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點推進“一館五址”建設保護,“五址”完成修繕

2021-04-23 10:39:40|來源:文匯報|編輯:周經韜 |責編:李勝蘭

上海:重點推進“一館五址”建設保護,“五址”完成修繕_fororder_8

修繕一新的中共一大會址。 文匯報記者 袁婧 攝

  文匯報記者 陸益峰

  見習記者 王宛藝

  上海,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上海紅色資源非常豐富,紅色文化已融入這座城市的基因,構成了上海城市精神的鮮明底色,浸潤滋養著生活在這座超大城市的每一個人。

  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中國共産黨的早期活動大多集中在上海。上海現存各類紅色遺跡遺址和紀念設施612處。

  本月底,展示建黨光輝歷程、傳承偉大建黨精神的紅色地標中共一大紀念館即將竣工,並開始“偉大的開端,中國共産黨創建的歷史”陳列。包括中國共産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在內的“五址”,目前都已完成修繕。

  隨著一批革命舊址修繕開放,一批展覽展陳功能提升,一批理論課題研究實現突破,一批活動項目蓬勃開展,一批文藝作品深入人心,上海的紅色名片愈加鮮亮。

  修繕:物理空間史跡史料都經過反復論證

  陽光斑駁,梧桐掩映,修繕一新的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安靜佇立。按照文物建築“不可改變建築原狀和最小干預”的修繕原則,靜安區特意請來老工匠補缺修復,外立面盡可能還原當年的紅青磚清水墻、磚雕青瓦頂門楣、巴洛克式的觀音兜山墻……“為保護文物本體,修繕時,客堂間地磚上每一塊馬賽克都經過反復比對論證。”靜安區委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遠處廣場上,一座新創作的以“忠誠與奉獻”為主題的雕塑已完成,展現中國共産黨人機智英勇、無私無畏的忠誠品質與奉獻精神。舊址周邊,道路、綠化、燈光等也在加緊調整。

  高規格修繕保護難,修繕前的舊改更不易。地處老城廂鬧市區雲南中路福州路口,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所在地,也是中共中央在滬期間使用時間最長的一處舊址。為了修繕保護這座城市中心的 “紅色中樞”,黃浦區委花費大量精力置換出房屋,又邀請黨史專家開展史實挖掘和研究工作,終於完整復原了舊址歷史風貌。

  展陳:內容豐厚技術賦能讓參觀者成為“見證者”

  修繕的同時,展陳的提升也在抓緊進行——增補紅色史料,豐富展陳形式。以更豐厚的內容、更生動的方式講好紅色故事。

  中共二大紀念館副館長尤瑋透露,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將在原有200張圖片、30余件實物的基礎上,新增一批文物複製件,並運用圖文、實物、雕塑、音視頻等多種展陳形式,講述中共中央軍事部自1925年10月在上海成立至1933年1月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離開上海,近8年間的歷史變遷。

  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的布展也在火熱進行中。展覽運用圖文資料、觀眾互動、情景演藝等,再現了中央秘書處從1926年成立至1933年初中共臨時中央遷往革命根據地的歷史。

  靜安區委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透露,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舊址的展覽將分為“應運而生:中央特科成立”“屢建奇功:中央特科主要勳績”和“群英薈萃:中央特科著名人物”三大部分。

  在中國共産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二樓,除史料展陳外,一塊互動式螢幕能夠錄入參觀者的影像,以“現實生成”技術將參觀者的影像融入百年前的歷史場景中——每一名參觀者,都將穿越時空成為歷史“見證者”。

  賡續:用好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腥風血雨的歲月裏,他們如定海神針般承載起了革命的風雲變幻。”渾厚的旁白聲中,立體沉浸式影片講述了當年鬥爭的驚心動魄:在上海擔任黨中央會計的熊瑾玎夫婦挂出“福興”商號招牌,掩護黨中央政治局機關相關工作及活動。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員在這裡工作,多次重要會議在這裡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機關舊址內,通過沉浸式體驗和情景互動,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感悟革命年代中共産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結合當下的黨史學習教育,更多紅色遺跡遺址推出多項創新活動。譬如,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打造情景式黨課,同時,還與部隊共建志願服務基地。

  在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閱文處)舊址,一個嶄新的多媒體情景劇舞臺即將建成,中共中央在上海的重大歷史事件將以紅色戲劇的形式搬上舞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