸,在鄉鎮政府駐地重點建設一批郵政快遞中轉、集中供水、污水處理、環境衛生等設施,通過微管網、服務圈向村莊覆蓋,逐步實現縣鄉村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支持地方將縣域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運營整體打包,實行一體化開發建設和管護。啟動第二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放開農業轉移人口落戶限制,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

  21.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開展百姓宣講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鄉村、進社區。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開展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實現站所行政村(社區)全覆蓋。深化鄉村文明行動,鞏固提升文明村鎮創建成果,普及科學知識,反對封建迷信。深入開展“摒棄婚喪陋習、深化移風易俗”專項行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活動和境外滲透活動的打擊力度,積極開展面向農村的反邪教宣傳活動。辦好各具地方特色的農民豐收節活動。

  五、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22.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政策,積極推進延包試點。修訂《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做好房地一體的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加強基層宅基地管理隊伍建設,推進宅基地管理規範化、常態化。積極探索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23.用好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成果。規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資産運營,探索村民委員會事務和集體經濟組織事務分離、分賬管理。依法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多渠道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經營性收入佔比,2021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50萬元的村達到10000個以上。規範全省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打造集信息發佈、流轉交易、抵押貸款、鑒證管理于一體的農村産權綜合性交易服務平臺。推動農村集體資産股權質押貸款擴面增量,拓寬農村融資渠道。

  24.開展農村政策集成改革。強化政策集成,推動農業農村相關領域改革統籌謀劃、一體實施,省級集中授權,2021年啟動鄉村振興政策集成改革試點,釋放政策疊加協同效應。加快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強化執法裝備,提升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能力。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2021年完成農業水價綜合改革面積725萬畝。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産、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健全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綜合平臺,加快提升為農服務能力。

  25.創新農業經營機制。推動家庭經營與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構建完善分工協作、集約高效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深入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推動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鼓勵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發展,培植多元化、專業化服務主體,建立完善各類生産經營主體、服務主體與小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到2025年,省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200家、省級家庭農場示範場達到1200家、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穩定在4000家。深化土地託管服務,開展農業生産託管項目試點,2021年項目託管面積達到450萬畝以上。支持建立區域性農業全産業鏈綜合服務中心。

  六、強化支持保障措施

  26.強化鄉村人才支撐。將鄉村人才振興納入黨委人才工作總體部署,研究制定支持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助力鄉村振興的政策措施。發揮泰山學者、泰山産業領軍人才、齊魯鄉村之星等人才工程作用,每年引進培養一批農業高端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推廣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推進鄉村人才分類評價。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著力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2021年分別招收公費師範生5000名、公費醫學生2600名、公費農科生600名左右。

  27.加強鄉村發展用地保障。盤活鄉村建設用地形成存量指標的10%以上,以及處置相應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産生的“增存掛鉤”新增指標的5%以上,優先保障鄉村重點産業和項目用地。科學編制縣鄉級國土空間規劃,應預留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規模,原則上將其佈局到縣鄉級産業園區和有特殊需求的點狀供地區域。積極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穩慎開展省級試點,逐步擴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範圍。規範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完善審批實施程式、掛鉤節余指標調劑機制,掛鉤節余指標收益全部返還項目區農村。

  28.強化財政投入保障。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建立健全“三農”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健全完善涉農資金統籌整合長效機制。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確保到“十四五”末全省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達到50%以上。加大政府債券對農業農村項目支持力度。

  29.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深化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試點,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增加農業農村金融供給。加強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支持市縣構建域內共享的涉農信用信息數據庫,用3年時間基本建成比較完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加大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信貸支持。完善普惠型涉農貸款差異化考核機制,持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加強農政銀擔合作,建立再貸款資金與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精準對接機制,為“三農”主體提供優惠利率貸款,人民銀行對符合條件的貸款提供全額再貸款支持。優化農業信貸擔保補助政策,確保政策性擔保項目擔保費率不超過0.8%,有效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大力開展地方特色農産品保險,完善省級地方優勢特色農産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加快推進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建設。

  七、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30.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産黨農村工作條例》,健全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將脫貧攻堅中形成的組織推動、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協作幫扶、考核督導等工作機制,運用到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省、市、縣級黨委要定期研究鄉村振興工作。縣委書記應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完善鄉村振興聯繫點制度,落實省級領導同志聯繫縣、市縣包鄉鎮、鄉鎮包村責任制。完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科學編制各項涉農規劃,2021年6月底前印發實施“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利發展、海洋經濟發展等專項規劃。提升完善各級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工作專班統籌推進機制,推動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任務落實。

  31.加強黨委農村工作機構和“三農”幹部隊伍建設。各級黨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要牽頭抓總、統籌協調,成員單位出臺重要涉農政策要徵求同級黨委農業農村委員會意見並備案。加強黨委農村工作機構建設和人員力量。開展鄉村振興全面培訓,落實分級培訓責任,對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開展輪訓。注重選拔使用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優秀幹部,確保縣鄉黨政領導班子配有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幹部。強化關心關愛基層幹部的各項政策,提高鄉鎮工作補貼標準,逐步擴大高於同職級縣直幹部平均收入的比例。

  32.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紮實做好村“兩委”換屆工作,選優配強村“兩委”成員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式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啟動全省2021-2022年第二輪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集中整頓。做好“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管理、新一輪第一書記選派等工作。增強村民自治組織能力,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實施農村“法治帶頭人”培育工程,加強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建設。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鞏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建立健全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對受黑惡勢力干擾侵蝕的村進行集中整頓。深化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進農村警務與網格管理深度融合,提升農村治安防範治理水準。加強縣鄉村應急管理和消防安全體系建設,做好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

  33.健全鄉村振興考核落實機制。各市黨委和政府每年向省委、省政府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展情況。對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開展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內容,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注重提拔使用鄉村振興實績突出的市縣黨政領導幹部。對履職不力的市縣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納入鄉村振興考核範圍。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強化鄉村振興督查,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將減輕村級組織不合理負擔納入省級減負督查重點內容。加強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宣傳工作,在全社會營造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

  今年是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三農”工作意義重大。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開拓進取、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真抓實幹,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開創山東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週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