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黃大穿越”系列報道之一】陜西“1號公路” 造福百姓的脫貧致富路

2017-08-23 09:36:49|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黃河沿岸是陜西省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清澗、延川等革命老區就集中在這一區域。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時指出,一些老區發展滯後、基礎設施落後、人民生活水準不高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特別是老區還有數量不少的農村貧困人口,我們必須時刻挂在心上。陜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經過兩年多的加快建設,一條綿延828公里,連通陜北與關中的“沿黃觀光路”即將全線貫通,這條被稱為當前陜西“1號公路”的交通動脈,將積極助推黃河沿岸地區的城鎮佈局、産業培育、精準脫貧,惠及200多萬群眾。從今天(8月22日)起,《陜西新聞聯播》推出《“沿黃大穿越”系列報道》,今天請看第一集:《陜西“1號公路” 造福百姓的脫貧致富路》。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流經了一個大寫的“幾”字,而南下的那一“豎”,正與我省緊緊相連。隨著黃河漕運的逐漸衰落,沿岸地區交通不便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主持召開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時強調,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既要抓緊,又要算好投入産出賬,讓基礎設施改善産生明顯效益。對總書記提出的加快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要求,陜西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沿黃公路建設作為重要抓手之一,通過這條路將陜北老區與經濟發展較好的關中片區連通,進而和全國相通,對我省加快脫貧攻堅,實現追趕超越意義重大。這條北起府谷縣墻頭鄉,南至渭南華山腳下,全長約828.5公里的沿黃公路,縱貫我省榆林、延安、渭南、韓城4市12縣,與9條高速、13條國省幹線連接,也把壺口瀑布、洽川濕地、華山等50多處旅遊景點串聯起來,成為陜西打造沿黃經濟帶和旅遊帶的重要依託,它也被不少媒體稱為是當前陜西的“1號公路”。

  每年八九月份,正是花椒採摘的季節。延安市宜川縣馬樹坪村村民趙軍田,開著麵包車行進在剛剛修好的沿黃公路上,他要把從韓城找來的採摘工接到家裏,這一趟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宜川縣馬樹坪村村民趙軍田:“以前那就繞的遠了,得到西邊宜川那一路找人,起碼得4個小時。”

  沿黃公路在晉陜大峽谷段有28公里,這段路懸河而建,地勢最為凶險。趙軍田所在的馬樹坪村距黃河僅200米,是這段懸崖路唯一連接的自然村。全村有13戶、39口人。在沿黃公路修通以前,從村子去最近的城市,需要翻三座山;想買袋鹽,都要騎一個多小時的摩托到鎮上去買。趙軍田説,他家種植了40多畝花椒,過去由於交通太差,只能賣給小商販,價格被壓得很低。

  宜川縣馬樹坪村村民趙軍田:“今年這段時間剛開始就是(每斤)38、39塊,好一點(每斤)40(元),今年估計(收入)在8、9萬10萬左右。”

  路通了,村民們賺錢的膽子也大了,在靠近村口的地方,已經有村民謀劃著要蓋新房,建農家樂。

  宜川縣馬樹坪村村民付長紅:“高興麼,很高興麼,(再)弄個其他小商店了,村裏的面貌也改新改新,以後再不是以前的那個馬樹坪了。”

  沿黃公路是一條脫貧致富路,更是一條産業振興路。在這條路的沿線遍佈著各具特色的農産品,紅棗、核桃、花椒、冬棗,甚至大閘蟹。隨著公路通車,這些昔日藏在大山中、黃河裏的綠色農産品也被更多人所了解、走進更大的市場。

  在渭南市大荔縣,漁民王曉春家養殖的1000畝黃河大閘蟹,今年國慶節前就能上市。王曉春説,以前這裡就是一片野河灘,雖然黃河水産在市場上非常緊俏,但由於運輸不便,很難大規模養殖。隨著沿黃公路試驗段的提前通車,他的養殖基地一下打開了銷路,而且還吸引了不少外地人來旅遊觀光。

  渭南市大荔縣漁民王曉春:“環境也好了,交通這麼方便,我準備再次追加點投資,把這個地方打造成一個生態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基地。”

  渭南市大荔縣副縣長盧高昌:“現在通過這路修了以後,帶動著物流、信息流和客商,外省的都在這兒搞養殖。所以我們養殖這一塊面積也是不斷的擴大,我們的品種不斷的增加,南美白對蝦、我們的中華鱉、還有大閘蟹,這都是我們這麼多年陸陸續續增加進來的。”

  沿黃公路還是一條旅遊觀光路,從北到南串聯起50余處人文與自然景觀,為黃河旅遊打開了突破口。這條兼具交通和旅遊雙功能的“高顏值”公路,構建起了陜西東部最具開發潛力的旅遊“黃金”線路。

  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王振海:“它更是一個文明之路的開通,是個旅遊大産品的昭示,是一個文化體驗的必由之路。”

  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明非:“能夠把一些藏在深山的一些旅遊景點能夠展現出來,把有我們地方特色的産業從這條路帶動出來走向全國。相信這一條很有震撼力,也充滿了魅力的這樣一條沿黃公路,不僅僅是成為陜西的一個亮點,也成為中國大地上重要的一筆。”(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魏佳 錢金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