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上海藝術博覽會揭幕 畢加索鮮見陶瓷作品引關注

2018-11-09 08:58:2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畢加索曾花費20餘年時間研究陶藝,這是他繪畫之外的又一重要藝術實踐。(美國LC畫廊供圖)

  第22屆上海藝術博覽會11月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揭幕,來自全球十余個國家的5000件藝術作品悉數亮相。其中,一批鮮見的畢加索陶瓷作品格外引人關注。

  作為立體畫派的創始人,畢加索的繪畫作品廣為人知,且單幅油畫創下了10億元人民幣的天價。然而,鮮少有人知道,他曾花費了20餘年時間研究陶瓷,並創作了數以千計的作品。

  畢加索“邂逅”陶瓷完全出於偶然。1946年他與女友弗朗索娃前往法國南部的瓦洛裏斯小鎮度假,在這個以傳統制陶業聞名的小鎮,他結識了“瑪都拉”陶瓷作坊的主人——喬治和蘇珊·哈米耶夫婦。由此,畢加索的陶瓷熱情被點燃,與陶瓷結下了27年的不解之緣,直到1973年去世。

  畢加索打破傳統的制陶模式,把《亞威農少女》的繪畫技法嫁接到了陶藝上,用新鮮的坯泥進行創作。憑藉自由、發散的創作風格,把一系列細頸酒罐變成迷人的女性形象,並在陶盤上繪製各種臉譜、圖騰,將天馬行空般的藝術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對顏色的追求也幾近嚴苛,反復試驗鈷藍色、銅綠色、紫羅蘭色以及品類繁雜的琺瑯。

  據透露,畢加索曾創作了數量不少的陶瓷作品,但由於陶瓷易碎的特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完整保存下來的並不多,且絕大部分被歐美博物館收藏。從此次展出的十余件作品可以看出,他很擅長從生活中取材,傲氣的公羊、雄壯的鬥牛和充滿童趣的臉譜是其作品最常見出現的形象。

  據悉,今年參展的近120家畫廊中,有50余家來自海外,佔比近半。其中,不少是新面孔。它們帶來了全新的作品,探討藝術更多的可能性。比如,首次參展的人可藝術中心,呈現了倫勃朗、達利、米羅、弗朗西斯科、珂勒惠支等一大批大師的作品。而在全新設計的“榮耀亞洲”展區,來自韓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近40家畫廊,以團體的形式為人們展示來自亞洲各國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亞洲藝術的最新風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