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測試活動交答卷添信心
來源:中國體育報  |  2021-04-12 08:34:16

  “相約北京”冰上測試活動4月10日落下帷幕。在為期10天的測試活動中,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五棵松體育中心和國家速滑館在競賽組織流程、體育器材、場地轉換、醫療救援等領域進行了全面測試。“參與各方對場館設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認為達到了舉辦冬奧會的水準。”北京冬奧組委規劃建設部部長劉玉民表示,“我們不僅收穫了經驗,也堅定了如期舉辦北京冬奧會的信心。”

  新一代制冰技術應用

  冰面品質與冬奧接軌

  首都體育館要做“最美的冰”,國家速滑館要做“最快的冰”,國家游泳中心要在泳池裏搭出冰壺賽道……在所有測試中,冰面無疑是冰上場館的核心測試內容。

  首體、國家速滑館、五棵松冰上中心等場館採用新一代制冰技術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在場地表面的混凝土降溫至零下6至8攝氏度這一步中,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較之化學製冷劑間接製冷,效率提高6倍,只需要8小時左右就能完成。製成的冰表面溫差不超過0.5攝氏度,而且與傳統製冷系統比,能效提升20%以上。這項技術是目前最節能環保的制冰技術,也將是首次在冬奧會上應用。

  由於冰壺直接在冰面滑行,冰面的弧線、滑澀度直接影響最終結果,所以國家游泳中心裏的冰是最“嬌貴”的冰。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一直非常關心冰面情況,“儘管天氣在變熱,濕度一天天增加,但我們對室外溫濕度、室內溫濕度、露點溫度、冰面溫度全部進行了實時監測,跟國際冰壺組織要求的條件是基本匹配的。”“就隊員們的反饋來看,這塊冰的條件非常好。”北京隊教練孟旭表示。

  運動員是冰面好壞最直觀的“裁判”。“我和隊友都覺得這次測試賽太棒了。”在國家體育館舉行的男子冰球比賽結束後,首都體育學院冰球隊隊員譚成國表示。與他感受相似的還有同樣在國家體育館進行殘奧冰球比賽的殘奧一隊隊長白雪松,“冰麵條件太出色了,球速很快,還有些不適應。”白雪松説。(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我們測試的首要目標是冰面,冰面好不好,運動員一下腳就知道。一塊好的冰面會讓運動員滑行時感覺跟冰面融為一體,軟硬度剛剛好。”前速滑世界冠軍、國家速滑館競賽主任王北星説,她曾和速滑項目競賽副主任在測試活動開始之前試過冰,並將感受反饋給了主制冰師馬克·麥瑟。參與測試的運動員對冰面普遍很滿意。

  探索轉換更優解

  團隊磨合“大練冰”

  “轉換”是多個冰上場館的關鍵詞之一,也是難點之一。首都體育館是測試期間轉換次數最多的場館,每次轉換包含全冰面溫度升降、防護墊、形象景觀、攝影機位、場地臨建4部分,每次轉換時間只有2小時。從第一次接觸到熟練到可以縮短轉換時間,首都體育館轉換團隊與其他5個部門通力協作,在6天之內進行7場花樣滑冰場地和短道速滑場地的全面轉換。

  國家體育館是中國第一次進行冰球和殘奧冰球賽場轉換,需要進行界墻、冰面、倣真冰板、運動員流線四方面改造和優化,同樣需要在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項目間進行轉化的還有國家游泳中心。除了對電梯、坡道和衛生間進行“硬體”轉換,更重要的是“軟體”的升級。利用這段轉換期,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對國家游泳中心場館團隊進行了專題培訓,就殘奧的理念、殘疾人事業以及輪椅冰壺運動中應當注意的相關的事項,特別是輪椅冰壺運動員個人健康、防疫以及救助進行全面培訓。“我們增設了一些新崗位,比如坡道志願者,還專門為輪椅冰壺的運動員準備了冰上運動員助理。經過培訓後,輪椅運動員們從下車到上賽場一路上都有能提供幫助的志願者。”國家游泳中心運行團隊志願者經理張舒介紹説。

  同樣接受培訓的還有技術官員,殘奧冰球與冰球賽事的比賽規則基本相同,但細節處仍存在差異,需要臨場裁判掌握好尺度與思路。

  電力、體育展示、物流……國際大賽的運轉需要許多團隊的共同努力,在短短10天測試中,他們各司其職,在測試賽事中以冬奧會的標準要求自己,積累實戰經驗。“我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排查梳理問題,在後續籌辦工作中給予校正完善。”北京冬奧組委場館管理部部長姚輝説。“相約北京”冰上測試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冬奧籌備的腳步不會停下,在測試活動中發現的問題,積累的經驗,都會對下一步工作和賽時提供指引。

  本報記者 彭曉烯

編輯:王悅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