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自貿試驗區掛牌兩週年 西安區域新增市場主體34835家

2019-04-11 16:21: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嵐):4月11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二場“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對外發佈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揭牌兩年來的改革創新成果。西安市商務局局長、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安管理委員會主任呂恒軍,西安海關副關長應小莉,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巡視員孫益國,西安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龐波出席,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第二場“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 攝影 陳嵐

  緊抓制度創新 發揮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

  呂恒軍表示,兩年時間裏,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緊扣陜西自貿試驗區發展定位和國家發展規劃,緊貼企業經營需求,大膽推動改革,深入探索實踐,完成了127項改革試點任務,形成136項創新案例。其中,“鐵路運輸方式艙單歸併新模式”被國務院作為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等6項創新在陜西省範圍內進行複製推廣,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西安樣本”。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先照後證、多證合一、集中註冊、簡易登出等準入環節全流程的創新改革舉措,強化了企業市場投資主體地位。“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一帶一路服務機制陜西辦公室”和“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西安調解室”等完善的法治服務保障體系,為自貿試驗區內的國際商事爭議和糾紛提供多元化、便捷化解決途徑。

  投資環境持續改善 金融功能日趨完善

  兩年時間裏,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相繼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資、産業扶持、投資促進政策,吸引173家外資企業落戶自貿區。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通過推廣使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行企業增信擔保及保險公司、集團財務公司參與擔保等多元化稅收改革,讓外貿企業融資成本顯著降低;在全國率先開展特殊區域外積體電路研發檢測全程保稅業務試點,創新推進“貨站前移”“艙單歸併”等24項監管服務舉措,讓企業通關時間大為縮短;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讓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通過推進落實人民銀行出臺的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政策;創新“稅銀企”合作機制,以企業納稅信用評級貸款信用,為小微企業提供200萬元以下“因稅獲貸”純信用貸款等,讓金融服務功能更加完善……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一系列的改革創新舉措,吸引聚集了大量市場主體,據統計,陜西自貿試驗區成立兩年來,西安區域新增市場主體34835家,註冊資本4404.94億元,註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465家。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探索交流發展新模式

  作為承擔著融入陜西“一帶一路”建設重任的區域,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在與德國博世力士樂集團、海航現代物流集團分別簽署《共建“一帶一路”中歐合作産業園戰略框架協議》後,目前産業園聚集了博世、寶馬,阿爾斯通、達能等歐洲世界500強企業。為支持陜汽集團、愛菊集團等本土企業,陜西還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設立生産基地和物流園區。

  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在拓展對外開放大通道方面,開通西安至中亞五國、漢堡、布達佩斯等11條幹線通道,新增“襄西歐”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運行陸海聯運班列,在德國法蘭克福等地設立8處“海外倉”,初步形成國際、國內、區域三級海陸空物流大通道體系。2018年中歐班列(長安號)累計開行1235列,運送貨物120.2萬噸,貨值17.2億美元;設立自貿區國際企業綜合服務平臺;在創建人文交流新模式方面,已由傳統的文化、廣電、出版、文物領域,向科技、教育、旅遊、體育、金融等領域擴展;通過開展“中俄地方經貿合作論壇”“絲路國際人文交流行動”等30余場主題活動,不斷豐富交流內容,拓展交流路徑,打造對外開放和展示的交流新平臺。

  通過自貿試驗區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首創性”探索,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培育的“苗圃”正在生根發芽,結出務實之果。據統計,2018年,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吸引企業12975家,進出口總額2640.3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外資額37.1億美元,稅收收入102.3億元人民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