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來 陜西經濟增速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2019-08-09 16:35:51|來源:西部網|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8月8日,陜西省統計局發佈了新中國成立70週年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數據顯示,70年來,陜西經濟總量實現了量的跨越,經濟規模持續快速擴張。1952年,全省生産總值僅為12.85億元,到2018年達到24438.32億元。經濟總量佔全國的比重由1952年的1.9%提升至2.7%。

  經濟增速穩居第一方陣 綜合實力不斷提升

  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省經濟增速波動較大,改革開放以後進入穩步快速發展階段,各年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統計數據顯示,1953年至2018年,陜西經濟增速年均增長9.1%,高於全國年均增速1個百分點。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長10.7%,高於全國年均增速1.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陜西發展潛能不斷釋放,追趕超越步履堅實。2018年,陜西地區生産總值居全國第15位,較1978年前移4位;居西部第2位,前移1位;人均GDP居全國第12位,前移8位。財政收入居全國第18位,較1985年前移3位;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16位,前移8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全國16位,前移6位。全省生産總值增速居全國第5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全國第5位;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居全國第9位,其中民間投資增速居第3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居全國第9位;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3位。

  産業結構優化明顯 2018年非公經濟佔GDP比重達一半以上

  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省産業結構呈現農業一統天下的局面,1952年第一、二、三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分別為65.4%、14.9%和19.7%。經過20多年的建設,1978年第一、二、三産業比重分別為30.5%、51.9%和17.6%,實現了從“一、三、二”模式到“二、一、三”模式的轉變。到2018年,第一、二、三産業比重分別為7.5%、49.7%和42.8%,再次過渡到“二、三、一”模式。與1978年比,第一産業、第二産業比重分別降低23個和2.2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比重提高25.2個百分點,産業結構實現了質的提升。

  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由弱變強,日益彰顯發展活力。數據顯示,1997年陜西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僅26.7%,到2018年已達54.2%,比1997年提高27.5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3238.62億元,是1997年的36.4倍。

  新動能發展壯大 2018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完成增加值超2600億元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陜西新興産業蓬勃發展,新産品不斷涌現。2018年,陜西省戰略性新興産業完成增加值2649.88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10.84%;2013年至2018年間增速連續保持兩位數,實現年均增長13.2%。

  伴隨著京東物流總部等大型網絡零售商在陜落戶,互聯網零售呈現較快發展態勢,2018年全省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418.43億元,同比增長30.8%,高於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5個百分點。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以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主導,市場主體單一。隨著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全省企業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到2018年,陜西省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位列全國第八,增幅居全國第一。大型企業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全省“五上”企業數量達到27793戶,較上年增長11.5%。

  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 貧困發生率下降21.9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陜西省人民從溫飽不足逐步邁向全面小康,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10元增加到2018年的33319元,增長106.5倍,年均增長12.4%,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34元起步到邁上萬元臺階,達11213元,增長82.7倍,年均增長11.7%。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

  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陜西還加大教育、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投入。2018年,陜西省小學、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分別達到99.97%、99.95%。普通高等學校數量由1949年的4所增加到95所,在校學生總數由0.23萬人提高到105.48萬人,年均增長9.3%。醫療衛生機構數達到3.53萬個,比1978年增加2.97萬個,增長了5.3倍;床位數25.37萬張,增加20萬張,增長3.7倍;衛生技術人員32.78萬人,增加25.66萬人,增長3.6倍。

  此外,經過70年的發展,陜西社會保障提標擴面,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18年底,陜西省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991.8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74.4萬人,全省所有縣(區)均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34.25萬人,參合率達98.7%,20種大病全部納入新農合補助範圍。2018年,全省用於社會保障和就業的財政支出達到793.21億元,佔財政支出的15%。同時,全省27個貧困縣摘帽,貧困戶數和貧困人口數分別比2012年減少了180萬戶和606.8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了21.9個百分點。(記者 李卓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