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拓展

2018-12-05 09:02:38|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改革開放重要的一步是選擇走市場化道路,這在金融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金融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向市場化方向轉變的全過程。

  改革開放40年見證了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見證了我國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的商業化運營和成長,更見證了匯率和利率等金融要素市場化的過程。業內人士表示,更深層次的市場化依然是未來金融體系改革的方向,利率市場化將進一步推進,市場主體將更為商業化,金融監管體系將更為協調且實現全覆蓋。

  現代金融體系逐步建立

  1978年底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候,“全國就一家正規的金融機構,即中國人民銀行。當時它既是中央銀行,又是商業銀行,而且隸屬於財政部,一家機構佔了全國金融資産的93%。”《2018·徑山報告》如此表述40年前的中國金融體系。而在之後的40年間,中國的金融體系逐步建立起來,從商業銀行到資本市場、從貨幣政策到監管框架。

  “從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財政主導的經濟向金融主導型經濟方向轉變,首先要建立獨立於財政的金融體系,其次金融體系裏的金融機構應該是企業,能獨立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這兩個目標就是我們金融改革的目標。”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遠征表示。

  將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的職能進行分離是改革的第一步。改革開放前,金融市場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銀行,而它更像是一個央行和商業銀行的“結合體”:辦理政策性貸款業務、自己可開辦經濟實體、財政可向其借款和透支,取得的利潤可自己留成……1983年,國務院發佈《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這標誌著我國中央銀行體制正式成立。而在1993年,國務院公佈《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人民銀行將在國務院領導下獨立執行貨幣政策,不再直接承擔大量政策性信貸任務和其他財政性融資職能。此後,1992年證監會成立,1998年保監會成立,2003年銀監會成立,“一行三會”金融監管格局正式形成。

  金融從財政分離後,金融機構的逐步商業化和市場化成為改革的第二步。“當時中國的金融機構十分脆弱,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大概只有4%,但是壞賬水準平均20%,其中80%的壞賬是財政造成的。這就促成了2004年1月1日開始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先由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為先導,開始了金融機構的再造過程,一直到2012年以光大銀行上市收官,歷時八年,中國金融業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也是這次改造,讓中國金融頂住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曹遠征説。

  在經歷了股改、上市之後,一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並且有著現代公司治理架構的商業銀行逐漸成長並活躍起來。而在2013年,國家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更增加了金融服務的多樣性。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量達到4549家,包括商業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農村金融機構、資産管理公司等,機構體系日益完善。

  金融要素市場化進程漸進式推進

  改革開放40年,還見證了匯率、利率等重要金融價格要素的市場化進程,真正體現了“讓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內涵。

  以匯率為例,改革開放前的匯率實際上只是一種記賬核算工具,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匯率。“我40年前在青海省做外貿,主要是去天津口岸組織貨源。當時沒有匯率,對外貿易是講互通有無、調劑餘缺,意味著進口是滿足最基本的需要。為了進口,首先就要有出口,以出口養進口。所以我們的辦法是把成本倒過來算,進口的成本和出口的成本之間的比價關係就是根據換匯成本測定的匯率,當時定的匯率是1比2.8。”曹遠征表示。

  而改革開放對傳統的人民幣匯率管理提出挑戰,在這40年間,人民幣匯率機制進行了三次跨越式的改革,也實現了從記賬工具到宏觀經濟調節工具的轉變。1994年,人民幣匯率實現匯率並軌,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並建立起了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外匯市場;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佈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二次匯改“再出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再次完善,以增強中間價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表示,改革的成功在於堅持市場化取向、採取漸進式、積極管理穩定匯率等。讓匯率主要由市場決定,協調好政府與市場作用,實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動。這是適合我國近中期的匯率制度選擇,也是未來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

  利率市場化改革同樣也體現了漸進推進的特點。我國的利率市場化從90年代中起步,經過了20多年的漸進式改革,到2013年7月放開貸款利率下限和2015年10月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狹義上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基本完成。

  “市場化”依然是未來改革方向

  站在新的歷史關口,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步金融體系改革的方向仍然是市場化。

  一方面,金融要素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將繼續推進。最新發佈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強化央行政策利率體系的引導功能,完善利率走廊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進一步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傳導,推動利率體系逐步“兩軌合一軌”。

  另一方面,金融市場主體的商業化和市場化也將持續深化。《2018·徑山報告》表示,未來的金融體系中,銀行仍會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改善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新型的銀企關係、完善商業銀行風險定價能力和規範化準入與退出機制都非常重要。

  更為重要的是,金融體系的市場化改革必須與有效金融監管框架的構建相結合。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確定,銀監會與保監會整合為銀保監會,且它們的擬訂行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最終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統籌協調各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一委一行兩會”的監管格局就此形成。業內人士表示,宏觀審慎和貨幣政策的“雙支柱”調控體系已經搭建,未來金融監管體系改革的方向是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並重、行為監管與審慎監管共舉,同時增強監管政策的協調性,更合理地配置監管資源,提高監管有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