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濕地保護“組合拳” ——渭南市人大常委會抓立法品質促法規落實
2019-12-31 11:29:29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和資源,濕地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之腎”。從11月開始,大批越冬候鳥來到渭南各處濕地公園,或駐足水面,或翩然起舞,或棲息覓食,構成一幅幅流動的畫卷。

  “渭南市濕地面積8.12萬公頃,佔全省濕地面積的26.3%,位居全省10個設區的市之首。保護濕地是渭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12月19日,渭南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何翰林説,《渭南市濕地保護條例》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頒布實施,是渭南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後,出臺的首部實體性法規。

  制定地方性法規、進行立法後評估、開展執法檢查……近年來,渭南市人大常委會緊盯法規實施效果,持續跟進監督,“環環相扣”打出“組合拳”,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全市濕地風貌大為改觀,濕地生態功能得到較大恢復和提升。

  立法喚醒濕地保護意識

  黃河、渭河和洛河,從渭南穿境而過,形成了豐富的濕地資源。保護好濕地,就是保護好渭南未來的發展。

  以立法喚醒人民群眾濕地保護意識,渭南市首部地方性法規劍指濕地保護“頑疾”。

  此前,渭南濕地資源雖然豐富,但卻沒有形成科學系統、可供參考的檔案。條例規定,政府要制定出詳盡的濕地保護名錄,確定出重要、一般保護濕地和省、市、縣保護濕地,便於保護工作的有效展開。

  “條例從編制濕地保護規劃、制定濕地保護名錄、建立鄉鎮政府對濕地保護的巡查制度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和要求,便於落實責任、全面統籌、全民監督。”何翰林介紹説,“渭南成立了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為開展濕地保護工作提供依據。十幾個成員單位每年召開兩次會議發佈濕地保護相關政策,研究濕地保護執行層面上的措施,併為市委、市政府提供相關建議和規劃方案。”

  “過去,保護濕地是由市、縣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現在把鄉鎮巡查列入條例中,便於全員參與保護濕地。”何翰林説,渭南市人大常委會建立了縣、鎮、村三級網格化日常管理巡護制度,4縣(市)及時組建巡護隊,對轄區濕地自然保護區進行巡查。合陽縣已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大荔縣積極採取措施在黃河濕地退耕還濕1.5萬畝,富平縣石川河36.4公里流域實現生態治理。

  監督力促法規落到實處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法規實施效果如何?

  2018年,法規實施剛一年,渭南市人大常委會便組織開展立法後評估工作,重點對韓城市、合陽縣、大荔縣、潼關縣等地濕地保護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

  2019年,渭南市人大常委會把濕地保護條例執法檢查列為監督工作重點,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執法檢查活動,全面檢查條例規定的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責任落實情況及存在問題。“檢查組要堅持問題導向,依法督促有關方面全面履行法定職責,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執法檢查有著明確的目標指向。

  檢查組認為,自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全民濕地保護意識明顯增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步入規範化軌道,各類破壞濕地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濕地生態系統功能不斷恢復和強化。

  “市縣兩級政府都沒有把濕地保護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濕地保護工作重要性認識還不到位;濕地保護區劃界立標工作滯後,日常監管有待加強;監管重疊與監管盲區並存,部門推諉時有發生;濕地周邊鎮村群眾污水收集處理、亂倒垃圾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問題有待解決……”檢查組對條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毫不回避,列出9項問題清單,要求限期整改,“要健全濕地管理體制機制,落實責任;完成濕地名錄認定,完善濕地生態系統調查監測數據和報告,健全基礎數據,實現生態功能監測預警;分類研究制定措施,實現濕地保護區周邊群眾有序退耕退養,逐步恢復濕地生態功能;加強濕地科普宣傳工作,提高條例知曉率,提高群眾濕地保護的法治意識……”

  “法規的貫徹執行,需要隨時‘回頭看’,隨時監督政府及有關部門嚴格對照執行。”渭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馬赟表示,市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切實履行監督職責,推動濕地保護條例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濕地保護條例才能真正發揮其應有作用。

  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通過持續監督問效,法規和制度優勢正在逐漸轉化為治理效能。如今,各類破壞濕地資源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過去,合陽縣在濕地核心區挖魚塘的現象較多,洽川景區存在濕地中搞建設的情況,大荔縣存在濕地改稻田現象……”渭南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主任陳廣成説,自法規實施後,合陽縣加大執法力量,洽川景區和縣林業局均成立了執法隊伍,使亂挖魚塘的行為得到遏制,條例出臺前已動工的有些項目也進行了拆除恢復。大荔縣濕地管理部門清理整治了在濕地種植的3000畝水稻田。

  條例實施以來,渭南市先後集中開展排查活動3次,共查處隨意開挖濕地、採沙、亂搭亂建、放牧和傾倒垃圾等破壞濕地行為17起,整治清理採沙場6家、水稻種植8900多畝、歷史遺留房屋10處、隨意開墾2處、養牛場1處,拆除違法建築1.63萬平方米,安裝隔離防護欄5200多米。結合“綠盾”系列專項行動,潼關、大荔、合陽、白水4縣在黃河等濕地自然保護區清理整治農家樂、養殖戶,拆除臨建房屋多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美麗渭南的高度去認識保護濕地的重要意義,堅持保護優先、規劃先行的原則,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真正樹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的整體效益,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陳廣成表示。

  如何讓發展更有品質、治理更有水準?渭南市人大常委會一手抓立法品質、一手抓法規實施,確保了立一件、成一件、行一件,立法實際效果凸顯,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了生動範本,更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記者 耿薇 實習生 張瑩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