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處 漢中市鎮巴縣緣何三次捧回國家級榮譽
2021-03-16 11:21:50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巴山深處 鎮巴緣何三次捧回國家級榮譽

  2月25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鎮巴縣扶貧辦主任馬維欽、鎮巴縣涇洋街道蒿坪子村駐村第一書記李峻峰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中共鎮巴縣委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這是繼2016年鎮巴縣委書記趙勇健獲評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2018年鎮巴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以來,鎮巴第三次榮獲“國字號”表彰。

  一個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省級深度貧困縣,緣何能3次捧回國家級榮譽?這背後記錄了鎮巴29萬幹部群眾的辛勤和汗水,也見證了大巴山腹地一座山城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辛歷程。據統計,鎮巴累計實現57240人脫貧,129個貧困村出列,整縣成功脫貧摘帽。該縣連續4年獲得省級、市級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好”等次,實現市對縣目標責任考核“七連優”。

  黨建引領 夯實幹事基礎

  正是春耕備耕時節,李峻峰帶著鎮巴縣園藝站的技術員來到蒿坪子村,指導農戶修剪枇杷樹和李子樹。作為蒿坪子村的第一書記,過去4年來,李峻峰培育村集體經濟、發展教育衛生、整治村莊環境,讓這個山大溝深的小村子走上了小康路。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鎮巴緊扣“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主線,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充分發揮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力促脫貧攻堅紮實深入開展。

  鎮巴創新建立縣委“三個抓手”、黨員“三種類型”、機關黨組織書記駐村擔任“一把手”的“三抓三當一引領”強黨建促脫貧機制,最大限度凝聚抓黨建促脫貧的強大合力。鎮巴精選2800余名黨員組建201支共産黨員脫貧攻堅先鋒隊,累計為貧困群眾辦好事實事2.6萬餘件,爭取幫扶資金1.3億元,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增收致富。

  同時,鎮巴統籌198個包聯單位對口幫扶129個貧困村,選派129名駐村第一書記和295名駐村工作隊隊員,整合830名幹部到脫貧攻堅“四支隊伍”,為全縣攻克深度貧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鎮巴依託江蘇南通黨校、縣委黨校、黎壩紅色交通站等優勢教育資源,對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員等開展脫貧攻堅政策法規、特色産業發展、“三變”改革等培訓,有效強化了脫貧一線力量。

  民生為先 破解發展難題

  2月22日,在鎮巴縣城區一個移民安置點,牟文貴的家中十分熱鬧。

  當天,村裏的家庭簽約醫生來隨訪,經過幾年的簽約服務,他們彼此間已如親朋般親切。幾年前,牟文貴不慎摔傷致右膝蓋粉碎性骨折,因家裏窮未得到及時救治,後來導致病情惡化。在縣上健康扶貧政策的支持下,牟文貴于2017年做了截肢手術,13075元的手術費經過報銷後,僅自付1827元。他還享受著每月至少一次的家庭簽約醫生上門診療服務。“多虧了縣上的健康扶貧政策,讓我重拾生活信心。”牟文貴説。

  鎮巴是勞務輸出大縣,當地老百姓傷病情況比較多。2016年初,全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戶為9862戶,是脫貧路上的“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如何邁過健康扶貧這道坎兒?錢不夠,就財政補一點、企業贊助一點、愛心人士捐贈一點、民政部門救助一點;醫護人員不足,就利用衛計系統改革的契機,整合縣、鄉、村醫療資源,建立了“2+2+1”的家庭醫生簽約模式;路遠諮詢不便,就開發手機APP作為遠程救助平臺……就這樣,健康扶貧大力開展起來,鎮巴也由此獲得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這是全國唯一以健康扶貧為主要內容的獲獎縣。

  除了健康扶貧外,鎮巴聚焦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民生短板。5年來,該縣先後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60個,完成投資16.3億元。該縣累計建成集中安置點78個,完成易地扶貧搬遷9302戶31621人。全縣行政村道路通暢率、電力入戶率、農戶安全飲水達標率均為100%。

  振興産業 實現長效脫貧

  “我在這裡幹了一年多,一天有80多元工資,孩子在城裏上初一,也方便接送。”在鎮巴縣雲谷生物産業有限公司的香菇生産車間裏,脫貧群眾李志彩高興地説。3年前,經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牽線搭橋,鎮巴縣雲谷生物産業有限公司落戶涇洋街道李家坪村。目前,該公司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1座,菌棒生産車間和食用菌深加工廠房各1個,帶動貧困戶34戶,戶均增收千余元。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鎮巴立足實際,以振興産業為抓手,著力構建脫貧攻堅長效機制,以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防止返貧。

  李家坪村由省發展改革委定點包扶,針對村情和村民産業發展狀況,形成了“山上興産業,山下建工廠”的産業振興思路。“我們在利用山腳平坦土地建設食用菌生産車間的同時,又在山頂建起了高山林麝養殖基地。目前林麝養殖數在百隻以上,林麝産業每年為村集體分紅14萬餘元,帶動入股的5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省發展改革委駐村幫扶幹部程強松説。

  放眼整個鎮巴縣,當地依據自然生態條件,宜養則養、宜種則種,已形成茶葉、畜牧、魔芋、中藥材四大主導産業和蠶桑、食用菌等特色産業。鎮巴將有能力、有意願、有條件的貧困群眾牢牢嵌入産業鏈中,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鼓勵129個貧困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並實現集體經濟組織全覆蓋。

  目前,全縣茶園面積達到14萬畝,魔芋、中藥材種植面積均突破10萬畝,生豬等牲畜飼養量近90萬頭,貧困家庭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824元增長到2019年的8737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