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試點新技術 全面改造1200公里老舊供水管網

2019-06-25 11:03:41|來源:東方網|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避免以往大刀闊斧的“開膛破肚”,如今只需一個“微創手術”,老舊供水管道上的病症就能癒合。記者了解到,水務部門正在試點使用一種“Sahara(撒哈拉)”檢測技術,為申城全面改造優化1200公里老舊供水管網提供有力保障。

  120年管道“體檢”

  曾經,楊浦區一條1公里的鑄鐵水管讓水務部門頭疼不已。原來,這根水管已有120多年曆史,雖然使用至今且下游單位也沒有反映水質存在異常。但在水務部門看來,這麼“高齡”的水管一旦遭受較強程度外力,就可能發生漏水甚至爆裂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體檢迫在眉睫。可由於管道直徑較寬,且要打開路面才能“探傷”,至少需要佔據2根車道的位置,導致周邊車輛通行受到較大影響。對此,相關部門一度婉拒了檢測人員提出的申請。

  這樣的窘狀一度存在於水務部門對於老舊管道的日常檢測之中。不過,如今這些情況得到了好轉,因為其引入了“Sahara(撒哈拉)”檢測技術。

  最終,檢測單位只用了3小時就對這根上了“年紀”的管道進行了全面“體檢”,並探出了好幾處“硬傷”。根據這些“病理報告”,相關部門果斷決定結合市政工程,對老管道進行徹底改造。

  避免盲目“開膛破肚”

  “要是放在以前,不可能這麼精準地發現問題,基本憑經驗翻圖紙。”上海城投水務供水分公司供水業務部副經理韓冰告訴記者。

  對於“Sahara(撒哈拉)”檢測技術的原理,韓冰用一個通俗易懂的詞進行了解釋———“微創手術”。“就好比給一個患者進行胃鏡檢查,只需要把探針放進去,在發現問題後直接用微創的方式進行修復手術,避免了盲目開膛破肚式的挖掘馬路。”韓冰説。

  每次檢測時,檢測人員以管道豎井為入口,用液壓設備把三根手指粗細的“探針”注入管道內。進入水中後,“探針”後端有一個類似“降落傘”的物體會自動打開,增加受力面積,使“探針”可以順著水流向前移動。

  同時,“探針”還會將影像同步傳送至地面的顯示屏,實現精準定位,以供檢測人員遠程監測。一旦發現管道記憶體在病症,地面檢測人員就能在上方相對應的地面畫上標記,精確程度已經控制在釐米之間。

  不停水完成檢測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一技術主要使用在老舊供水管道上的檢測。這些管道服務年限大多都超過了50年,由於投運時間久遠或材質等問題,普遍存在內部涂層破損、管內雜物堆積、管道穿孔泄漏等安全隱患。

  韓冰坦言,這種全新的檢測技術尤其適合上海中心城區地下管網的探傷。以往在確認這類老舊供水管網具體“受傷”的位置和嚴重程度時,並沒有“幅度”較小的驗傷方法,往往只能把管網上方的道路破開。但此舉勢必會干擾到相關道路的通行和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破開道路後,沒有發現管網有明顯問題,可以繼續使用,那無疑就是做了‘無用功’。”韓冰説。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以往檢測需要停水,從而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如今,“Sahara(撒哈拉)”檢測技術可以在無需停水的情況下就完成管內檢測,真正做到“悄無聲息”。

  “只要管道直徑不小于30釐米,且管道上下起伏的幅度累計不超過270°,‘探針’就能遊走,徹底做一次檢查。”韓冰表示,目前“探針”最長的單次遊走距離可以達到1500米。明年年底前,上海將全面改造優化1200公里的老舊供水管網。據統計,上海目前中心城區(浦西)還有約78.4公里的老舊供水管網,主要集中在靜安、虹口、楊浦、閔行等區。據水務部門介紹,結合上海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優化,“Sahara(撒哈拉)”技術將全面推廣應用,使施工更加精準高效。(包璐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