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建成首個沉浸式考古虛擬教學實驗室

2018-12-25 17:16:4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宋佳):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從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獲悉,12月24日,西北大學向媒體公開在唐仲英基金會支持下創建的沉浸式考古虛擬互動教學實驗室,該實驗室使用VR技術再現考古場景的教學模式,為師生們在教學活動中營造身臨其境、互動體驗的考古教學現場感。

  西北大學沉浸式考古虛擬互動教學實驗室(攝影 馬騫)

  沉浸式考古虛擬互動教學實驗室可把實際採集到的古遺址、古墓葬的數據做成模型,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教學體驗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可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不同類型遺跡、遺物的特徵,使書本上的文字、圖片描述變得鮮活起來,讓學生對其有更細緻、更直觀、更立體的感受。通過虛擬現實考古教學系統,教師可不受時空限制在虛擬空間中生動地講解考古和歷史知識。

  西北大學沉浸式考古虛擬互動教學實驗室(攝影 馬騫)

  沉浸式考古虛擬互動體驗教學系統專門為考古學科的學生教學設計開發,在三維虛擬倣真情境下培養、訓練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各類考古遺跡特徵的能力,學習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的基本流程與方法,通過模擬操作使學生真正在參加考古實踐前掌握基本技能。虛擬現實在考古教育方面應用的最大優點還在於它絕對的安全性,不會因為操作失誤造成文物損壞甚至人身安全事故,這是在考古學教學手段、方法和理念上的一次重大創新。

  該系統素材來源於一線考古工作獲取的實物模型,軟體開發採用國際流行的遊戲引擎,倣真模擬農田、山地、沙漠、綠洲、草原等多種環境,以及地上房屋建築和地下墓葬、窖穴、水井、灰坑等多種遺跡的調查、發掘、記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分析和思考能力。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計劃將考古、文物保護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引入到該系統,使教學從平面到立體形成整套虛擬教學教材。

  該系統需要的教學三維數據模型等資源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西北大學文化遺産學院承擔國家各級別考古項目的數量豐富,每年進行考古實習積累了豐富的考古三維數據資源,如在新疆伊吾縣進行的遺址群調查採集的數據已製作成三維數據模型加入該系統,今後將根據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地補充三維數據模型;二是西北大學與青海、甘肅等省的考古、文博單位簽署數據共享保密協議,案例庫中包含墓葬、城址、宗教遺跡等門類實例,今後將不斷增加有代表性重要遺址和墓葬數據進入系統以豐富案例庫。

  數字化考古與文化遺産研究實驗室建設的目的是以文化遺産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西北大學文理工等多學科綜合研究為基礎,整合考古學與計算機科學等相關領域技術,展開數字化考古與文化遺産保護新技術研究。將信息學科中科學理念、科學理論和科學方法應用於數字化考古、文化遺産數字化、保存與修復,是對傳統的保存、修復理論、方法和技術的科學繼承,推動文化遺産教學的數字化進程。

  據悉,該實驗室將充分發揮西北大學在文物考古、地理信息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優勢,對現有技術和成果進行抽取、凝練,廣泛借鑒國內外數字文化遺産保護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其新穎獨特的展示互動模式,力爭在文博行業教學方式與內容改革方面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填補考古教育行業對先進教學技術手段使用的空白,進一步提升西北大學在文化遺産保護與研究領域的水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