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農科“密鑰”打開農民“致富寶盒”
2021-09-17 11:29:5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走出陜西省楊淩示範區,無論是來到陜北高原的溝溝坎坎上,還是徘徊在陜南茶園的山巔上;無論是雨量充沛的中原地區,還是大西北的乾旱地帶……只要有農作物的地方,就一定能見到來自楊淩的農科專家。

  他們一個個像行走鄉間的“農業醫生”,常年奔波在祖國大江南北為農業“把脈問診”,哪需要農業技術,哪就有他們來過的足跡。

  用農業科技助推農民增收致富,楊淩示範區矢志不渝、奮勇向前。特別是近年來,楊淩圍繞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將示範推廣與科技扶貧緊密結合,堅持立足陜西、面向有扶貧任務的中西部省份,重點在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建立科技示範推廣基地,打開了農民的“致富寶盒”,為助力全省、全國脫貧攻堅貢獻了“楊淩力量”。

  解鎖中藥材發展“密碼”

  打開田永強的微信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他在裏面宣傳自己的中藥材,黃芪、當歸……不同的中藥材有著不同的包裝和價格,一張張發往全國各地的快遞單號裏,書寫著田永強的奮鬥人生。

  田永強是寧夏隆德縣葆易聖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前不久他正忙著為客戶包裝産品。提起田永強發展中藥材産業,有著説不完的故事。

  田永強早些年種植中藥材,因為沒有配套的種植技術,産品銷路不佳,效益始終展現不出來,公司發展也不景氣。如何提高中藥材種植效益,成為他迫切想要打開的“枷鎖”。

  為提高效益,2016年,田永強前來參加農高會。新型農業機械在展會上的亮相,使得他對展會充滿了興趣和期待。因此,他毅然決定帶著自己的産品登上“農高會”。一次參與,田永強就成了楊淩“農高會”的鐵桿“粉絲”。

  2018年,在楊淩示範區科學技術局的支持與指導下,葆易聖藥業被楊淩示範區認定為“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基地”,田永強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楊淩的農科專家經常到基地進行指導,張躍進教授便成了田永強的常客。在張躍進的指導和幫扶下,田永強通過科技創新推動中藥材産業發展,形成了産、學、研有效結合的良好局面。目前公司採用“公司+基地+科技+農戶”模式帶領當地群眾種植中藥材5500畝,幫助當地農戶解決藥材種植的技術難題和銷售難題。

  標注在秦嶺腹地的“楊淩基因”

  去年四月份,一種新式魔芋種植方式——“魔芋營養基質袋栽培”在秦嶺腹地、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老庵寺村展開。一行行形似白色“枕頭”的基質袋整齊有序地擺放在田間,楊淩農業科技助力老庵寺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序幕由此展開。

楊淩農科“密鑰”打開農民“致富寶盒”_fororder_圖片20

馬新世在大棚裏工作 供圖 楊淩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

  “這些小枕頭裏存放的是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經過精量計算和嚴格調配,能增強作物長勢、提高産量。”派駐專家、楊淩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負責人馬新世説。

  據了解,有機營養枕是一種碳基營養肥,又被稱為“森林土壤”,不僅能有效保護土壤,還能促進植物生長,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傳統魔芋種法,依靠土地種植,農産品産量低、品質不高,“魔芋營養基質袋栽培”技術將魔芋直接種在營養基質袋中,種植出來的魔芋不僅産量高,而且品質好,還能預防軟腐病和白絹病的發生。

  近年來,楊淩針對柞水縣特有的地域環境,大力實施“魔芋營養袋式栽培”技術示範推廣。通過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這項栽培技術在農戶的土地上做全新的試驗示範,並通過楊淩派駐的專家面對面傳授、手把手幫扶,有效助力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穿越山間的“茶博士”  致力茶農增收

  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的高山茶園,放眼望去,漫山的茶樹錯落有致,美不勝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茶學系主任、陜西省茶葉産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余有本常年穿梭在茶園中。在當地人眼中,余有本是有名的“茶博士”。病蟲害防治到茶園規劃再到品牌包裝、銷售等,他都精通,為當地茶産業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寧強縣地處秦巴大山交匯處,種茶歷史悠久,自然環境優越,是全國少有的高山綠茶産區。因為當地茶農不懂技術,茶園疏于管理,茶樹老化嚴重,導致大部分茶農放棄茶園管理,茶産業荒廢。

  2006年,余有本將種茶技術帶到當地,破解了當地茶産業發展困境。余有本從茶園管理入手,對老化茶樹進行改造,對老舊品種進行更換,使當地茶園面貌煥然一新;在當地推廣先進的綠茶加工工藝,提出發展紅茶産業等舉措,為當地打開了“茶+”新模式,拓寬了茶農增收致富的路徑,使當地茶葉産業發展邁上了新的征程。

楊淩農科“密鑰”打開農民“致富寶盒”_fororder_圖片21

余有本(左)查看茶葉生長狀況 供圖 楊淩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

  寧強縣高寨子街道辦肖家壩村茶農羅天友在當地一家茶企務工,負責茶園除草、施肥、排水、綠化、精修管理等工作。羅天友將自己的六畝土地流轉給茶企後,每年流轉費能拿到3600元,加之在園區務工每年能拿到五、六萬元,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多了。

  放眼祖國遼闊的農田,像張躍進、余有本、馬新世這樣常年紮根田間地頭,助農豐産增收的楊淩科技傳播者還有很多。多年的探索發展,讓楊淩農業科技成為支撐農戶豐産增收的一座“智庫”。僅在過去的“十三五”期間,楊淩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700多項。在過去的一年裏,楊淩就面向旱區開展農業科技培訓527場次、培訓農民4.6萬人次。截至目前,楊淩已累計培訓超過50萬人次,全國累計23個省市自治區、116個地市、274個縣區的16299名學員獲得楊淩示範區農民技術職稱證書。這些有著楊淩農業科技的技術員們,深入到祖國的大江南北,為當地農業生産貢獻著楊淩科技力量。(文/圖 耿蘇強 王朝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