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千年技藝之美 這所陜西高校開了刺繡課
2021-04-19 14:31:18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這所陜西高校開了刺繡課

  這兩天,西安培華學院開設的刺繡課火了。山水花鳥、飛禽走獸、吉祥圖案以及立體“五毒繡”……同學們在穿針引線中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喚起了對傳統手工技藝傳承與創新的決心。

  一針一線傳承千年技藝之美

  4月7日,在西安培華學院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時尚係教室裏,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學生正在上服裝手工工藝設計課程中的刺繡課。楊薇老師向學生示範著傳統刺繡針法。“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針法是打籽繡。這是中國傳統刺繡針法之一,刺繡時針要從背面刺出,然後在絲線底部纏繞兩圈,繞成顆粒狀的小圈,再繡一針形成一粒‘籽’。這種針法也因此得名。”她説,“用打籽繡繡好後的花紋由無數小圓點組成,就像鑲嵌著很多小珍珠。打籽繡最適合表現的是花蕊和鳥獸蟲魚的眼睛。”

  同學們圍著楊老師,仔細觀察她的動作並模倣。剛開始,他們還有些不熟練,有的因拉針速度過快而導致絲線打結,有的入針時絲線沒有拉緊,繡出的“籽”鬆散了。楊老師一個一個示範、指導,慢慢地同學們開始掌握了要領。目前,楊老師已經向同學們傳授了30多種傳統刺繡的常見針法,希望他們能運用到設計作品中,將傳統的刺繡工藝與時尚結合。

  楊老師表示,將刺繡納入專業實踐課程是出於構建綜合性、實踐性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需要。學校希望學生通過學習一些傳統技藝,培養工匠精神,提升他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古老技藝煥發勃勃生機

  當現代藝術與傳統工藝結合時,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建築與藝術設計學院的走廊上,展示著同學們精心創作的刺繡和蠟染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在傳統工藝上有所創新,讓古老技藝煥發勃勃生機。

  同學們將絲、麻、棉等多種材料和傳統刺繡技藝相結合創作的“五毒圖”,用豐富的色彩和誇張的圖案表達百姓消災避禍、平安吉祥的美好願望。師生們將蠟染和扎染作為設計元素融入設計中,所創作的植物、人物等圖案既保存了傳統蠟染和扎染自然的肌理感,又加入了現代繪畫技巧,作品鮮活靈動。

  該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帶頭人李媛副教授介紹:“中國刺繡又稱絲繡、針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我國的傳統刺繡工藝,距今已有幾千年曆史。我們希望學生能夠結合專業特點,在現代時尚審美基礎上,將傳統工藝通過創新設計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接納並喜愛。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目前,服裝手工工藝設計課程是西安培華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實踐必修課。有趣的課堂不僅得到了女生的喜愛,還讓男生對刺繡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創作出一些優秀的作品。據了解,這門課程以前是大二或大三的學生才接觸,如今大一學生已經著手學習。

  非遺進校園文化潤心田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師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傳承與創新,西安培華學院多次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進課堂。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將優秀的非遺項目和傳統工藝介紹給學生,鼓勵同學們傳承和發揚好傳統文化。學校也希望通過搭建高技能人才研修及培養平臺,以學習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為主要任務,對接學校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課外實踐,建立科學的技能訓練體系和常態化培養機制,更好地傳承、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産,培養一批具有絕技絕活的高技能人才。

  學校邀請貴州挑花繡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顧偉偉,用6天時間向學生介紹挑花繡、編織、扎染、蠟染及拼布藝術,使他們能夠深入了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藝術魅力。

  學生車玲玲説:“傳統文化是設計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寶庫,無論何時都需要傳承下去。傳統工藝也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實現傳承。”

  學生褚育禎認為:“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時尚設計,用設計詮釋文化之美,宣揚中國的文化自信一直是中國設計師所追求的目標。在今後的服裝設計中,我會吸收傳統文化精髓,提升服裝設計水準,努力讓中國風成為國際流行風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