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繡花”功夫推進垃圾分類 讓潔凈成為延安洛川美麗鄉村新底色
2020-09-19 17:42:2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在綠色發展已成為國際共識的當下,國內各地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建設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當前,垃圾分類已不是“選擇題”,而逐步成為各地綠色發展的“必答題”。近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走進延安洛川交口河鎮——洛川縣農村垃圾分類最早試點鄉鎮,了解當地推進“垃圾分類”的先進舉措。

  (有修改)以“繡花”功夫推進垃圾分類  讓潔凈成為延安洛川美麗鄉村新底色

  延安洛川田園風光美如畫 攝影 杜飛樂

  垃圾進站變“三寶”

  在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前,交口河鎮和大多數舊有農村一樣,路邊的溝壑坑洼是“垃圾的歸宿”,因此有了“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説法。自2019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交口河鎮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探索出“戶分類、村收集、公司轉運、鎮處理(垃圾分揀)”的“四位一體”垃圾治理模式。2019年,交口河鎮投資建成佔地1500平方米的垃圾分類資源優化利用處理站(以下簡稱“垃圾處理站”),輻射帶動周邊9個村27個村民小組1950戶垃圾分類集中處理。

  (有修改)以“繡花”功夫推進垃圾分類  讓潔凈成為延安洛川美麗鄉村新底色

  延安洛川交口河鎮垃圾處理站工作人員處理分類後的垃圾 攝影 杜飛樂

  為簡化垃圾分類收集種類,交口河鎮將垃圾分成幹垃圾和濕垃圾兩大類,便於村民理解和實施。每天早上,農戶將垃圾按幹、濕垃圾進行投放,村級衛生院逐戶收集至村級垃圾點,再由保潔公司轉運到垃圾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到農村垃圾日産日清。

  乾濕兩類垃圾被送至垃圾處理站後還將進行二次分類並處理。據垃圾處理站負責人王明生介紹,金屬、紙箱等可回收垃圾分揀後可作為廢品回收,至於樹葉、廚余垃圾等可腐蝕垃圾通過粉碎、壓榨、除臭、發酵24小時候製成有機肥,而包括舊衣服、塑膠製品等在內的不可腐蝕垃圾則通過低溫磁化爐被分解為陶瓷灰“變廢為寶”。王明生表示,進站垃圾將實現“末端化”“無害化”和“資源再利用化”。

  此外,洛川縣還結合當地農業發展實際,引進了金億萊反光膜和山東琦泉生物質熱電公司等深加工企業,對蘋果反光膜、果樹枝條回收再利用,用來發電、製成有機肥等。

(有修改)以“繡花”功夫推進垃圾分類  讓潔凈成為延安洛川美麗鄉村新底色

  延安洛川交口河鎮黨委書記劉建鋒介紹垃圾分類末端産品 攝影 王耀棟

  “包抓機制”促長效

  解決了垃圾處理出路,反觀“四位一體”治理模式,建立機制來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常態化專項治理,是交口河鎮垃圾分類工作的關鍵環節。

  據交口河鎮黨委書記劉建峰介紹,該鎮各村立足村情,分別制定了《環境衛生管理辦法》《衛生公約》等措施,建立起長效保潔機制。此外,該鎮各村還實行了以衛生鎮長、包村領導、村幹部、中心戶長、戶主為包抓主體的“五級網格化管理模式”,通過分級管理強化主體責任,確保垃圾分類工作有專人監管,建立起村環境衛生日常監督管理長效機制。

(有修改)以“繡花”功夫推進垃圾分類  讓潔凈成為延安洛川美麗鄉村新底色

  延安洛川交口河鎮垃圾處理站經理吳榮軍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 攝影 馮妍

  建立垃圾分類精細化管理長效機制,經費及人員保障同樣需要重視。基於此,交口河鎮實行“村組承擔、財政獎勵、群眾繳費、社會參與”的籌集辦法。至於人員保障,吳榮軍最有發言權,他由最初進入垃圾處理站務工的“貧困戶”已升至管理層,成為該垃圾處理站的“二把手”,他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我們站共配有垃圾車4輛,大垃圾桶24個,小垃圾桶20個,保潔員15名,每天可運輸垃圾20噸,完全可以滿足附近村落和駐村企業生活垃圾日産日清。”

      精細化治理:“垃圾兌換銀行”讓全民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

  隨著垃圾處理出路得到解決,垃圾分類長效機制不斷完善,交口河鎮的垃圾分類工作更加科學、有條理。然而,村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不足,鼓勵引導村民改變以往亂扔、亂放、亂堆垃圾的習慣成為交口河鎮進一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需要面對的問題。

  近幾年,交口河鎮來往村村民任延鋒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每天吃完晚飯,任延鋒就會習慣性地走到院門口,逐一掀開三個分別印有“幹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字樣的垃圾桶,檢查垃圾有沒有分錯類。

  在交口河鎮來往村“垃圾兌換銀行”裏擺放著洗衣液、衛生紙、洗潔精和果樹剪刀等物品,村民可以用可回收垃圾前來兌換禮品。“初級分類出的可回收垃圾,可以在‘垃圾兌換銀行’裏兌換積分,今天我用50分兌了一瓶洗衣液。” 任延鋒笑著説。

(有修改)以“繡花”功夫推進垃圾分類  讓潔凈成為延安洛川美麗鄉村新底色

  延安洛川農村整潔優美的村道街景 攝影 杜飛樂

  “垃圾兌換銀行”巧解村民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問題,逐步改變他們以往舊有習慣,助力形成全民參與改善人居環境的良好氛圍。

  由於農村生活垃圾分佈較為分散,垃圾分類是解決轉運處理成本高的必經之路。洛川縣交口河鎮開展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減少外運垃圾處理量,以“繡花針功夫”探索出一條農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長效治理的新路子。(文 趙浚喆 張雅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