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明年將拍攝實景8K全景聲滬劇電影、製作廣播劇

2019-09-10 10:26:4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茅善玉:明年將拍攝實景8K全景聲滬劇電影、製作廣播劇

  《敦煌女兒》舞臺照。 本報記者 蔣迪雯 攝

  ■本報記者 諸葛漪

  “常書鴻,1943年就職敦煌莫高窟,享年90歲,現在落葉歸根,仰望九層樓,在三危山上守護敦煌……”《敦煌女兒》尾聲,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等角色陸續走上舞臺,講述自己與敦煌休戚與共的一生。

  昨天,上海滬劇院《敦煌女兒》劇組來到三危山,人手一束黃色菊花,祭掃先賢。在這座面對莫高窟的山上豎立著一座座墓碑,這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常書鴻、段文傑與許多研究者的歸宿,“活著守護敦煌,死後守望敦煌。”

  第一次與“家鄉父老”見面

  昨天上午舉行的2019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專家研討會上,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回憶,最初從《解放日報》關於樊錦詩的報道萌發創作《敦煌女兒》的念頭,八年來該劇推倒重來四次,修改不計其數。西北行版本刪減冗余唱段,增加段文傑等敦煌人的群像戲份,厘清樊錦詩打造“數字敦煌”的來龍去脈,增加“數字敦煌”舞美設計。新版《敦煌女兒》上演一年多,演出近60場,近4萬人次走進劇場。西北行後,《敦煌女兒》將聽取觀眾、戲劇界及敦煌研究院專家意見,11月以新面貌亮相北京大學。

  前天,作為第四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和第九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閉幕式系列文藝演出謝幕演出,《敦煌女兒》亮相敦煌大劇院,這是該劇創排八年來第一次與“家鄉父老”見面。演出當天20時開演,茅善玉提早4個小時來到劇場,“敦煌站是回家演出,面對觀眾檢閱的眼光,我興奮又緊張。”最後一刻,她還在指導樂隊進行一些調整。

  1206座的敦煌大劇院聚滿四面八方趕來的觀眾,其中有500多位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先堂看哭了,“真實、生動、感人”是大家不約而同的評價。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表示,好的藝術品要歷經長期打磨形成,敦煌莫高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每個時代都有創新,每個時代都創作出不同風格的作品,這與上海滬劇院耗費八年時間打造《敦煌女兒》異曲同工。

  開啟兩個城市的文化交流

  演出前,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專門為上海滬劇院演職人員做敦煌文化講座,“擇一事、忠一生”的信念牢牢鐫刻在大家心中。行走在莫高窟外,參與過多次采風的老演員指著圍欄對面的小屋向青年演員説:“看,這是樊院長當年住過的破廟,沒有電燈,喝的是泥水,老鼠在屋內竄來竄去。”

  在259窟,劇組為禪定佛雕塑的精妙驚嘆,隨著講解員的手電筒光線向上走,禪定佛的嘴角、眼角、眉毛都在笑,“這座雕塑比《蒙娜麗莎》要早1000年。”大家反復端詳,流連忘返。講解員提到當年研究院條件艱苦,員工子女坐著毛驢車,跋涉25公里去縣城上學更是引發一陣陣驚嘆。

  《敦煌女兒》西北行是海派文化在絲綢之路上的一次重要推廣和傳播。除了敦煌大劇院,《敦煌女兒》9月3日獻演蘭州音樂廳,9月12日還將應“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邀請於西安易俗大劇院演出。“創排《敦煌女兒》的八年中,我們歷經了創作的瓶頸和困難,但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那是因為幾代敦煌人為守護莫高窟奉獻一生的精神感染著我們,給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茅善玉説,“對滬劇院而言,創排這樣一部作品是藝術上的挑戰,是精神上的洗禮。”

  明年,上海滬劇院與敦煌研究院、上海廣播電視臺SMG共同合作拍攝實景8K全景聲滬劇電影《敦煌女兒》,電影計劃擺脫舞臺演出框架,改為實景拍攝,除莫高窟外,還將在北大、上海、武漢等地取景。上海滬劇院還將與甘肅新聞綜合廣播電臺聯合製作廣播劇《敦煌女兒》,開啟兩個城市的文化交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