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政策解讀:上海體育新目標“三十而立”的背後
2020-11-06 13:10:3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喻露

原標題:體育,讓城市更美好!上海體育新目標“三十而立”的背後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分“三步走”,確定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四梁八柱”。

  請來上海市體育局規劃産業(法規)處負責人為記者解讀,從2015年開始就第一次提出“建設全球體育城市”的概念, “三十而立”的這新三十年目標背後,是上海獨具一格的體育發展之路。

  圖説:《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

  三個“小目標”

  《綱要》提出,到2025年,體育實現全領域、全方位高品質發展,市民參與體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全民健身普及率有效擴大,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左右。

  到2035年,邁向更高水準全球著名體育城市。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體育發展水準進入全球前列。體育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智慧化全面實現,體育活動成為人人參與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時尚,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平方米左右,每萬人擁有體育健身組織35個。體育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體育資源配置中心。

  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形成“一城一都四中心”發展格局。市民身體素養和健康水準、體育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世界領先。

  圖説:市民在對外開放的虹口足球場踢球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在“一城一都四中心”的發展格局中,“一城”是指,把上海建設成人人運動、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一都”指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都;“四個中心”是要打造輻射全球的體育資源配置中心、全球領先的體育科技創新中心、國際知名的體育消費中心和更具全球影響的體育文化中心。

  “三有”好發展

  有場地、有組織、有想法,是實現前兩個“小目標”的前提。

  首先是運動場地。見縫插針打造“處處可健身”的高品質運動空間是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斷攀升的前提。

  放開賽、奮力跑,如今的上海,已經打造出“雙環、九廊”等市域線性生態空間,兼顧馬拉松、自行車等群眾性體育賽事,構建城市綠道系統。而回到你我身邊,充分利用屋頂加強土地集約複合利用,充分利用城市空地、閒置廠房、倉儲用房、地下室、建築屋頂等“金角銀邊”,因地制宜形成多樣化、無處不在的健身休閒空間,也讓更多人能在屋頂揮汗如雨,享受健身快樂。

  圖説:上馬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在上海環球港的屋頂,小眾運動找到了自己的“家”——從類似網球與壁球結合體的板式網球,到傳統觀念中很少出現在中心城區的馬場,再到近年來在國內日益興起的攀岩,這些運動都在“屋頂唱著歌”。據悉,目前,全市共有上海環球港、翔立方體育綜合體、三鄰橋體育文化園、頑酷運動工廠等12家都市運動中心,並計劃到2025年力爭實現全市16個區全覆蓋,同時試點在全市26個特色産業園區中建設都市運動中心。

  圖説:三鄰橋體育中心的室內攀岩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曬運動”“曬健康”,“天天想健身”的現代化生活方式,是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體能教育,從小培養健身興趣,養成健身習慣,讓體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想運動還需要會運動,而上海目前遍佈全市、市民身邊的體育社會組織將提供全民健身專業指導。

  據悉,目前上海有1000多個體育社會組織,每萬人擁有22.2個體育組織。未來,這些體育社會組織還將推廣主動健康管理模式,指導市民健康吃、科學練、防慢病、治未病。定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和健康評價公益服務活動,完善國民體質監測數據庫,為市民量身定制健身方案。落實學校體育教育,促進青少年體育素養提升,讓每位青少年掌握2項以上運動技能。

  輻射長三角

  賽事是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的核心要素。綱要中,明確提出未來將“充分發揮長三角三省一市各自比較優勢,共同申辦舉辦頂級國際綜合性賽事和國際單項賽事。”

  圖説:F1上海站 資料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對此,上海體育學院運動與健康産業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黃海燕認為,《上海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建設綱要》的推進落實,包括“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建造打造,未來始終需放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高度去理解和考量。

  長三角一體化辦國際大賽其實早有先例,辦賽方式也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長三角城市大家攜手,一起辦賽,共同組織;還有一種是,賽事雖然在一個地方,但可以發揮賽事輻射效應,在長三角形成聯動。

  以剛剛落幕的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為例,在整個比賽週期,長三角觀眾往來頻繁、賽事輻射效應明顯。記者採訪中發現,賽事舉辦的一個月間,週末來上海感受賽事氣氛已成為蘇浙兩省觀賽粉絲的“固定項目”。

  圖説:S10總決賽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不僅有上海、南京和杭州等長三角主要城市,還包括蘇州、寧波等地(市)級城市均舉辦了大量大型體育賽事。這些寶貴的大型賽事舉辦經驗積累為長三角大型體育賽事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新民晚報記者 厲苒苒)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