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經濟”讓陜西更開放

2018-10-22 09:01:58|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自貿試驗區掛牌,陜西邁上對外開放的快車道

  西安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陜西公路網建設發展迅速

  40年發展歷程,陜西經濟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經濟總量實現了“追趕超越”,綜合實力持續邁上新臺階,品質效益明顯提高,經濟社會進入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

  非公經濟迅速崛起佔據“半壁江山”

  “村東村西水汪汪,村前河灘白茫茫。半年糠菜半年糧,有女不嫁東嶺郎。”40年前,這首曾廣為流傳的民謠至今讓寶雞市金臺區陳倉鎮東嶺村居民記憶猶新,東嶺村以前是陳倉鎮聯盟村一個村民小組,也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改革開放後,小打小鬧的村辦企業日益紅火,黑白鐵皮加工鋪就是其中的一家,生産水桶、煙囪、簸箕等。經過艱難而輝煌的創業歷程,昔日的一個村辦集體企業壯大發展成為中國500強企業、陜西省最大規模的民營企業,也讓東嶺村村民提前步入小康。2017年,東嶺集團的年收入突破1300億元,成為陜西省首個年收入超過千億元的民營企業。

  這僅僅是見證我省民營企業在40年的砥礪發展中的一個典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公有制經濟一統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經濟的活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激活區域經濟的“壓艙石”。199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26.7%,2011年超過50%,2017年已達54.1%,比1997年提高27.4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産業非公經濟比重達59.1%,比第一、二産業分別高32.7和4.8個百分點。顯而易見,非公經濟迅速崛起,佔據半壁江山。

  人均GDP快速提升

  40年發展歷程,陜西經濟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經濟總量邁上兩萬億新臺階,人均GDP快速提升,生産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2個百分點,從一個經濟落後、總量偏低的小農經濟省份一躍成為西部強省。

  今年52歲的王麗英家住西鹹新區灃東新城,在她的記憶裏,學生時代村裏的巷道逢雨天泥濘不堪,全村人吃水靠一口水井挑水吃。“那時候水井在村外,下雨天泥巴路深一腳淺一腳不好走,挑水非常困難,沒有硬勞力的家庭只能靠屋檐下的雨水湊合,衣服臟了實在沒辦法就在村裏的澇池洗,後來很多村民農閒時節走出去搞基建,不到兩年時間村裏就冒出了幾個萬元戶,黑白電視、樓房、摩托、傳呼機、手機等就在村裏迅速興起了。”王麗英説,勤勞是村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很多村民家庭很快擺脫了貧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一條筆直的鎬京大道穿村而過,王麗英家的三層樓房裏,現代化電器一應俱全。“不敢想像當時的窘境,想吃零食都沒錢買,也不敢給大人提要求。”隨著城市框架的不斷拉大,王麗英所在村子也將面臨拆遷,憧憬著住進高樓大廈,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一組數據驗證了王麗英40年來的生活變遷。1978年,陜西人均GDP不足300元,到1988年躍上千元臺階,2001年邁過5000元大關,2005年衝上萬元新臺階,2009、2011、2013、2016年分別跨越2萬、3萬、4萬、5萬元大關,2017年達57266元,相當於全國的水準由1978年的75.6%提升到2017年的96%,提高20.4個百分點。按年平均匯率折算,2004年陜西人均GDP跨上1000美元臺階,2007年邁過2000美元臺階,自2009年突破3000美元後,連續3年每年跨越一個1千美元臺階,2017年突破8000美元,達8482美元。

  推進對外開放貿易夥伴遍佈世界

  在很多老西安人的記憶裏,西安金花飯店在東郊是一個標誌性建築,因為這是1983年建造的第一家外商合營企業,實現了陜西外商投資零的突破。“那時候要是説自己在金花飯店上班,心裏別提有多自豪,我包餃子的手藝、西式面點的製作等就是當時在金花飯店跟師傅學的,到現在親朋好友都為我點讚。”56歲的西安市民吳彩玲在介紹她年輕時的從業經歷時説。

  改革開放為利用外資的實踐鋪設了康莊大道,40年間,陜西利用外資從無到有,廣度和深度均得到提升。通過大膽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水準,使陜西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克服薄弱環節,解放和發展勞動力,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2017年,陜西以愈加優化的外資環境,始終保持利用外資活力,簽訂合同項目數203個,合同外資100.29億美元,實際外資58.94億美元,與1983年陜西剛有外商投資相比,項目個數增加了兩個數量級。

  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的40年間,陜西順應時代之勢,以開放的姿態,發揮本省優勢,外貿進出口實現從1978年的0.12億美元到2017年的2719.65億元人民幣的跨越式增長。

  2011年西安綜合保稅區設立,陜西建立中國首個內陸港。2013年,“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開通,這條班列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一條“黃金通道”。2017年,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這一項項舉措都將陜西推向了對外開放的快車道,對外貿易活力持久。

  40年來,陜西對外貿易發展的每一段歷程,見證了陜西外貿進出口從無到有,逐步壯大。1978年至2017年,陜西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2528.35億美元,其中,出口累計1414.69億美元,進口累計1113.66億美元。

  40年陜西對外開放之路,碩果纍纍,出口産品更加豐富,結構不斷優化,貿易夥伴遍佈世界。

  “三個經濟”打開發展新大門

  秋高氣爽,在西安打工的王鵬開車返回蒲城縣橋陵鎮老家,父親王開遠正在地頭將剛剛摘下的酥梨裝箱打包,就等著兒子回家後幫他將一箱箱酥梨發往青海、浙江等客戶,這些客戶是通過電商平台下的訂單。以前,王開遠不知道什麼是互聯網,更不知道啥是微信。在兒子的影響帶動下,72歲的他成了新型生意人,網上銷售渠道的暢通讓他幹勁十足。“現摘現發,新鮮直達,還能賣好價錢。”王開遠樂滋滋地説,儘管家裏只種了三畝地酥梨,但是今年已經銷售了一半多。

  城鄉發展每一個節點的細微變化,無不迴響著三秦兒女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初步發揮,陜西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業態發展較快,形成了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和超市、大賣場、便利店、購物中心等新型業態。尤其是近幾年來網店和商業綜合體成為消費的新商業模式。數據顯示,2014年之前,陜西無店舖零售以郵購和電視、電話零售為主,網絡零售呈現小、散、弱的發展狀態,2014年隨著京東等大型網上零售商在陜西落戶,使陜西互聯網零售開始呈現較快發展的態勢。

  陜西自古以來的區位和樞紐優勢,使“走出去”“引進來”的理念不斷升級。植根于高品質發展要求的“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這把金鑰匙打開發展新大門,並加速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在“一帶一路”上綻放新的光芒。

  經濟總量跨越新臺階

  40年來,全省追趕超越步伐不斷加快,綜合實力持續邁上新臺階,經濟結構發生可喜變化,品質效益明顯提高,經濟社會進入了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全省人民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陜西歷史上最為壯麗的奮鬥詩篇。

  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陜西經濟發展首先實現了量的跨越。經濟總量跨越新臺階。來自省統計局的數據表明,1978年,全省生産總值僅為81.07億元,到1995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于2001年、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別跨越兩千億、三千億、四千億、五千億關口,之後以年均增加1500億元以上的水準快速發展,2010年實現歷史性突破,躋身全國“萬億元俱樂部”,到2017年邁上兩萬億大關,達到21898.81億元,是1978年的270倍;在全國的位次從1978年的第19位提升至第15位,在西部地區的位次由第3位提升至第2位。

  1978—1994年,陜西經濟保持了穩步發展態勢,增速較為平穩;1995—2013年,發展駛入快車道,除2001年外,均保持兩位數增長;2014年來,陜西與全國一樣進入增速換擋期,由兩位數高速增長逐步換擋為個位數的中高速增長,2017年增長8%,居全國第9位,高於全國1.1個百分點,仍保持高於全國的較快增長態勢。改革開放以來年均增速10.7%,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文/記者 張維圖/ 記者 代澤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