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當淩絕頂 “西安力量”閃耀珠峰
2020-05-28 09:08:13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登頂!5月27日11時,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為珠峰再測“身高”

【中首  陜西  圖】“繪”當淩絕頂  “西安力量”閃耀珠峰

  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在峰頂開展測量工作。新華社發

【中首  陜西  圖】“繪”當淩絕頂  “西安力量”閃耀珠峰

  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新華社發

【中首  陜西  圖】“繪”當淩絕頂  “西安力量”閃耀珠峰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員鄭林在使用全站儀對珠峰峰頂進行交會觀測(5月27日攝) 新華社發

      5月27日11時,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隨後,他們在珠峰頂上豎立覘標,利用GNSS接收機、重力儀、雪深探測雷達等儀器,開展測量工作,這也是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將有利於提高珠峰高程精度。

  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45年前的5月27日,中國人首次將覘標帶至珠峰峰頂,測得高度8848.13米。2005年,中國再測珠峰,其岩面高度為8844.43米。

  在本次成功登頂之前,登山隊曾兩次嘗試衝頂。5月6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第一次向珠峰頂峰進發,發現攀登路線上雪比較深,有流雪的危險,隊員撤回前進營地。登頂時間比原定日期延後。5月16日,測量登山隊再次衝頂,因天氣原因,海拔7790米以上區域雪深過米,為保障隊員安全,再次撤回6500米前進營地休整待命。

  5月27日淩晨2時10分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突擊營地出發,向著頂峰挺進,11時,成功登頂珠峰!

  與此同時,在珠峰腳下6個交會點的國測一大隊隊員,同步開展聯合觀測,確保珠峰高程數據的精確測定。當日中午1時許,在峰頂停留了兩個多小時的隊員完成全部測量任務,順利下撤。接下來,相關數據將被帶回西安進行處理。

  陜西省第四測繪工程院(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説:“下一步將加班加點,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在8月初能拿出一個精確可靠的珠峰高程測量結果。”

  談及隊員成功登頂,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心情激動地説:“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不僅測量了珠峰新高度,也展示了我國科技的新高度。”

  “繪”當淩絕頂 “西安力量”閃耀珠峰

  在2020珠峰高程測量中,駐地西安的國測一大隊作為具體實施單位,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自1954年建隊以來,這支隊伍測東西南北,繪天地方圓,一份執著在心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測繪保障。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過程中,隊員們用理想和奉獻,讓“西安力量”閃耀珠峰。

  勇攀“地球之巔” 為珠峰測量“身高”

  説到珠峰高程測量中的“西安力量”,不得不追溯到1966年、1968年、1975年、1992年、1998年、2005年。為精確測量珠峰高程,駐地西安的國測一大隊測量隊員大規模進入珠峰地區,他們憑著驚人的勇氣、超常的堅忍、頑強的意志,在“生命禁區”勇鬥風雪;在高寒缺氧、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連續奮戰,勇攀“地球之巔”,為珠峰測量“身高”。

  陸福仁是1975年珠峰測量分隊的8名隊員之一。昨日,看到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這位老隊員心情無比激動。他説:“在我們那個年代,用的設備都是國外進口的,沒有衛星定位,也沒有雷達,只能用常規作業方法進行觀測。而現在咱們的測量科技性更高,設備也都是國産的,説明我們國家變得更強大了,這讓我感到很自豪,相信這一次的測量結果會更加精確。”

  120名“老陜”前往珠峰及週邊地區展開作業

  大家都知道登山不易,但是除了登頂的測量登山隊外,還有很多人在默默無聞地為珠峰高程測量付出努力,比如交會組的隊員們。據了解,海拔5900米的東絨2交會點位於珠峰北坡,國測一大隊交會組的隊員在這裡進行天文測量。在這片幾乎無人踏足的高原上,隊員們野外的工作環境十分艱苦。沒有飲用水,大家只好就地取材,把雪加熱融化後煮速食麵。

  由於有時要在夜間進行天文測量,碎石坡上搭建的簡易帳篷就是隊員臨時的“家”,帳篷裏面放得最多的是儀器和方便食品。國測一大隊隊員李飛站就駐守在這裡,他説:“水很寶貴,不敢放開喝,但我們可以克服困難。我會堅守交會點,耐心等待測量登山隊員登頂,進行後續測量。”

  據國測一大隊辦公室主任任秀波介紹,交會測量點的隊員們從19日起,就一直駐守在這裡。按照目前的情況,可能需要堅持到5月28日之後,比原定計劃延長了一週多。儘管環境艱苦,但大家都表示,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月初從西安出發,國測一大隊的隊員們已在高原上堅守了快3個月。此前,這支“西安力量”也為珠峰高程測量前期準備提供了有力支撐。自3月2日起,國測一大隊50多名測繪隊員在珠峰及週邊地區,陸續開展了水準、重力、GNSS、天文等測量工作,完成了一等水準測量480千米、二等水準測量240千米、加密重力測量190點等工作,以及6個珠峰高程測量交會點的踏勘、選埋、高程傳遞等基礎性測量工作。

  據了解,在本次珠峰高程測量中,共有120名“老陜”前往珠峰及週邊地區展開作業,貢獻“西安力量”。

  珠峰最新“身高” 預計兩個月後可知

  登頂珠峰只是珠峰高程測量的第一步,之後的內業數據處理是珠峰高程測量中的關鍵一環,也是技術含量高、創新程度高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西安力量”也將貫穿其中。

  據了解,2020珠峰高程測量數據計算工作由陜西省第四測繪工程院(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承擔。數據中心主任郭春喜説:“相比于2005年,此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科學性、可靠性、創新性更強。可以説,這次為珠峰量身高的‘尺子’更精準。”

  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採用我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獲取的衛星觀測數量大幅度增加,僅北斗就有20多顆星,將進一步提高珠峰高程測量的精度與可靠性。二是首次在珠峰地區開展航空重力測量,填補了重力空白區,通過實現航空重力與陸地重力數據融合,將大大提高珠峰地區重力場的精度。三是首次將重力測量由2005年的7790米推進到珠峰峰頂,測量到的這些數據將提升數據精度及相關計算的可靠性。四是使用了更加豐富的DEM、重力測量等基礎資料,採用了科學先進的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理論技術,將大幅度提升珠峰地區似大地水準面模型的精度。五是採用了大量自主研發的數據處理軟體,基於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和計算,確保了珠峰高程數據處理工作的高效、精準和可靠。

  據悉,待整個外業測量數據交接後,數據處理工作人員將全力以赴,用兩個月左右時間計算出珠峰高程初步結果。此次珠峰高程測量,不僅測量了珠峰新高度,也展示了我國科技的新高度。 

  攀登!永不止步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27日成功登頂測量。這一成功背後,凝結著新時代測繪、登山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精神價值。

  這是不懼挑戰、勇往直前的自覺行動。面對高寒缺氧等惡劣自然環境,測量登山隊員捨生忘死,頑強拼搏。“光榮!不怕吃苦!”這份光榮感正是源自他們心底對測繪事業的熱愛和忠誠;“有信心!一定登頂!”信心和底氣展現了他們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這是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生動宣誓。受天氣影響,登頂測量日期一再推遲,但隊員們從未放棄,而是堅持訓練,矢志不負黨和人民重托。“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無論什麼樣的風霜雨雪,都無法阻擋隊員們攀登的腳步。

  這是團結一致、攻克難關的精神守望。珠峰登頂測量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離不開氣象、通信、醫療、後勤等部門的協調和保障,離不開隊員們的互相鼓勵。同心山成玉,協力土成金。只要我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奮勇拼搏、開拓進取,就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

  這是為人類勇探索創未來的責任擔當。珠峰,地球之巔,其高程測量一直是人類認識地球的關鍵之一。歷史上,多個國家的探險者和測繪工作者都曾為準確測量珠峰高程貢獻過力量。我國測量登山隊員再攀珠峰,用更為先進的綜合現代大地測量技術測量,必將刷新人類認識世界的高度。

  事業的偉大不僅在於目標的壯麗,更在於過程的精彩;精神的崇高不僅在於成功的激勵,更在於堅守的意義。歷史將會銘記測繪登山工作者的堅持與付出,他們為世人刻下一座閃亮的精神坐標。奮鬥的時代,每一名中國人都是攀登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中國夢想、中國精神。                    

  回西安後 隊員們將體檢休整

  “2020珠峰高程測量由自然資源部組織實施,得到了多個單位的大力支持,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舉全局之力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測繪系統多家單位鼎力支持,這些都是測量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國測一大隊隊長、2020珠峰高程測量現場總指揮李國鵬説,國測一大隊作為具體實施單位,能夠不辱使命,這得益於精神的傳承和隊伍的發展。“作風過硬、裝備一流、技術先進”是國測一大隊始終如一的追求。

  “從大本營到二本營再到6個交會點,都非常艱苦。自然條件無法改變,但我們儘量為隊員們提供更多的保障。今年我們專門設置了後勤保障組,保障隊員們的生活。”李國鵬説,到拉薩後,所有隊員都進行了全面體檢,隊裏還配備了各類藥物和兩台制氧機,在個人安全防護裝備上也為大家配備齊全,在飲食上儘量改善,並且關注大家的心理狀況。

  “雖然艱苦,但是大家都很樂觀,勁頭很足。”李國鵬表示,回西安後,將會安排隊員們再做一次體檢,從科學、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合理安排,既不影響其他重大任務的實施,也讓參加珠峰測量任務的隊員能夠得到休整。 (記者 康喬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