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同步推進 ——洋縣巧打組合拳築牢脫貧基礎紀實

2019-06-21 12:06:1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近年來,洋縣立足全縣110個貧困村29780戶102540人的生産生活困難實際,緊緊圍繞打贏“精神脫困”與“物質脫貧”攻堅戰的目標,打出一套以宣講提氣、産業提質、評議樹魂的組合拳,不斷提升貧困群眾艱苦奮鬥、自強自立、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鬥志,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宣講提氣

  讓貧困戶想脫貧

  “我叫吳承敏,是咱們洋縣槐樹關鎮洋河村人,過去一聽到‘貧困戶’這個詞,心裏就很難過,我和別人一樣有手有腳,為什麼別人不是貧困戶……”6月17日,記者走進洋縣溢水鎮西河村,一場以“用身邊的典型引領脫貧”為主題的“文藝+政策”脫貧攻堅勵志報告會生動展開,來自農村一線的省市縣脫貧致富模範吳承敏、抗癌自強模範楊茹俠、艱苦創業先鋒王學鴻、勇於面對家庭重大變故不氣餒的王會平等同聚一堂,為西河村百姓送上了一場文化盛宴。

  “山裏人靠山吃山,要勤快肯動腦筋,搞産業要敢投資、膽子大,遇到挫折不輕言放棄,就一定會成功!”這是吳承敏的一句口頭禪。今年55歲的他,3歲時隨父母從紫陽逃荒到洋縣,日子過得緊巴巴。2015年,吳承敏被評為貧困戶,他不甘貧困,下定決心,一定要下苦功夫好好幹,爭取不當這個貧困戶。經過努力,吳承敏種魔芋、栽板栗、養土蜂,如今年收入達到五六萬元;先後被授予省市縣脫貧致富模範稱號,光榮地成為“文藝+故事”宣講團的一員。

  去年以來,洋縣堅持把政策宣傳作為引導貧困戶“知脫貧”“想脫貧”的重要抓手,通過“文藝+政策”、“文藝+故事”、院壩説事、脫貧故事大家談等多種形式,讓貧困群眾吃透扶貧政策,徹底打消部分貧困戶對精準扶貧政策實施方面的疑慮。同時,洋縣在全縣範圍內深入挖掘了一批以身殘志堅劉兆國、艱苦創業王學鴻、肯動腦筋吳承敏為代表的自力更生脫貧典型模範、致富能手、創業帶頭人等先進人物,組成“文藝+故事”宣講團,深入110個貧困村巡迴演講,用通俗質樸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暢談自己的發展經歷,傳授發展産業的技巧,教育、鼓舞身邊人,讓廣大貧困群眾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轉變思想觀念、學習扶貧經驗、提振致富幹勁。此外,洋縣還鼓勵駐村工作隊、村“兩委”黨員幹部立足本村實際,以田間地頭會、夜間會的形式宣傳本村先進模範事跡,營造向模範看齊的好氛圍。截至目前,全縣以各種形式開展脫貧宣講1000余場次,群眾對脫貧攻堅政策知曉率和自發自主脫貧率大大提高。

  産業提質

  讓貧困戶能脫貧

  “脫貧需要有底氣,像今年這樣,有了放心産業,我肯定會脫貧的。”6月15日,在洋縣馬暢鎮尚巨村有機香菇種植基地,正在整理香菇菌棒的該村四組貧困群眾高長髮對記者説。在基地內,記者看到該村今年新發展的20萬架有機香菇已結出花瓣樣的果實。

  尚巨村地處馬暢鎮以北15公里處的山區,全村轄20個村民小組431戶1260人,其中貧困戶156戶503人。2017年,幫扶這個村的洋縣農業局經過多次調研,發現全村有林地面積2.3萬畝,其中青岡林7800余畝,發展香菇自然資源豐富,且群眾發展香菇産業意願強烈。2018年村裏建起有機香菇種植基地。

  “自從我們村有了這個産業發展計劃,咱們農業部門既幫我們聯繫漢中慶瑞豐食用菌公司簽訂單,又派技術專家來指導,要不是他們,根本就發展不起來。去年,全村香菇收入了7.6萬元,今年全村有12戶又自發地投入香菇産業中,預計年底可以帶動20余戶貧困戶脫貧,為整村脫貧摘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在尚巨村的有機香菇種植基地,村黨支部書記高小強激動地對記者説。

  洋縣在抓牢“扶貧扶志”的同時,遵循“抓産業發展,保群眾脫貧”的原則,結合本縣實際,搶抓 “三變”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新一輪扶貧機遇,積極發揮産業扶貧引領脫貧攻堅的主導作用,縣上在全縣篩選出18家有機産業龍頭企業,建立“企業+農戶+技術”的訂單有機生産模式,幫助貧困戶發展有機産業。同時,洋縣深入開展“百隊千人幫萬戶、精準扶貧當先鋒”活動,以110個貧困村為主戰場,組建100支技術服務隊,成立農業産業扶貧技術專家服務團,協調有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52人,分成糧油、蔬菜、果茶、畜牧、農機五類10支服務隊,實行分片包抓,開展實用技術培訓960余場次,現場技術指導7000多戶,有效提升了貧困戶生産致富技能。目前,已在全縣110個貧困村建立産業基地151個,累計幫助11328戶貧困戶發展産業逐步走上脫貧路。

  評議樹魂

  讓貧困戶爭脫貧

  “我推薦七組石念俠為好媳婦模範,她多年來悉心照顧病癱的公公和丈夫,不離不棄……”

  “我推薦五組馮世成為脫貧自強先鋒,他面對家庭困境,不等不靠,發展養牛産業,爭取脫貧……”

  6月18日,記者走進洋縣黃安鎮廟埡村,一場由村道德評議委員會召開的村級年度第二季度先進模範評選活動正在進行。

  “自2017年以來,我們宣傳部就開始探索開展一季度一次的‘評議’工作,目的就是讓表現好的上榜,給別人當榜樣,引導他們去學習。目前,廟埡村已開展這樣的活動10場次,評選各類模範32人次,貧困群眾的脫貧積極性顯著提升。”洋縣縣委宣傳部駐廟埡村第一書記劉小春説。

  2018年以來,洋縣立足以“比”知榮辱,組織産業大戶、脫貧先鋒利用村廣播、紅黑榜、現身説法等方式,大力宣傳群眾身邊的勤勞致富典型,真正讓群眾比起來、爭起來、幹起來;積極發揮非貧困戶對貧困戶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大普惠政策供給保障力度,鼓勵貧困戶向非貧困戶看齊,著力營造“非貧困戶快跑大幹,貧困戶奮力追趕”的良性互動局面;加大道德評議的力度,建立脫貧攻堅紅黑榜,把自強先鋒、創新能手的正面典型和坐享其成、不思進取、等著救濟奔小康的反面典型對比,著力營造“先進光榮、後進可恥”的氛圍。

  此外,該縣還建立激勵獎勵機制,在項目發展、互助資金髮放等方面,對勤勞致富、敢幹快幹的傾斜,與“等靠要”者形成鮮明對比,奮力營造“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脫貧致富好風氣,激勵貧困戶樹立“勤勞致富光榮,好吃懶做可恥”的價值觀。截至目前,全縣已有183個村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起了道德評議、紅黑榜等機制,累計鼓勵帶動貧困戶420余戶1700余人。

  “評議,就是要激發大家的幹勁、闖勁;讓大家有一個可以參考的標準,然後對標自身,比著幹、爭著做,讓‘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同步推進。”洋縣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路建俠説。(記者 屈荔鵬 通訊員 李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