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印發 著力打造八個文化旅遊體驗板塊
2021-11-18 11:33:07來源:西安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轉載)《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印發  著力打造八個文化旅遊體驗板塊_fororder_~RCPN8CM54]ABE`3A)7IX5X

  曲江池遺址公園美景如畫。 (記者 郝鐘毓 攝 資料圖片)

  記者17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印發,我市將堅持高品質發展一條主線,用好改革創新關鍵一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全力實施“堅定文化自信、文旅融合發展、文化共建共享”三大示範工程。

  《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到950家;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1000億元;博物館達到172座;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2家;旅遊接待總人數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5000億元;文化旅遊及相關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16%;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2家;高A級旅遊景區35-40家。

  我市將加快實施重大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項目。建立西安世界文化遺産數字化檔案庫,形成完備的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監測體系。加大政府對非遺保護的扶持力度,設立市、區縣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項資金。支持非遺傳承弘揚方式生活化,積極推進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推動非遺教育全民化。

  在提升文化能級,繁榮公共文化方面,我市將採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協同創新”模式,推進文化共享示範,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和均等化,著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和覆蓋面。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持續打造書香之城、音樂之城、博物館之城、演藝之城。鼓勵發展“閱讀+”新業態,開闢“書店+咖啡+文創”城市生活新空間。

  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西安“三館一站一中心”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市、區(縣)、街道(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推進文化場館(站)免費開放活動,建設市級文化設施23處28館,建設區級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及文化中心共63處。發放“文化惠民卡”,組織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深化“博物館之城”建設,積極推進各門類博物館建設,5年內新增博物館15座,博物館總量達172座。

  充分利用承辦第十四屆全運會和建設“三河一山”綠道等新契機、新載體,積極融入、植入文化和旅遊元素、産品和項目,堅持“點、線、面”結合,構建“一核兩廊八板塊”的發展佈局。

  重點打造八個文化旅遊體驗板塊:古城慢享文化體驗板塊、曲江文化旅遊度假體驗板塊、臨潼文化體驗與休閒度假板塊、高新現代科技與商務休閒體驗板塊、國際港務區-浐灞-灞橋生態文化與文體旅休閒度假板塊、西鹹新區文化旅遊體驗板塊、山水生態休閒體驗板塊、高陵-閻良鄉村休閒與航空體驗板塊。

  加強傳統文化産業的技術改造,推進科技賦能的新興文化産業的創新發展,到“十四五”末,全市文化及相關産業市場主體達到3.5萬個,文化産業發展水準走在西部地區前列。

  梳理西安優秀文化IP。以周秦漢唐文化為重點,依託兵馬俑、大雁塔、城墻、碑林、大明宮、漢長安城等歷史文化資源,梳理並打造有故事、有形象、有溫度的世界級文化IP。發揮“秦創原”在文化旅遊産業創新方面的作用,建設一批文化旅遊創新基地、園區、企業。

  同時,深化“文旅+農業”創新發展。採用“以獎代補”形式,扶持文化和旅遊合作社發展,激活鄉村文化和旅遊産業大發展。

  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鼓勵建設“智慧景區”“智慧街區”“智慧商圈”,促進商旅文體協同互動。探索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加快推動境外落地簽和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的落地實施。引導文化和旅遊場所增加參與式、體驗式消費項目,鼓勵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依託社區生活綜合服務中心、城鄉便民消費服務中心等打造群眾身邊的文化和旅遊消費網點,使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支出佔消費支出超過6%。推動重點國有景區適度降低門票價格,鼓勵通過旅遊一卡通、電子消費券等措施,拉動旅遊消費。

  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和領域,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聯合多部門出臺促進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的扶持政策,推進文化和旅遊以及其他産業深度融合發展。到2030年實現文化和旅遊業競爭力顯著提升,2035年建成現代化的文化強市。(首席記者 張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