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莘大地綻新顏 幹群齊心奔小康

2019-07-25 13:50:5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合陽縣城鳥瞰圖。陜報見習記者 董劍南攝

  岔峪村的新風景。陜報見習記者 董劍南攝

  ■盛夏時節,走進合陽縣,隨處都能看到幹部群眾齊心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身影。

  ■雖然已經甩掉了窮帽子,但全縣黨員幹部沒有絲毫鬆懈。

  ■以實施産改活血工程、農民培訓工程、市場拓展工程、扶志健腦工程、兜底阻貧工程、黨建引領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強筋壯 骨工程、鄉村治理工程、便民服務工程等“十大工程”為抓手,合陽縣不斷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奮力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

  油用牡丹開出“脫貧花”

  7月18日,小雨後的合陽縣坊鎮街道社區油用牡丹示範園鬱鬱蔥蔥。滿目蒼翠中,果莢藏于齊腰高的茂葉裏;果莢裏,顆粒飽滿的牡丹籽長勢喜人,正待採摘。

  油用牡丹是新興的木本油料作物,花可觀賞、根可醫病、籽可榨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坊鎮街道社區正是依託這種“富貴花”走上了脫貧致富道路。

  街道社區由坊南、坊東、坊西3個村合併而成,集體經濟薄弱、勞動力短缺、種植收益低成為制約這裡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以前村民種植玉米和小麥,經濟效益不高,遇上乾旱甚至還得賠錢。社區有些土地壓根兒沒人管,就閒置在那裏。”社區黨總支書記田豐説。

  為了有效解決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問題,2015年,在縣鎮兩級黨委的多方考察和爭取下,陜西中資果業牡丹發展有限公司的“萬畝牡丹園”示範基地落戶了。

  “這油用牡丹聽都沒聽過,能掙錢不?”“誰知道是啥前景,還是種玉米和小麥保險點。”聽説要流轉土地“種花”,村民們並不買賬。

  看出了大家的顧慮,田豐和其他村幹部給群眾算了一筆賬:流轉土地每畝每年能有630元的固定分紅,每3年遞增6%;同時還能到園區裏務工,每天工資80元—100元;牡丹盛花期時還能發展觀光旅遊。無論賬怎麼算都比以前掙得多。

  在黨員幹部的開導和引領下,群眾的顧慮打消了,3000多畝油用牡丹成功栽種。當年3月,大家就領到了第一筆分紅,加上在園區務工的收入,人均增收超過3000元。

  村民田金平就是在這個時候搭上了這趟“致富快車”。“我當初流轉了5畝地,每年能有3000多元的分紅。”他説,“我還到園區裏栽苗、鋤草,加起來年收入超過1萬元。”

  2018年,他承包了園區內的100畝油用牡丹,負責栽苗、鋤草、基礎設施維護等工作,年收入近3萬元。

  現在,街道社區還依託旅遊資源開發了福山商業大街,建成了200畝的設施溫棚冬棗園和200畝冷棚紅提示範園,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新保障。

  沿黃公路鋪就“致富路”

  燭光悠悠數百年,河燈祈福福綿延。7月17日,正值岔峪村傳統的河燈祈福節,數千名遊客通過沿黃公路來到這裡,做上一盞河燈,點上一根蠟燭,寄託對美好生活的期望與祝福。隨波逐流的河燈星星點點、流光溢彩,在月光映襯下顯得唯美動人。

  “這要是放在以前,我咋都想不到咱岔峪村也能這樣繁華熱鬧。”站在移民搬遷的新房裏,看著眼前的景象,54歲的雷選義感嘆道。

  位於合陽縣百里鎮的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南北西三面非山即溝,村裏的群眾長期分散居住在10條溝岔和4座峁梁中,種植花椒也因為位置偏僻賣不上好價錢。居住環境惡劣、交通不便成為岔峪村群眾脫貧致富路上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2015年,岔峪村被列為移民避險解困項目重點村,分兩期實施整村搬遷。經過勘察規劃,合陽縣移民局和百良鎮選定了原村址以西的一處多級臺垣作為新村址。2017年2月,一期工程竣工,29戶搬入新居;今年3月,二期工程竣工,到年底全村75戶都能住進新房裏。

  如今的岔峪村,白墻灰瓦,屋舍整潔,青山綠水交相輝映。朝看黃河旭日,暮聽徐水潺潺,置身其中,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搬得出更要穩得住。2017年8月,沿黃公路的正式開通為岔峪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曾經封閉的小山村打開了通往外界的大門。

  “沿黃公路開通後,花椒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每畝能多賣近2000元。”岔峪村黨支部書記雷武義告訴記者,村裏還積極實施了“三變”改革,流轉土地180畝,建成了伊人湖、伊人園和生態觀光體驗園,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提升村集體和群眾收入。

  岔峪村的變化,讓雷選義受益匪淺。曾經一度深陷貧困泥沼的他,參加了村上組織的建築行業技術培訓和花椒種植技術培訓,通過到周邊的建築工地打工和種植花椒,2018年收入超過3萬元,實現了脫貧。“今年,我還報名參加了烹飪培訓,等到旅遊旺季,我打算辦個小吃攤點,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