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睛”看陜西歷史博物館 這是一部立體的中國歷史教科書

2017-08-31 13:26:3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駐華外交官及CRI全球記者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合影(郭克強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8月29日,“盛世碑林”2017駐華外交官及CRI全球記者“一帶一路”感知大西安國際傳播周大型採訪考察之旅走進了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 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四個王朝曾在這裡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華夏珍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就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採訪團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郭克強 攝)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一部歷史教科書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在參觀過程中,來自埃及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薩拉赫表示,在他眼中,陜西歷史博物館就是一部歷史教科書,它完整的記錄了中華文明的發展。

  陜西是十四朝古都,尤其以周、秦、漢、唐獨領風騷。薩拉赫説:“我對中國的朝代有一定的認識,尤其是唐代,它對整個世界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陜西歷史博物館所陳列的唐代文物,尤其是大唐遺寶展裏面的文物,總是能看到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也就因此能想到當時的西安有多麼繁華。”

  精美文物讓外籍記者驚嘆不已

  中國歷史上強盛的周、秦、漢、唐等王朝曾在西安附近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給予了陜西歷史博物館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廣的文物,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以及漢、唐金銀器,唐墓壁畫,堪稱陜西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象徵。

  薩拉赫最喜歡的三組青銅器(薩拉赫 攝)

  來自克羅地亞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馬林·卡拉巴蒂奇對秦朝歷史情有獨鍾。他説:“我在一支弩面前停留了很久,似乎那只弩見證了大秦帝國開疆拓土的歷史,並且文物做工精細,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件小小的青銅器,竟然也能鑄造的如此精美,古代的中國人簡直太厲害了。”薩拉赫一邊向大家展示他拍下的文物圖片,一邊讚嘆,“據我所知,中國的青銅器大約劇今有2000年至3000年的歷史,這些小小的面具,做工如此精細,真是讓人驚嘆。”

  在大唐遺寶展,來自法國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外籍記者塞巴對著一隻金碗欣賞了許久。他説:“金碗的線條十分流暢,尤其是碗麵的花紋雕刻,讓人十分佩服。這種工藝水準在古代就有了並且被運用的很好,讓人驚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