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騎士團”何以爆冷成贏家

2019-08-12 15:52:1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上海青年騎士團”何以爆冷成贏家

  上海選手王楨和賽馬Lax奪冠。 姚勤毅 攝

  ■本報記者 姚勤毅

  日前在山西舉行。上海代表團迄今最大的驚喜來自馬術賽場。上海馬術隊在馬術項目三個組別共16個小項中,收穫7金1銅的驕人成績,成為二青會馬術項目最大贏家。

  馬術並非上海傳統強項,尤其相較北京、廣東等馬術重鎮,上海的馬術運動發展相對落後。上海小將能領跑金牌榜,爆出不小冷門。不過,近幾年,滬上多位青少年騎手已在國內賽場嶄露頭角,成為不可小覷的“00後新一代”;上海隊細緻入微的後勤保障、用心營造的良好團隊氛圍,讓整支隊伍在短時間裏具備一定“集團軍優勢”。隨著上海馬術發展環境的不斷提升,也讓人對這支“青年騎士團”的未來抱以期待。

  這群孩子都有“騎士”特質

  還有一個月才滿18歲的王楨,在甲組場地障礙個人賽決賽一騎絕塵,穩穩拿下冠軍。

  這是王楨第一次參加青運會,但他此前的成績同樣引人注目:2018年北京鳥巢大師賽,王楨成為唯一的雙冠王;全國青少年場地障礙錦標賽,他和兩匹馬拿到青年組比賽的冠亞軍。本次青運會,無論團體賽還是個人賽,他每一輪都是零罰分的表現,最終奪冠。

  別看比賽過程相當順利,其實王楨在賽前背負巨大壓力,“備戰期間出了不小的問題,我的馬之前受傷,到確定無法參賽時,距離比賽日沒幾天了。”四處尋求良駒無果後,王楨只剩最後一個辦法,借一匹三項賽的馬——這正是最終助他奪冠的Lax。“真正磨合的時間只有一個月,對我來説這個冠軍太驚喜了!”這對“臨時搭檔”能夠奪冠,在業內人士看來絕不只是運氣。“王楨雖仍顯稚嫩,但多少已觸摸到一流騎手的那一層境界。”一位資深馬術教練説。

  有天賦、愛馬、也能吃苦……像王楨這樣的孩子,在上海隊不止一個。相比北京、廣東等地的選手,上海隊的隊員們大多沒有屬於自己的馬,他們比賽時所騎的都是從各自俱樂部借來的馬匹。能夠拿下7枚金牌,實屬不易。

  戰鬥力、凝聚力兼備的秘訣是啥?

  “我們這支隊伍就像家一樣,面對失敗大家互相安慰和鼓勵,贏了所有人都高興。這樣的團隊,就是最強的團隊。”王楨説。

  既有戰鬥力又有凝聚力,這支上海馬術隊散發出的能量,讓所有人看在眼裏。上海市馬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程克強認為,這支隊伍的組隊模式和理念對於成績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隊伍的根基是俱樂部培養辦訓,挖掘出一批有天賦的好苗子。管理部門則在組隊過程中,當好‘調度員’和‘服務員’,將團隊擰成一股繩。”

  馬是馬術比賽的核心。此次上海馬術隊的30多匹比賽用馬,均由上海馬術運動管理中心統一組織運輸,動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五輛“馬車”。緊隨馬車的,是一輛保障大巴,上海市馬術協會秘書長薛錦范“押車”,教練員、飼養員等保障人員隨時待命,應對馬匹在路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此次赴太原的上海馬術隊,是一個總共130多人的龐大團隊,其中包括每位選手的家人(賽事要求未成年人需監護人陪同參賽),還有每位選手各自所在俱樂部的教練、飼養員等。幾乎每位選手就有一個小團隊,僅教練就有20多人。為了合理高效捏合教練隊伍,上海馬術運管中心採取了優化組織架構、細化分工等一系列手段,“我們很明確,中心派出的主教練不去干涉俱樂部教練的具體工作,只負責整合和協調。”氣度和胸懷讓團隊變得秩序井然且充滿人情味。

  馬術運動是一項高度社會化的運動,建設用地較大、建築指標較高、投資較大、回報週期較長,全部讓政府承擔並不現實,完全扔給社會也不實際。如今,社會力量辦訓培養人才,體育部門負責後勤保障,成為青運會馬術賽場的主流配置,也是本屆二青會改革的主旋律。上海馬術隊則將這一模式的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上海馬術逐漸“熱”起來

  過去,不少老百姓覺得,馬術是一項冷門運動,是少數人才能參與的“貴族運動”。這一固有觀念,正在慢慢改變。

  比賽中人馬組合的數量變化,能直觀反映上海市馬術運動發展的蓬勃態勢。從最初的數十對人馬組合,發展到現在近四百對人馬組合,競技水準和競賽水準明顯提高,青少年優秀選手不斷涌現,並在全國青少年競賽中屢創佳績。

  “這得益於上海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文化水準,得益於上海浪琴環球馬術冠軍賽的催化效應,得益於上海市運會設項的政策杠桿作用。它們形成的合力,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推動著上海馬術運動加速向前發展。”程克強説。馬術教育的核心是“關愛、和諧、優雅、超越”,他認為,馬術的普及其實是在推廣這一教育功能,這絕不是普通百姓無法企及的。

  如今在上海,普通市民接觸馬術的成本並不高。上海目前有30余家馬術俱樂部,大多分佈在上海郊環,花上幾十元,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感受一次“親子遛馬”的快樂;花上幾百元,就能體驗一次30分鐘的馬術課。此外,市中心的商場內,也陸續開出連鎖馬術體驗機構。每到週末,不少家長會帶著自己的孩子,穿上帥氣的裝備騎上小馬遛上幾圈;市教委去年開始推出馬術進校園項目,首批試點的有12所學校。教委、俱樂部的補貼,讓孩子們以不到市場價四分之一的費用,參與初級馬術培訓。

  上海的經濟實力和影響力,決定了這座城市在馬術運動上可以有一番作為。相較于北京、廣東,上海的馬術運動處於後發位置,比如俱樂部數量方面,北京幾乎是上海的十倍。“但只要上海勇於創新,統一思想,規範先行,政策護航,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做好馬匹交易交流,就有希望後來居上,成為中國馬術運動的第三極。”程克強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