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鐵皮"見證一個時代 拍牌熱見汽車走入百姓家

2016-12-28 16:19:53|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

  12月17日,隨著2016年滬牌最後一次拍賣的落幕,中國私車牌照已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三十個年頭。三十年中,這塊“鐵皮”見證了汽車從無到有的發展,書寫了一個城市的記憶,更濃縮和匯聚了三十年來上海乃至全國時代的變遷和發展。

  從無到有

  198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塊私家車牌“滬AZ0001”在上海誕生。在那個私家車非常少的年代,“滬AZ0001”的誕生被視為是改革開放的一個里程碑。時人評説“這標誌著私家車正式開創了新局面”。

  自那時起,“Z牌照”的稱呼便開始在上海人中慢慢流傳開來,甚至一直延續至今。當時,上海交管部門規定,私家車可以使用的第一個“自備車”牌照首字母為“Z”,因此,“Z”牌照也成為了那個年代中,上海灘先富起來的一批人的身份象徵。

  “Z”牌照

  當時投放到市場上的“Z”牌照數量極少,而且很貴,以10萬元起拍,吉祥號碼更是受到熱捧。1992年,在上海試行過一次“Z”牌照吉祥號碼的拍賣中,14個吉祥車牌號全部成交,總金額達人民幣224.8萬元。據老一輩上海人介紹,在那次拍賣中,因“滬AZ0518”牌照諧音“我要發”,爭奪最為激烈:開拍僅幾分鐘,價格便從起拍價的2萬元提升到20萬以上,最終以30.5萬元的高價成交。

  而在1992年的刻度上,除了“最貴車牌‘滬AZ0518’牌照”拍賣,還有一次有關車牌的變革,也被記錄了下來,且直到今天,仍舊影響巨大,那便是車牌“92式”變革。

  車牌變革

  在1986年私車牌照發放之初,汽車使用的是“86式”牌照。它分為兩行,上面一行小字表示“發證機關代碼”,省市區全名+兩位數字序號;下面一行大字是五位編碼。

  而到了1992年,私車車牌開始進行“92式”變革。不同於“86式”車牌,“92式”是實施電腦選號的智慧化機動車牌照,也就是把50個或100個號牌分為一段(或叫一組),然後輸入電腦,讓車主當場隨機抽取。發證機關代碼為各省市區的簡稱加上A、B、C……的英文大寫字母。與“86式”順序性相比,“92式”只有一行字,字體大了許多。

  今天,馬路上行駛的車輛大部分就是這種“92式”車牌。

  一牌難求

  在1984年-1997年的14年間,上海私家車總量僅為4204輛,而到2015年年末,其總量已猛增至310萬輛。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滬牌越發地炙手可熱,甚至出現“一牌難求”的情況。

  如今有一些專家學者認為,現行的私車牌照額度拍賣始於1994年。當年,上海開始以有底價、不公開拍賣的方式,對私車牌照額度進行市場化分配。而從2000年起,上海開始推行私車車牌無底價拍賣,拍賣的規則是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此規則適用於所有國産車,每月拍賣一次,當月最低中標價8800元,一度成為“惠民政策”。不過,進口車的牌照另行拍賣,拍價在5萬元上下。

  也正是在2000年前後,滬牌需求量便開始形成爆髮式增長。在1986年到1994年五年時間內,滬牌月均投放量僅23塊。進入2000年後,滬牌月均投放量從三位數增加到四位數。

  儘管滬牌投放量一步步增加,但這仍舊難以和私家車數量的增長相匹配。隨著2003年上海“牌照拍賣”制度的再次變革,拍賣成為人們獲得私車牌照的唯一途徑。為了能在上海更順暢地通行,參與投標人數也越來越多。至2016年,月平均投標人數已超過16萬人。

  水漲船高

  在民眾對滬牌日益高漲的熱情中,不出意外地,其平均成交價也逐步上漲。2002年-2004年年間,滬牌月均成交價僅為29288元,2005年-2010年間,滬牌月均成交價均在3萬餘元,而至2011年之後,滬牌月均成交價已突破6萬元,2014-2016年間,其均成交價更是高達80137元。

  同樣,在滬牌月均成交價步步上漲的同時,其月平均最低成交價也點點看漲。從2002年-2004年間的26267元,到如今的80042元,其間種種,怕是參與過車牌拍賣的人最有感觸。

  如今,滬牌拍賣形式早已從最早的紙質標書投標改為用電腦進行投標,但大家對其的渴望程度,卻依舊未變,而“一牌難求”的狀況,也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

  [汽車時代]

  “飛入尋常百姓家”,私車牌照背後的社會變遷

  的確,從每月一次的“滬牌拍賣熱”中,我們才恍然,不知何時起,汽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汽車駕駛員工作委員會最新公開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0月底,共有2800余萬人報考機動車駕駛人培訓,繼續保持良好增長勢頭,且機動車駕駛人增速超過了汽車保有量增速。與此同時,全國汽車佔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比例上升至64.56%,滬牌機動車佔上海機動車保有量比例也已高達72.09%。

  在機動車保有量比例提高的背後,是車主數量的不斷上升。較之男車主,“女車主”卻是避之不及的“馬路殺手”。如今隨著女車主比例的不斷提高,這一印象正逐步被扭轉。而這一趨勢在青年群體中進一步放大,23歲及以下的青年車主裏,女性更多達近28%。

  但在上海卻並非完全這樣。與“80後”、“90後”相比,“70後”女車主較之其他兩個年齡段的女車主來説,社會地位更高,購買能力最強,因此在同年齡段的車主佔比中也更大一些,達37.47%。而80、90年代女性,在同年齡段的車主佔比中,分別為18.5%、20.16%。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作為一個消費力極強的國際化大都市,偶遇豪車車主的概率也許比其他城市都更大一些。據車輪大數據顯示,在上海,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為路虎,而保時捷、捷豹分排第二、三名。

  從1986到2006,轉瞬已然是三十年,從“滬AZ001”到現在的“滬M”、“滬N”……期間種種,皆是變遷的印記。但從第一塊私家車車牌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汽車終將興盛,就註定這個社會從未停止腳步,始終在進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