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廉價”七浦路“蝶變”品牌孵化街

2018-12-05 10:12:48|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廉價”七浦路“蝶變”品牌孵化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如今的七浦路正撕下“廉價”標簽,謀求轉型升級的“蝶變”。本報記者王翔攝

  説起上海七浦路,很多人都會會心一笑:哦,是那條“Cheap(廉價)路”啊!摩肩接踵的人群、討價還價的吆喝聲、碩大的蛇皮袋……這樣的風景貫穿了不少人的購物記憶。但如今,七浦路正撕下“廉價”標簽,謀求轉型升級的“蝶變”。

  11月末的一天,一場時裝秀在這裡上演。融合現代風格的旗袍、保暖又好看的派克棉服、個性十足的長裙,T臺上依次展示精緻的裁剪和各種潮流元素,背景則是鱗次櫛比的時髦商店。“洋氣!上檔次!”圍觀的居民和消費者連連點讚,其中不乏時尚達人。

  這是七浦路服飾商業街區舉辦的首屆服裝設計大賽,參賽者都是七浦路“原住民”,他們正積極打響原創設計,吸引更多有購買力的人群。而在同一街區,七浦路的新“鄰居”裏多了高檔住宅區蘇河灣、全球頂級的寶格麗酒店,以及吳昌碩紀念館等文化地標。

  天時地利人和,七浦路的“蝶變”呼之欲出。

  從農貿市場到時尚地標

  七浦路服飾商業街區地處蘇河灣核心區域,佔地面積0.5平方公里。商業區共有12個市場,以河南北路為界,東屬虹口區,有兩個市場;西屬靜安區,有十個市場,總建築面積近30萬平方米,共有大小商鋪6500多家。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中低檔服裝批發市場,鼎盛時期七浦路最高日人流量達10萬人次,日均出貨量兩三百噸。

  對這些數字背後承載的故事和變遷,七浦路商業街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薛怡民最為了然。這位當年的戶籍警回憶道,七浦路的故事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最初是銷售農貿産品的自由市場,而後漸漸發展為服裝批發和零售的馬路市場,在“馬路入市”政策號召下,攤販們搬進了光鮮亮麗的市場,臟亂差的環境也得到極大改善。

  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和街區業態轉型升級,“英雄遲暮”的七浦路再度面臨轉型。2016年,凱旋城服飾市場率先打出首爾時尚中心的招牌,這個1996年便開業的老牌服飾市場以韓國進口和原創設計為轉型方向,緊隨其後的是內部升級轉型的聖和聖韓國館……韓劇中的流行服飾都能在此買到,提升了七浦路的檔次。

  薛怡民感慨地説:“蛇皮袋曾是七浦路上批發客們手中的標配,但如今大家拎的多是時髦的購物袋,不少帶拉桿箱的遊客也慕名而來,這裡也成了時尚地標。”他還發現,每逢週末,還有不少外國客人來此淘寶,新款服飾要靠“秒殺”。

  由內而外的轉型升級

  由服飾市場改名為首爾時尚中心、韓國館,改變的不止一個名字。

  以凱旋城為例,這座小清新的白色建築由內而外主打韓流風,曾經人聲鼎沸、逼仄擁擠的小商鋪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間間各具特色的小店,販賣的服裝別具風格,價格多在200至500元之間,已形成批發和零售平分秋色的格局。而商場燈光、公共空間設計等都與韓流風相呼應,營造出舒適的購物體驗。

  記者採訪中偶遇的一對母女錶示,這裡的服飾款式別致,相比百貨公司,價格更為親民。“最重要的是,衣服大多只有一兩件,有種‘私人訂制’的感覺,更不會像淘寶上的‘爆款’那樣容易撞衫。”剛參加工作的女兒説。

  七浦路首屆服裝設計大賽冠軍Lila Zorpia是七浦路孵化的本土品牌,首家店2010年開在聖和聖。店長張菲菲表示,當時聖和聖還是傳統服飾市場,但已有一些商戶開始從韓國進貨,這些款式新穎、設計感強的服飾很受歡迎。受此啟發,Lila Zorpia從一開始就主打原創設計,借助七浦路轉型契機,以平價好設計殺出一條血路,短短幾年內接連開出五六家店,還有了自己的展示廳、工廠和倉庫。

  值得關注的是,電商也給這裡的商戶們帶來了機遇。Lila Zorpia的網店風格定位少女,和實體店的輕熟女風形成差異化,覆蓋更廣闊人群。在設計大賽中獲獎的嘉程服飾是2002年就駐紮在七浦路的老商戶,原先以男女正裝批發為主,2015年在互聯網衝擊下,七浦路人流量驟減,嘉程服飾“觸網”後打造了自己的品牌,質優價廉的商品引來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的經銷商。

  借力新“鄰居”提升街區整體環境

  從“廉價”標簽到本土設計,如今的七浦路正發力打造“上海購物”和“上海文化”品牌。

  據悉,以聖和聖、凱旋城的試水為引領,目前七浦路的零售和批發的比例大約為1比3,目標客戶也由小商販轉向更有購買力的消費者和外地遊客,餐飲、文化、娛樂等各種體驗經濟業態也正積極佈局。

  “2015年以來,12個部門組成的街區管委會替代了原先鬆散的聯席會議制,積極開展綜合治理,提升整體環境。七浦路將向時尚地標不斷轉型,全力打造與東京原宿商圈、首爾東大門市場齊名的國際時尚街區。”薛怡民説道。

  有意思的是,七浦路這條帶著濃郁市井氣息的馬路,也正與周邊高檔住宅、頂級酒店、文化地標等新“鄰居”們和諧共生。薛怡民分享了一個故事:此次服裝設計大賽曾在寶格麗酒店舉辦過一次靜態陳列展,本土設計進駐“高大上”的頂級酒店毫無違和感,還觸發了聯動效應。“商家強烈要求增加衣服數量,沒參賽的也四處打聽,不少‘鄰居’也邀請我們多走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