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雙腳丈量西安非遺保護之路

2019-10-09 14:16:19|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王智(右一)在周至啞柏地區調查陜西民間刺繡 圖片由本人提供

  王智 記者 李安定 攝

  “非遺挖掘和保護,這條路我走了30多年。”現任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的王智,長年跋涉在西安非遺搶救保護第一線,與非遺結緣30餘年,他一路見證了我市非遺保護的發展歷程,也一路成長為非遺領域的專家,被譽為“行走的陜西非遺百科全書和非遺搜索引擎”。

  結緣非遺30餘年

  非遺保護的辦公桌在鄉野

  記者初見王智是在動態風箏大師張天偉的工作室裏。這些年,王智不是每年有近百天下鄉做調研,泡在民間藝人家裏,就是應邀做各種非遺講座,你很難在辦公室見到這位喜歡“四處溜達”的主任專家。

  “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有很多環節,普查、挖掘、記錄、宣傳、研究等,從第一天起,我始終覺得自己是一名挖掘者和記錄者。”王智説,非遺保護的辦公桌在鄉野、在院落,這是一個需要圍繞民間藝人和傳承人轉圈圈的工作。挖掘是非遺保護鏈條上的第一環節,最重要也最需要深入基層。

  1988年,王智被分到西安市群藝館工作,他最早接觸的就是民間文藝集成編纂調研和鄉村文化調研。“那時不叫非遺,叫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我跟著前輩老師走訪了許多人。”王智回憶説,那時非遺沒有現在的關注度,沒有手機、網絡,錄口述用磚頭似的三洋卡式錄音機,裝著大包的磁帶。下鄉常常就是騎自行車和坐遠郊公交,還經常坐蹦蹦車,顛簸在各個村落之間。

  2000年,王智赴韓國學習,在成均館感受到莊嚴的祭孔禮儀,給了他很大觸動。那年在韓國舉辦的世界文化博覽會,80多個國家的民間文化匯聚一堂,也深深震撼了他。當時33歲的王智認定,以非遺保護為終生事業。

  2003年,在老前輩幫助下,王智開始奔走于各鄉間村落,他每年幾乎有1/3的時間在下鄉。“現在的技術和設備,為非遺挖掘提供了很多便利。”王智説。一根錄音筆、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台照相機、智慧手機加互聯網,這些高科技工具成為他的工作夥伴。

  16年來,王智先後走訪調查過5000多個民間藝人,跑過3000個村莊,存有4000多位老藝人的電話,足跡遍及全國。他用壞了數個相機,用壞過多支錄音筆,錄音、錄影、照片資料填滿了30多個硬碟,還和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為非遺博物館收集實物2萬餘件,整理了350萬字的非遺瀕危搶救傳承人口述史,出版了《關中老作坊》《西安非遺》等專著。

  參與搶救性保護

  見證西安非遺保護進程

  2004年,中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各級政府開始大力推動非遺保護工作。2006年中國正式設立文化遺産日,國家、省、市、區縣四級非遺名錄不斷在申遺熱中建立和完善,各地全面開啟非遺保護之路。

  2003年西安舉辦了首次民間工藝展覽;2004年省上舉辦首次陜西民間美術觀摩展,西安榮獲14個獎項;2006年中國迎來第一個文化遺産日,2009年9月西安市成立非遺保護中心;2012年5月成立西安市非遺博物館……從自覺收集記錄到有序發掘整理、傳承保護,“癡迷”非遺的王智,也參與和見證了西安市非遺保護進程的幾乎所有里程碑。

  古法造紙、牛斗虎、古法榨油、秦腔臉譜、結繩香囊、動態風箏、道情皮影、碗碗腔、魚化寨泥叫叫、炮裏花燈……因王智等人挖掘推薦為非遺項目的老手工藝和地方民俗項目數不勝數。在多年的田野調研中,他與許多民間老藝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王智説,讓他最難忘的是與臨潼道情皮影戲傳承人盧學林的相識。兩人2005年第一次見面就在臨潼火葬場,盧學林當時在火葬場當司儀。王智趁著盧學林工作間隙做了兩個多小時調查,兩人一見如故。王智四處奔走呼籲關注道情皮影戲,鼓勵盧學林建起皮影社,堅守非遺傳承。“有一年過年,他在西安大唐芙蓉園連續演出了17天,特別高興,他説一定要帶著皮影走出國門。老人2017年去世時,我到和他初見的火葬場送他,五味雜陳。”王智説,非遺保護是以人為核心的,傳承人的離去對非遺保護來説是最大的損失和遺憾,或許某個百年遺存的文化形態也就因此人亡藝絕,因此搶救性保護迫在眉睫。

  “如今,大眾對非遺在認識上比以前提高了,傳承人受到的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王智説。16年來,粗算下來,王智走訪過的藝人中,經過上下共同努力,至少有二三百名藝人被成功推薦申報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縣級代表名錄的傳承人,一些民間藝人的生活軌跡,一些傳統文化的命運,也因他發生改變。

  王智説:“非遺工作從無到有,到現在越來越好。這是關乎中華民族文明延續和子孫後代的大事,傳承人的期望與信任,這是多年以來讓我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路的原始動力。”

  從挖掘者記錄者到傳播者

  讓古城文化根脈觸手可及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和許多省市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嘗試。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普及,也為西安非遺保護開拓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手段,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進入數字化時代 。

  從2006年開始,西安市開展非遺普查。期間,調查人員和專家學者走村入戶進行登記、記錄、攝影、攝像。摸清非遺“家底”後,6卷3000多頁的《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表彙編》成形。截至目前,我市非遺項目列入市級名錄的有192項、省級名錄101項、國家級10項,其中西安鼓樂成為“世界級”項目,在200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非遺如同散落在民間的文化珠寶,借助高新技術的數字化平臺會有更好保護效果。應該儘快建立西安本土的‘非遺大數據平臺’和搶救保護的數字化工程,用大數據的眼光來看西安未來的發展。”王智説。近年來,王智開始受邀參加各種公益講座,開始從一個挖掘者、記錄者轉變成一位傳播者,把親身經歷、所感所想,和眾人分享。值得王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關心非遺文化,年輕人的熱情與活力讓他看到了非遺的未來。

  “非遺體現的是對生命與精神的延續、對祖先智慧與創造力的關注,對歷史與未來的關注。”王智表示,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積澱不僅蘊藏在星羅棋佈的文物古跡中,還蘊藏在人民群眾世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中,這些鮮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西安的根脈與靈魂。

  非遺保護的視野決不能局限于一地一域,這些年,王智不斷走出陜西、走遍全國、走向“一帶一路”,希望學習借鑒更先進的保護經驗,他説:“老藝人給了我們力量,非遺保護事業給了我們充實的生活,強盛的國力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可以安心鑽研事業的溫床,我會始終懷著一顆感恩、謙遜的心,在西安非遺挖掘、保護這條路上,做一盞長明燈。”( 記者 王江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