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大道:漫步西岸 通往夢的遠方

2018-05-11 08:59:1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沿黃浦江而建的龍騰大道,宜人又迷人

  黃浦江蜿蜒流向長江,途經徐匯時,拐了兩道彎。沿江而建的龍騰大道,見證的恰是徐匯濱江那些意味深長的轉折。

  這段岸線,曾銘記上海工業創下的榮耀,也曾在時代更迭的浪潮中漸漸落寞。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給了它重生的契機,徐匯濱江被納入與之相應的整體開發更新中,帶著豐厚的“家譜”再出發,為歷史“載入”未來。由此,今天人們眼前的龍騰大道徐徐鋪展開來。

  道路兩旁,碼頭、廠房變身美術館,塔吊、機場跑道變身公園,成為水系與綠地的有機穿插……八年來,龍騰大道不僅僅是一條路,更是文化藝術集聚區,濱水觀光休閒帶,宜人又迷人。它所盤活的徐匯濱江,有了一個嶄新的名字———上海西岸,對標的是巴黎左岸、倫敦南岸這樣的全球城市卓越水岸。

  徜徉在龍騰大道,像逛街一樣逛美術館,感受撲面而來的無邊創意,又或者,只是在江邊踱著步子,看水波盪漾,飛鳥掠過。你會驀然發現,腳下的這條路,似乎通向夢的遠方。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俯瞰龍騰大道

  而一切,才剛剛開始。

  為優雅而閒適的生活方式代言,感受它,可以以步行、跑步、騎行、車行等不同的速度

  世界各地的濱江大道、濱海大道千千萬,上海西南、毗鄰黃浦江的龍騰大道從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凝聚“高光”的上海新陽臺。一度熱播的電視劇《大好時光》中,胡歌背靠浦江、身騎白馬的經典鏡頭,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相比這座城市的歷史,僅僅走過八個年頭的龍騰大道太過年輕,它所邁出的每一步卻都是有底氣的,烙印上了這座城市、這方水土的性格。穿行在這條簇新的路上,矗立江邊的橙色塔吊、海事塔,以及特意被保留下來的船舶靠岸時扎纜繩用的鐵墩頭、舊橡皮圈等等,都提醒著它的過往,它的獨一無二。

  龍騰大道所在的徐匯濱江,可謂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始建於1907年的南浦火車站,曾是上海鐵路地區唯一擁有自備專用碼頭的車站;始建於1917年的龍華機場,是中國民航的發源地,1940年代也曾是東南亞第一大國際機場;始建於1920年的上海水泥廠,曾是中國第一家濕法水泥廠;始建於1929年的北票碼頭,曾是上海第一座水陸聯運碼頭;“白貓”品牌的前身永新化工,1959年生産出中國第一包合成洗衣粉,由此開創中國合成洗滌劑工業……

  及至改革開放初期,這裡依然是榮耀的承載地。1980年代初,圍繞我國首次自行研製的大型噴氣式客機“運十”試飛成功,全國有過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其中有媒體將其稱為“理想插翅上雲天”。而這架飛機的研製地點,就在位於徐匯濱江的上海飛機製造廠。

  尷尬的是,有過漫長的歲月,人們很難將徐匯與黃浦江聯繫在一起。鐵、煤、砂、石油雲集的這片工業基地和交通用地彼時在此形成了一條封閉的岸線,普通市民根本不可能走近黃浦江,更別提沿江漫步、觀景。猝不及防到來的痛點,更有“污染”。1990年代初,日暉港日排放污水量達100多萬噸,以致污水長年黑臭,被稱為“上海的‘龍須溝’”。隨著時光的更迭,産業結構的調整,徐匯濱江逐步淪為“鐵銹”地帶。

  2010上海世博會的召開,給了這片土地一個華麗轉身的契機。緊挨著徐匯沿黃浦江的岸線,多了一條名為“龍騰大道”的路,一段一段慢慢延長,挨個“堵點”“中斷點”打通,今年1月1日起8.4公里全線貫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西岸濱江嬉戲的孩子

  與其説龍騰大道是馬路,不如説它是江景休閒帶,寬度在30米至200米之間。這條路所踐行的“上海Corniche”理念,是從眾多國際設計方案中優選出來的。Corniche源於法語,原意指法國戛納到尼斯的沿地中海大道,一條可供人們散步、觀景、活動或低速駕車欣賞沿途風景的海濱大道,日後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一種優雅而閒適的生活方式。

  精心的“設計”在龍騰大道無處不在:路面被整體抬升6.5米,用以呈現暢達開闊的江景;防汛墻巧妙隱藏于景觀設計中,比如在一片專為兒童設計的“遊戲森林”,防汛墻的背面成了一體化澆築的沙發;每隔100至200米,便能遇見一處可互動、可停留的公共活動空間;就連道路兩旁的景觀喬木,都是精挑細選的,春季可觀花,秋季可觀葉觀果……就這樣,龍騰大道被譽為最“透氣”的浦江岸線。

  而對於那些凝結工業歷史、見證社會變遷的空間遺存,新一輪的城市更新沒有選擇遺忘,反而借由它們留住城市記憶,也撬動起城市活力。

  選址原北票碼頭的龍美術館(西岸館),“傘拱”結構與原北票碼頭保留下來的構築物“煤漏斗”形成視覺呼應,通過類比來達成“新”和“舊”的整體性;原龍華機場的大機庫變身成為余德耀美術館,只見引入戶外綠植的玻璃大廳與有著棕紅色外墻的斑駁建築連成一片,老機庫的滄桑與“白盒子”的現代融為一體;西岸藝術中心由原上海飛機製造廠的廠房改建而成,原有大跨度空間的完整性得以保留,讓身處其中的人們仍能感受其間的震撼力,東、西立面山墻則被打通處理,喻意著一種全新的姿態;昔日的龍華機場跑道變身汽車、自行車、人與河流共同串列的跑道公園……未來,獨特的歷史印記還將在這裡演繹出更多的可能,比如原中航油的五座儲油罐將拓展成為一座佔地六萬平方米的油罐藝術公園,南浦火車站遺存將轉身成為星美術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龍騰大道臨江一側的休閒觀光平臺

  在龍騰大道,人們總能找到一種愜意的與水岸、與城市的相處方式。你可以以步行、跑步、騎行、車行等不同的速度感受這條路。甚至於,這裡的跑道就有三種———緊貼黃浦江邊最外側的,是由原鐵路枕木拼簇而成的一條木道,中間是普通的瀝青路面,最裏面的是慢跑專用的塑膠跑道,不同的步道讓人體驗不一樣的奔跑感覺。你也可以臨江憑欄遠眺、櫻花樹下小憩,或是搭起帳篷,享受親子時光。

  在這條“美術館大道”,遇見賈科梅蒂、埃利亞松,遇見前沿藝術、創意靈感

  在龍騰大道,能遇見優雅與閒適,還能遇見什麼?

  因為一場“雨”,人們蜂擁而至龍騰大道。那是2015年秋天,此前曾在紐約、倫敦引發觀展狂潮的大型互動裝置藝術作品《雨屋》亞洲首展,登陸的就是余德耀美術館,創作者蘭登國際是近年來全球備受矚目的當代實驗藝術工作室。排隊兩小時,體驗10分鐘不被淋濕的傾盆大雨,在雨中愜意漫步、瀟灑拗造型,那段時日觀眾競相上傳的超現實自拍,開啟社交網絡上新一輪刷屏。

  因為“沉浸之光”,龍騰大道也曾引來一波波“追光者”。那是2017年春天,當今世界最為出色的光影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把中國首展“Immersive Light”帶到龍美術館(西岸館)。光所營造出混淆時間、空間、視覺感受的一個個奇妙世界,給了人們炫酷的觀展體驗。當年全國最具人氣的十大展覽就有它,觀展總人次近六萬,而其實它也是國內最貴的展覽之一。

  短短幾年,多少一流甚至現象級藝術展覽的發生地都在龍騰大道及其所處的徐匯濱江,瑞士現代雕塑大師阿爾貝托·賈科梅蒂中國首個大型回顧展、丹麥視覺裝置藝術大師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中國首展“無相萬象”、美國潮流藝術教父KAWS的亞洲首次大型個展“始於終點”、英國知名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的中國首個重要展覽“靜止中移動”、瑪格南圖片社兩位攝影大師布魯諾·巴貝和伊恩·貝瑞的展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龍騰大道有“美術館大道”之稱,這裡匯集著多家美術館、藝術機構,吸引著各地的人們前來觀展,感受藝術的魅力。圖為龍美術館(西岸館)看展的人們。(攝影:本報記者袁婧)

  是藝術展示空間的集聚,煉就了這樣一顆藝術磁石。

  最早落子龍騰大道的,是兩座堪稱“國際樣本”的私立美術館,一座是上海收藏家劉益謙夫婦的龍美術館(西岸館),位於龍騰大道北端的盡頭,一座是印尼華裔藏家余德耀的余德耀美術館,地處龍騰大道中段、與豐谷路的交界。它們雙雙于2012年簽約落戶,2014年建成開放。初初辦展,“展館太遠”“交通不便”都成了觀眾的抱怨,沒過多久,優質的藝術文化活動仿佛自帶流量,不僅凝聚起人氣,也吸引著更多的藝術機構“搶灘”入駐。

  從余德耀美術館循著龍騰大道往南四五百米,西岸藝術中心連同其北側的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如今已形成一個藝術群落。錯落有致的十幾幢白色小樓裏中外大咖雲集,築起“藝術設計陣線聯盟”。其中,有著橢圓形展廳空間、新月形天窗的1號樓,是普利策獎獲得者、華人攝影家劉香成創辦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這可謂國內首傢具有美術館規格的攝影藝術場館。勞倫斯·何浦林把他一手創辦的香格納畫廊搬到了10號樓。成立於1996年的這家畫廊,是中國最早的當代藝術畫廊之一,從波特曼酒店到復興公園,從莫幹山路到西岸,它的每一次搬遷幾乎都是隨藝術潮流而動。設計改造完龍美術館(西岸館)、西岸藝術中心,建築設計師柳亦春愛上了徐匯濱江,名為“大舍”的小天地,就是他建築設計工作室的新址,磚墻,木門,碎石小路曲徑通幽。還有藝術家丁乙、周鐵海,收藏家喬志兵,品牌“例外”的設計中心等等,統統把藝術之“家”安在了西岸。

  未來,這條“美術館大道”上還有更多的夢可以期待。單單世界上最大的現當代文化藝術中心———蓬皮杜藝術中心即將在此駐留長達五年,就令多少藝術愛好者腎上腺素加速分泌———2019年至2024年,中法合作項目“臨時蓬皮杜”將給上海西岸帶來以蓬皮杜館藏精品串起的世界現當代藝術發展史。隨著這個項目的推進,不久的將來,龍騰大道周邊將聚集起至少20個文化場館,包括星美術館、油罐藝術公園、西岸美術館、觀復寶庫、上海夢中心、水邊劇場等。

  如今,龍騰大道所處的徐匯濱江被譽為“上海西岸”,正成為國際藝術圈一張響亮的名片,讓人不禁聯想起巴黎左岸、倫敦南岸那樣滿滿的文藝范。讓人們得以欣賞到最前沿的現當代藝術,擁有與國際接軌的眼界,有人説,這才是這一黃浦江沿江開放空間最不容忽視的價值所在。

  相關連結

  徜徉在龍騰大道,這些風景不容錯過

  ◆西岸營地CAMP3399

  2017年5月起,龍騰大道東安路交界處的五萬平方米綠地有了一個新的名字———“西岸營地CAMP3399”。這裡原本是未開發的收儲商辦用地,如今變身成為市民公共活動空間,不僅綠地得到合理利用改造,還融入多元的創意産業和商業配套設施。其中,綠地面積2.51萬平方米,籃球場面積356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104平方米。

  西岸營地CAMP3399“承包”了西岸大型戶外文化活動,如西岸藝場、西岸食尚節、西岸音樂節、草地交響音樂會。大型活動之餘,這裡則是老百姓的日常社區公園。比如室內滑板場ICONX就是滑板少年的新寵。今後,創意辦公、藝術空間、輕餐飲、運動設施等還將在此陸續開放。

  ◆龍美術館(西岸館)

  2014年3月28日建成開館的龍美術館(西岸館),選址原北票碼頭。它所在的這幢建築以“煤漏斗”為原型,凸顯工業文明遺跡的場所特性。

  這裡可謂國內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總建築面積約33000平方米,有著數量豐富、體系完備的藝術藏品,涵蓋中國傳統藝術、現當代藝術、“紅色經典”藝術,以及亞洲和歐美的當代藝術等各種門類。它與龍美術館(浦東館)構成獨特的“一城兩館”的藝術生態。

  ◆海事塔

  遠遠望去,海事塔像佇立在江畔的一隻碩大的麥克風。而當夜幕降臨,它以色彩百變的景觀燈光與龍騰大道的濱江夜景交相輝映,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海事塔是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的至高點。它始建於1980年代,高約41.2米,當時用於海事瞭望、監控航道安全。這個造型其實是以上海市花白玉蘭、中國傳統瓷器和稻穗為概念而設計的,不銹鋼網架包裹住塔身,予人一種動感與活力。目前海事塔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礎上,外觀進行了裝飾性的改造,僅夜間照明系統就用了40多萬個焊點、8000多條電線、兩萬多盞節能燈。

  ◆龍華港橋

  龍華港橋全長345米,宛如一條長龍的脊背橫臥于龍華港上方,是龍騰大道的地標建築,也是徐匯區最大的內河橋。

  龍華港相傳是黃浦江的龍頭,龍華港橋的外觀設計於是以“龍之脊”為原型,將區域的人文底蘊集合抽象化,以現代藝術的形式進行呈現。

  橋梁採用雙層橋形式,使人車分流成為可能。上層橋面為雙向四車道並預留有軌電車道;下層橋面為人行和非機動車通道。下層橋身兩側設有規則幾何形開孔,模擬“脊梁”形態,不僅方便行人觀賞江景,更讓橋體顯得通透、輕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