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白婉淑 來自外國的“陜西人”

2017-08-14 09:51:19|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李妍|責編:董健雄

  

  白婉淑(右一)帶領“2017年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暨中國越野拉力賽”的賽車手參觀博物館

  

  暑假期間,白婉淑在陜西省文物局實習

  

  白婉淑已完全融入西安這座城市

  他們並沒有忘記中國,也沒有忘記陜西。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圈子內,卻頑強固守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沿襲秦地風俗而始終不易,堅持秦腔秦韻而鄉音不改。他們就是100多年前從中國的陜西、甘肅等地遷徙到哈薩克斯坦等中亞一帶定居下來的“陜西村”“甘肅村”人。在當地,他們被稱作東幹族。

  如今,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開展陜西與中亞國家經濟交流與合作,需要一大批既懂漢語又懂中亞國家語言的人才。於是,大批的東幹族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深造,成為了絲綢之路上的“新使者”。

  一次旅行選擇留在西安

  一襲漂亮的連衣裙,高挑的個子,一口地道的陜西話……如果不是坐下來面對面地與白婉淑交流,記者或許都以為她是正宗的陜西“鄉黨”。但她並不是地地道道的陜西人,應該説是來自國外的“陜西人”。“雖然我的家不在這裡,但我的根在陜西,而且我也很喜歡這裡。”在與白婉淑交談的過程中,她説,對於陜西的喜愛並非是她個人的感觸,她的家人以及同鄉,對陜西也都特有好感。

  1990年出生的白婉淑,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市,而與其他哈薩克斯坦人不同的是,她有著一張古老東方陜西人的面孔。“我初來陜西的時候,我的很多同學朋友都説我長的不像中亞人。”面對這樣的疑問,白婉淑笑著説,她是哈薩克斯坦的東幹族陜西村人,所以從源頭上來講,她的祖輩也是陜西人。

  東幹族,是中亞地區的一個特殊民族——他們自稱“回回”或“中原人”。是19世紀下半葉,為躲避戰禍的部分陜西人、甘肅人,分批遷移到中亞的回族後裔。然後逐步在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定居下來,並且形成了“陜西村”、“甘肅村”。十月革命後,1924年蘇聯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劃界時,將他們定位“東幹族”。而“東幹”一詞就源自突厥語qurupqalghan(意為“定居者”)或donan(意為:回來)。

  “因為父親會經常去陜西西安,所以我從小對西安還是挺嚮往的。”白婉淑説,2013年隨父母來西安旅遊的白婉淑,在見過城墻、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等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之後,她決定來西安求學。“到西安來上學,家人還是非常支持的。”當年她就考入西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當記者問為什麼要學習“漢語言文學”時,白婉淑説,要了解自己的先輩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就要從了解當地的語言和文字開始。“而且我們那裏還有句俗話,‘要了解千年前的中國,就要到陜西來’。”

  不同的文字相同的風俗

  “他們(指東幹族)在把自己完全融入俄羅斯人民的政治和經濟活動之後,他們並沒有忘記中國,也沒有忘記陜西。與俄羅斯人交流,他們説俄語、寫俄文,但在屬於他們自己的圈子內,卻頑強固守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沿襲秦地風俗而始終不易,堅持秦腔秦韻而鄉音不改。”這是《萬里獨行——探訪中亞陜西村》一書的作者陳琦在文章中的描述。而這樣的描述也得到了白婉淑的肯定。

  “至今我們那裏還把父親稱作大,蚯蚓稱遊蜒,蛇稱長蟲。”白婉淑説,她在西北大學學習期間了解到,雖然她們那裏依然保留了陜西方言中的詞彙,但是很多還是以“老話”為主。比如他們把政府依然叫做“衙門”、警察稱作“巡捕”、將路費稱為“盤纏”、印刷叫“拓”、學校依然稱作“學堂”。

  白婉淑告訴記者,雖然東幹人離開祖國、離開故地已經100餘年了,但是東幹人卻將陜西古老的傳統文化依然很好的堅守了下來。“我們不僅保留傳統婚俗和剪紙、刺繡、歌謠等民間藝術,而且陜西的方言我也是能聽懂的。”白婉淑説,雖然陜西話能聽懂,但一些新的詞彙她依然不懂,並且還經常産生誤解,需要重新學習。白婉淑的同學李雷也説,“從她這裡我也了解到了陜西傳統的文化藝術和風俗,有時間真想去她們哈薩克斯坦的‘陜西村’那裏轉轉。”

  感受西安人民熱情

  初來西安的白婉淑面對異地的學習生活還有這些許的不適應。“我們那裏人愛吃肉,而且一天要吃四五頓飯,但這裡一天只有三頓,而且蔬菜居多。”但飲食、生活方面的差異,並未影響到白婉淑。因為她要把學習漢字、漢語擺到頭等位置上。

  “陜西村”人所使用的東幹文,與我們的漢字有很大的區別。東幹語是漢語陜甘方言在中國境外的特殊變體,主要融匯了俄語詞彙,阿拉伯語、波斯語和突厥語部分詞彙。因為時間的久遠,漢字的失傳,東幹學者就自己創制了拼音文字。“我們東幹文字過去曾以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書寫,但在前蘇聯影響下,1954年後轉用西裏爾字母作為拼音文字。”白婉淑説,因為她在學習漢語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東幹語只有三個聲調,而漢語有四個,所以她要把每個聲調都區分開來學習。

  為了學好漢語、寫好漢字,她就不停地讀、反復地寫、強行來記,直至融匯貫通為止。白婉淑説,為了學好漢語,她不停地去請教老師、和同學探討。“在這上面,我見識到了西安人民的熱情。”白婉淑説,她的老師和同學給了她很大的幫助,而且不斷地糾正她的錯誤,陪著她學習,給她朗讀正確的發音。“她的學習勁頭讓我真的很吃驚,比我學英語還用功。”李雷説,白婉淑經常會學習到很晚,早上也早早地起床,朗讀課文,糾正自己的發音。“經常看見她在本子上寫漢字,有時還會將一些字寫上上百遍。”

  談起學習漢語這件事情,白婉淑笑著説道,“努力學習,多多參加社會實踐罷了。”今年,白婉淑就要正式的從本科畢業了,。

  做絲綢之路的“新使者”

  今年暑假,白婉淑沒有回家,而是選擇到陜西省文物局實習。用她自己的話説,“在文物局的實習,能夠幫助我更好的了解中國文化,找到自己將來的人生方向。”在與她的交談中,雖然她的發音還略顯生硬,但吐字清晰、語言流暢。在她滔滔不絕的話語中,記者也快要忘記了她是哈薩克斯坦人。

  白婉淑還曾經帶領“2017年絲綢之路國際汽車拉力賽暨中國越野拉力賽”的賽車手們參觀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他們講解陜西古老的文化遺産。“我每年回家的時候,都會講在西安的所見所聞,介紹中國文化給我的親朋好友。”白婉淑説,她每年會回兩次家,每次回去都會有親戚、朋友拉著她問東問西,而這時她也會將陜西燦爛的傳統文化以及發展,介紹給她的親朋好友。“而且我還會推薦他們來西安讀書,也算為促進兩個國家之間的友誼,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吧。”談到自己未來的規劃時,白婉淑説她現在並不是很確定是回到國內還是在中國定居、工作。“但我會繼續學習,考取研究生,這算是我暫時的規劃吧。”白婉淑説。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西北大學于2014年成立了實體機構“絲綢之路研究所”和中亞學院,針對中亞國家的特點,專門設置了中亞文明史、國際貿易、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礦産資源勘探與開採、考古與文化遺産保護、漢語言專業等7個專業,積極開展中亞學生培養,集中全力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培養國際人才。近年來,西北大學已經培養中亞各國留學生1000余名,是陜西省培養中亞留學生最多的院校之一。(文/圖 李煒 記者 趙爭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