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發佈“未來的承諾”

2018-02-08 11:03:59|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22379023_15179632929901n

  日前,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荊青春在奧迪品牌主題年會上鄭重發佈“來自未來的承諾”。這份“承諾”背後,有一個核心的宗旨,就是奧迪以人為中心,一切為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求而服務。

  第一個承諾——總是提供用戶“想要”的産品

  今年,奧迪將推出16款新産品,都擁有耳目一新的體驗。

  全新奧迪A8L,作為全球首款實現L3階段自動駕駛的量産車型,超出了傳統高檔D級車的定義,創造了數字時代人們對智慧的高級需求。它將像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那樣,第二次解放雙手,讓你在駕駛時,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全新奧迪Q5L,在換代加長後,擁有同級別最大的駕乘空間,提供最佳的家庭出行體驗。全新奧迪Q2L,將再次開拓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創造入門車型的高檔駕控需求。此外,奧迪SUV家族旗艦——奧迪Q8的全球首發今年也將在中國舉行。

  明年,備受期待的全新奧迪A6L、全新奧迪Q3將陸續在中國市場投放,為用戶創造出更多充滿驚喜感的駕乘享受。

  對於未來的産品,奧迪也用Elaine和Aicon兩款概念車給出了答案,它們已經實現了L4和L5階段自動駕駛,還擁有像人類一樣的智慧和“同理心”,讓曾經只出現在科幻片中的未來場景逐步成為現實。

  第二個承諾——以前瞻技術簡化用戶的生活

  早在10年前,奧迪就開始全面佈局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工作。從駕駛輔助系統逐步漸進到自動駕駛階段的線性研發思路,確保我們的技術是最成熟、最安全和最可靠的。正是這樣金字塔式的積累,使得奧迪成為第一個將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量産的品牌。

  除了自動駕駛,奧迪AI還應用於眾多功能配置中。比如全新奧迪A8L搭載的智慧車身平衡控制系統,擁有會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受到側面碰撞危險時,會把遇險一側的車身瞬間抬高幾釐米,以剛度更強的車側底梁來抵禦撞擊,最大限度地保護車內乘客安全。舉個例子,就好像打拳擊的時候,對手向你出了一拳,普通的懸挂就是直接打在臉上;而這套智慧懸挂系統,就是面對出拳時快速舉起手臂、同時側身,用肘部阻擋、防禦,保護身體核心部位,避免受傷。

  第三個承諾——打造“正向循環”的綠色出行生態圈

  在新能源技術方面,奧迪始終穩紮穩打,從普及自動啟停技術、提升燃油經濟性,到油電混合的Hybrid車型,逐步拓展到現在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即將到來的純電動車型,一汽-大眾奧迪始終一步一個腳印地踐行“正向循環”的理念。

  到2020年,奧迪將發佈7款新能源車型,並實現新能源全網絡授權。這其中就包括了奧迪首款國産高檔電動SUV——C-BEV,它的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0公里,幫助用戶消除了日常出行途中電量不足的擔憂。

  除了發力新能源産品,奧迪也在全力推進“360度充電”戰略,為家庭充電提供一站式服務方案,並加速佈局公共充電網絡、積極地論證和嘗試城市高功率充電模式。

  “正向循環”的綠色出行生態圈離不開業務模式的突破和創新,為此,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專門成立了新能源業務部,力求從充電網絡佈局、新能源産品、行銷、服務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等各維度,將奧迪打造成新能源時代用戶最信任和依賴的高端移動出行服務商。

  第四個承諾——構建全觸點的移動出行解決方案

  今天,人們的出行需求更加多元化,出行的邊界正在被打破。為此,奧迪不僅滿足用戶從A點到B點的移動,更關注著過程中的個性化體驗和無縫的運載服務。

  2017年9月,“Audi on demand + 移動出行”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國內由汽車品牌主導、首個針對中國高端用車市場需求量身打造的移動出行服務産品。

  去年12月,奧迪與一嗨租車聯手汽車租賃,在“汽車共享領域”多維度發力,創造了高端用車的租賃需求。今年,奧迪將提供面向個人或企業的長租,以及機場無人值守的自助租賃服務。未來兩年,奧迪還將分別實現帶司機的出行服務和P2P業務,實現私人閒置車輛的充分利用。

  第五個承諾——提供更深入的情感體驗場景

  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一汽-大眾奧迪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和用戶體驗,與中國用戶建立更深的情感價值共鳴。

  奧迪將全新打造allroad體驗平臺,與現有的Audi Sport、奧迪SUV家族體驗平臺,共同形成集群式、立體化、可持續的用戶體驗平臺矩陣。不斷感知用戶對産品的訴求,並落實到産品的改進中去。

  基於對用戶訴求的聆聽、對用戶痛點的理解,提供更為貼心的管家式服務。比如,“悅·享60分”快保服務項目,就為用戶減少了一半的等待時間。

  未來,奧迪還將完成奧迪生活館的建設,以全新的零售模式,展現奧迪標誌性的高端專屬氛圍,全面提升用戶感受。

  文/本報記者 李東穎 供圖/Jessica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