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弄堂裏的美麗“鄉愁”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2017-02-27 08:29:3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弄堂裏流淌著美麗“鄉愁”

【首頁頭條2】上海弄堂裏的美麗“鄉愁”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新年裏老城廂居民正在張貼春聯。楊建正攝

【首頁頭條2】上海弄堂裏的美麗“鄉愁”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圖片説明:中外友人一起在玩“摜結子”。

【首頁頭條2】上海弄堂裏的美麗“鄉愁”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圖片説明:一群孩子在參加“九子大賽”。

【首頁頭條2】上海弄堂裏的美麗“鄉愁”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圖片説明:中國甲骨文書法研究會理事韓志強走進部隊為官兵書寫甲骨文“福”字。

【首頁頭條2】上海弄堂裏的美麗“鄉愁”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圖片説明:在黃浦區“非遺進校園”中小學非遺作品成果展上,非遺傳承人正在現場指導教學。

  在黃浦的社區和街巷裏,傳統文化好似一顆顆“珍珠”,散落在各個角落。信手拾起,顆顆熠熠生輝。

  無論是根植于老城廂文脈積澱的楹聯詩詞文化,還是深藏海派弄堂裏的九子遊戲,抑或是百姓身邊的古文化傳播和非遺傳承,都讓人深深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我們的傳統文化,本就起源民間,只要適逢鬆軟的沃土和精心的呵護者,活力自會源源不絕。在進入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為傳統文化插上創新的翅膀,尋找傳承文化的年輕力量,尤其刻不容緩。

  而更為關鍵的是,讓更多身邊人愛上傳統文化,就會更加明瞭:我們根系何方。

  傳統文化

  在社區中的N種表情

  老城廂裏詩意正濃

  老西門,是上海老城廂的發源地。文廟、四大書院、徐光啟故居、申城最早的中學敬業中學、最早的小學梅溪小學,也都在老西門。在國際大都市上海城市更新的進程中,黃浦區老西門如何延續文脈,凝聚人脈,展現全新的書香氣質?

  老西門尋到了“春聯大會”這個極好的抓手。社區楹聯,能寫到什麼水準?先看一幅:“浩瀚長江,遠攜故土而來,再置芳洲一片。亂花飛處人鹹聚,蔚成錦繡家園。興學育才,築城禦寇,群英薈萃,弄巷馳輝,七百年文聲顯赫……”怎麼樣,論技法、論意境,這楹聯,都夠得上一流。這楹聯,正是今年第十二屆老西門春聯大會的獲獎佳作。2017年是上海建城725週年,老西門(原儀鳳門)建立464週年,春聯大會便圍繞“情塑老城廂、愛在新家園”,徵集涵括老西門上下五百年人文歷史的長聯,共徵集到百字以上的長聯230余副,並通過書對聯、展對聯、誦對聯等形式,向社會展示老西門的歷史底蘊和精氣神貌。

  在文廟舉辦的老西門春聯大會,已有12個年頭,不但在滬上有號召力,在全國也有影響力。董建善在老西門街道工作多年,他記得:2005年春節,老西門社區牌樓居委在創建文明小區,邀請了書法家和社區居民一起寫楹聯、賽楹聯、貼楹聯、包餃子、看大戲,年過得“很有味道”。第二年,不止比賽,還要義賣——中華路鬧市區擺開了楹聯義賣攤位,2元一幅,善款全部捐給社區老年協會,為社區貧困老人做點事。2013年,特設了一個專題——命題聯,為區內1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物保護單位撰聯,包括中共一大會址、周公館、漁陽裏等。來自全國的“楹聯好手”紛紛參賽。“革命發先聲,正故園萬馬齊喑,滾滾雷鳴驚上海;救民尋大道,望長夜重雲密布,星星火種遞南湖”展現的,是中共一大會址的波瀾壯闊。“小刀斬雪,開滬上新天,日月有情懷赤子;大筆點春,歌人間盛世,湖山無恙慰紅巾”書寫的,是豫園點春堂的風雨滄桑。2014年開始,除了傳統楹聯,引入了平仄稍微放寬的“西門新對”,更受普通百姓歡迎。

  春聯大會漸成老西門社區的文化品牌,每一屆都凸顯一個時代主題,文廟成了“大賽基地”,人們在這裡“以聯載道”、“以聯會友”,也為今天的文廟聚集了人氣和文氣。每年大賽前,老西門街道通過各種渠道向全國發佈信息,邀請各路高手一試身手,總能一呼百應。而此後,不僅要寫春聯、送春聯,每年還要專門為此出一本書,前前後後忙碌近一整年。而徵集于海內外的四萬多條對聯,就如爛漫的春花在老西門綻放,帶著吉祥與幸福貼在了千家萬戶的門上。

  弄堂體育玩出“新花樣”

  在南京東路街道,風靡社區的則是“弄堂九子遊戲”。

  十多年前,南京東路街道圖書館通過對報刊資料信息查詢、社區老人的走訪,挖掘和開發了上海弄堂遊戲扯拎子、跳筋子、刮片子、造房子、摜結子、頂核子、抽陀子、打彈子、滾圈子等“九子遊戲”。於是,他們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上海弄堂風行一時的民俗遊戲,打彈子、頂核子、抽陀子等逐步開發,並形成競賽規則,還邀請了專業音樂人製作了九子遊戲“小皮球”背景音樂。從2002年至今已有十余個年頭,期間舉辦了上海市首屆民間傳統健身項目“五子”、“六子”、“七子”大賽,通過不斷培育又成了“九子”大賽,成為黃浦區運動會競賽項目,列為市旅遊節系列活動。

  去年11月,在承興居委體育弄舉辦的2016中國·上海國際大眾體育季暨第29屆承興石庫門弄堂國際運動會,也再次引起公眾關注。最具上海特色的石庫門里弄,紅色地磚鋪成的“造房子”格子、接力跑道、保齡球球道……傳遞濃濃的老弄堂味道,留住兒時遊戲的深刻記憶。如今,承興居委已連續舉辦了29屆弄堂運動會,從最早5個項目增加到25個,吸引了從學齡前兒童到耄耋老人,甚至到金髮碧眼的外國友人,600多名中外運動員饒有興趣地參賽。

  1988年,洪克敏38歲。這個黃浦區承興居委會裏唯一的年輕人突發奇想,把居委裏的阿姨媽媽、婦女同胞召集起來,在弄堂裏召開了第一場別開生面的“婦女運動會”。

  沒想到,這一熱鬧,就熱鬧了29年。比賽項目連年遞增,很多老弄堂裏的遊戲,一點點加入進來。不僅九子遊戲精彩紛呈,還有扎腳跑、保齡球、踢毽子、遊戲棒等民俗體育,都成為了弄堂運動會的一部分。每當運動會增項,居委會主任洪克敏就召開“聽證會”,由居民們推薦,大家一致認可、最有兒時記憶的那一項,才能加入“大家庭”。

  從當年婦女節的小團體活動到如今上海國際大眾體育節最有上海特色的比賽項目,這個匯聚著上海市民智慧的特殊運動會,在這條充滿活力的“體育弄堂”裏見證了全民健身和上海里弄文化的變遷。

  社區裏的古文字傳播者

  吃上一碗湯圓、扎出一個個花燈、成群結隊猜燈謎……今年元宵節來臨前夕,打浦橋街道除了端上“老三樣”,還讓居民體驗古老的甲骨文拓印技藝——將器物上的圖文複製到宣紙上。一名女孩感嘆,原來甲骨文並不像在課本上那麼遙不可及。

  在中國甲骨文書法研究會理事韓志強現場擺出的甲骨文小攤前,從老人到稚童都愛湊上來瞧一瞧。“這是什麼,我能玩嗎?”7歲的席涵毅第一次接觸甲骨文,當他拿起屬於自己生肖“牛”的甲骨文拓印模板時更是看得入迷。“我能不能也做一張?”

  於是在韓志強的指導下,男孩用毛刷蘸取白芨水,慢慢塗抹在模板上,用宣紙覆蓋。不一會兒,一張“猴”字拓片出爐了。席涵毅專門送給一旁的爸爸席錫奇,因為他屬猴。這讓席錫奇特別興奮,“沒想到這麼有趣,我都是第一次接觸甲骨文拓印呢,這樣充滿傳統文化的活動,對小孩很有意義,對大人也是熏陶。”

  上海師大大四女生吳佳也擋不住甲骨文拓片的魅力,“我知道商朝的甲骨文,以前都是在課本上學的死知識,是一個考點,但是動起手來覺得它離我那麼近,這樣‘小眾’的傳統文化項目好酷炫。”

  自幼學習甲骨文、退休後一直致力於民間普及推廣甲骨文的韓志強表示,要讓更多人願意走近冷門學科甲骨文學,一定要增強互動、實用性,“比如,春節拓印生肖文字,易上手又好看”。他稱,在傳統節日中去探尋中國久遠的文字、古老的文明,意義非凡。

  畢竟是3000年前的“老古董”,怎麼能讓普通人欣然接受?“要讓古老的文字活起來。”韓志強想了很多辦法,最容易實施也是他最擅長的,就是把甲骨文字變成書法,讓大家當作書法來練筆。

  百家姓也是個普及的好載體。不久前,韓志強出了一本書《甲骨文版百家姓之家訓格言》,選取一百個姓氏以及這些姓氏中的經典家訓格言,用甲骨文書寫成斗方、條幅等書法作品,供大家欣賞、臨摹。“有些姓氏沒有對應的甲骨文,我就參考《古代漢語通假字大字典》《説文解字》等,以通假字、古今字或金文替代。”韓志強告訴記者。

  其實,韓志強本是個名副其實的“理工男”。他大學學的是橋梁設計專業,曾任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院長,擁有50多項專利成果。但受到喜愛古董、古文字的父親影響,韓志強從小勤習書法,玩拓片更是童子功。退休後,韓志強來到上海,重拾起對甲骨文的熱愛。

  為了讓大家都來了解這一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他在黃浦區打浦橋社區文化中心開班教甲骨文書法,特意當起了古文字的傳播者。

  百姓身邊的“最炫非遺風”

  環人民廣場地區曾被譽為中國的“戲碼頭”,它如同一塊縮影,彰顯著黃浦區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百姓參與其中,他們在歡聚聯動的區域舞臺上,探索如何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

  “來,你們看著啊,把兩根鐵絲剪到一樣長度的時候,慢慢用大拇指貼著彎曲,熊貓的耳朵就做出來了。”在“上海燈彩”國家級傳承人何偉福的身邊,4個穿著校服的中學生正在小心翼翼地傳遞老虎鉗剪鐵絲。他們有的來自清華中學,已經跟隨何偉福學習燈彩製作2年了,有的是第一次學,時不時遇到上不了手的問題還要回頭向家長求助。

  何偉福告訴記者:“我現在每週五會在清華中學教授燈彩製作技藝,每次參與的學生有20人。有兩三個學生是非常有天賦的。”據悉,自2011年黃浦區“非遺進校園”工作正式啟動以來,針對“上海燈彩”、“海派剪紙”、“上海里弄風箏”開展了形式各異的教學活動,市級非遺項目名錄“海派剪紙”傳承人李守白每週二在興業中學開展基礎性剪紙教學,工藝美術大師樊黎明每週在七色花小學開設泥塑課程,敬業初級中學語文老師每週在學校開展楹聯教學,區級非遺項目名錄“上海里弄風箏”傳承人每月一次在市南中學、中華路三小開設製作技藝傳習班。談及非遺在校園中的傳承,何偉福充滿了信心,在2015年全市“非遺小達人”評選活動中,清華中學學生的燈彩作品獲得了金獎。

  近年來,黃浦區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下足了“功夫”。非遺傳承人不僅走進校園,更走進社區,讓傳統技藝在黃浦掀起了“最炫非遺風”。

  每到暑假,位於五里橋街道的上海燈彩傳承工作室便人頭攢動。“現在孩子都做低頭族,不願意離開電腦放下手機,來參加這樣的活動不僅鍛鍊了他們動手能力,還能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少家長自己對燈彩也入了迷,和孩子一起簡單地跟著國家級傳承人呂協莊動手製作熊貓、小狗、貓咪等作品。

  開在社區裏的工作室讓對上海燈彩情有獨鍾的老外們也湊起了熱鬧。來自丹麥的一家從事老年人服務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就曾專程來到這裡,拍攝反映上海老年人生活的素材,他們對上海燈彩的“搓、扎、剪、裱、糊、描”傳統制燈工藝産生了濃厚興趣,不僅對燈彩作品和製作工藝進行了專業拍攝,還長期派送項目傳人前來學習。

  “希望讓更多的居民與非遺文化來次‘親密接觸’,增強保護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甚至讓非遺走出去,向更大範圍內傳播,使它們不再小眾,同國粹一樣成為被熟知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黃浦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唱響群眾文藝的“春天”

  在黃浦區文化館,活躍著這樣一支合唱團,成員中有初出茅廬的“90後”大學生,也有上世紀90年代就熱衷於用歌聲傳遞愛的“三朝”元老。他們從群眾文藝的開端一路走來,以快樂為目的,他們就是上海春天合唱團。

  春天合唱團成立於20年前,回憶起那個春天,首任團長王涓很有感觸:“那個時候電視節目比較貧乏,也沒有電腦,大家的娛樂活動都很簡單。而且大家也提出,不滿足於在卡拉OK裏唱歌,想追求更高境界的合唱藝術,為了豐富機關幹部裏聲樂愛好者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我們想乾脆建立個合唱團吧。”

  就這樣,每週二被合唱團團員們比喻為“就像過節一樣”。下了班不用趕著回家買汰燒,互相約著外面隨便吃一點,然後一起去唱歌。在首任指揮王曦的指導下,第一批春天合唱團的團員們從一張“白紙”起步,一點點學會識譜,如何分配聲部。水準提高的同時,團員們從“要我唱”轉變為“我要唱”,唱歌在他們的眼裏成為一件快樂的事。王曦認為,當時是真正的“群眾文藝姓群眾”。

  2003年,黃浦區文化館聲樂指導老師吳翠雲接任團長一職。她邀請了錢大維、何建平等著名指揮家對合唱團進行指導,隨著演唱水準不斷攀升,整個團隊在上海的知名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吸引了更多在合唱領域的優秀“尖子”慕名而來。漸漸地,春天合唱團成為許多比賽中摘金奪銀的常客。而現任團長鄒寧寧接管合唱團以來,改變了合唱團隊的讀譜方式,把簡譜改為五線譜,並和現任指揮王海靈、作曲家王曉寧、青年作曲家方勇合作,將近5年“上海之春“新人新作比賽的金獎均收穫囊中。如今,春天合唱團就像王涓在20年前創立之初希望的那樣朝氣蓬勃,如春天百花園裏的一朵花,一直綻放得很美。

  1986年,原盧灣區文化館館長宋九經創立了上海盧灣青年越劇團(簡稱“盧青越”)。一晃30多年,“盧青越”早已是上海業餘越劇團裏最專業的一支,集結了一大批青年戲曲人才。她們來自各行各業,教師、財務、文秘、設計師……平日裏,她們是商務樓中的一名白領,閒暇之餘,她們化身戲曲中的“才子佳人”,刻苦排練,對越劇的癡迷盡顯于她們揮灑的汗水中。

  30多年來,“盧青越”創排了《劍筆情》《姻緣錯》等一批高品質原創劇目,同時,經典劇目排演也沒落下,包括《梁祝》《蝴蝶夢》等。其中,《五女拜壽》還登上了天蟾逸夫舞臺。同時,“盧青越”也將傳統藝術普及作為劇團發展的一項內容,立足社區,面向群眾。2005年至2009年,“盧青越”連續五年組織並舉辦了五屆全國社區及海外華人越劇交流演出。2007年至2009年,“盧青越”舉辦義演專場,將演出全部所得收入捐贈盧灣區紅十字會。2007年下半年度,盧青越送戲至社區及郊縣,在那時的盧灣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與松江、崇明等地進行巡演。

  不可否認,越劇的受眾面並不寬,但“盧青越”一直在做的,就是以黃浦為起點,將越劇推向更多的觀眾。許多老觀眾也許記得,1996年起,“盧青越”十年如一日在復興公園舉辦的清唱活動,一年30場,收穫了票友的好評,也吸引了不少晨練者駐足。此外,在電視節目《百姓戲臺》、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市民文化節的舞臺上,也能常常見到“盧青越”的身影。

  時值30年團慶,“盧青越”推出了團歌,其中一句唱道,“不問朝九晚五/各人自有各人事/只願得白玉蘭下/忘情癡癡做神仙”,心繫舞臺,努力耕耘,堅持將越劇帶出社會,帶出國門,正是“盧青越”得以越過30年時光,至今依舊星光燦爛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