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山西品牌行 正文

二人臺小戲開啟全國巡演模式

發佈時間:2018-07-03 11:02:54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7月2日晚,《保利情·西口風》山西河曲民歌二人臺精品節目展演在山西大劇院上演,高亢遼闊的音調,詼諧寫實的歌詞,昔日裏綻放在田間地頭的河曲民歌和二人臺小戲就這樣呈現在劇院觀眾的面前。《想親親》《繡荷包》等膾炙人口的歌曲,也以輕鬆明快的旋律,再次喚醒了幾代人的記憶。據悉,此次演出是中國保利集團定點扶貧河曲民歌二人臺項目後的成果展示,打開了山西小戲在全國巡演的歷史篇章。

  河曲素有雞鳴三省的美稱,也被譽為民歌的海洋、二人臺的故鄉。“河曲有種特別的黃河文化,遠去一公里就是陜西,這邊跨出去就是內蒙古,秦晉蒙三省區文化相互交融。”提起二人臺,河曲民歌二人臺藝術團團長王掌良如數家珍。作為有著豐富民歌資源的小縣城,一方水土滋養了當地豐富的民歌藝術,二人臺就是在敘事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小劇種,覆蓋面涉及陜西、內蒙古、寧夏、甘肅等省區,深受大眾喜愛。2006年,河曲民歌、二人臺雙雙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8年到2013年,河曲縣連續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北方民歌之鄉”的稱號,被省文化廳列入“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雖説榮譽傍身,但並不意味著這項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生存狀態很好,就多年前的情況來看,二人臺因為唱起來是方言,演起來是家長裏短,而缺少了在劇院生存的條件,甚至缺少了走市場的動力,也陷入了一場困局。

  2013年,中國保利集團在河曲縣文化扶貧,把河曲民歌二人臺藝術團作為定點扶貧單位,以教育扶貧為核心長線工作,打造河曲民歌和二人臺藝術品牌名片。這對於剛剛成立的河曲民歌二人臺藝術團來説,無疑給了一劑強心針。2014年,河曲民歌、二人臺開始在全國六十多家保利院線演出,今年,又作為重點劇目,首次被納入《2018國之瑰寶·保利情——中華優秀地方劇目展演》,于6月分別在呼和浩特、武漢、衡水、太原四地演出。王掌良非常自豪地説:“通過巡演,河曲民歌和二人臺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尤其是現在到了南方的一些城市,竟然還有了粉絲,前來看戲的人也多了,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北方小戲竟然克服了水土不服的問題,在南方受到歡迎。”在剛剛結束的武漢演出中,河曲民歌二人臺藝術團還在當地舉辦了知識講座,前來聽講座的觀眾人潮涌動,不少觀眾還能叫得上一些二人臺演員的名字,這些點點滴滴的滲透,讓二人臺的名聲越走越遠,也讓從事二人臺演出的演員充滿了自信。“這就促成了一種良性循環,當你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度,必然會有更大的市場迎接你。”王掌良的話擲地有聲。在全國巡演的過程中,該團還接到了很多“橄欖枝”,先後兩次赴北京恭王府展演河曲民歌和二人臺精品,並參與到省文博會精品展演中。現在,全團演職人員60多名,以二三十歲的居多,均來自全國各專業藝術院校。

  對於很多劇種和劇目來説,劇本的創新是關鍵。記者曾經參加過山西衛視《走進大戲臺》節目專門錄製的“晉冀陜蒙四省區二人臺大賽”,很多選手演唱的都是老段子,這對於觀眾和評委來説,缺乏新意,而經過一些改編的新段子、小段子,即使不夠工整,即使體量較小,但卻因為“創新”二字,能得到業內外人士的好評。同樣,作為一個劇團,也需要創新。王掌良表示,“2017年,我們在省內外演出了226場。文化扶貧促成演出場次的爆棚,這樣的演出機會不僅促使我們把傳統藝術提煉成精品,也促使我們每年都要新創三四個小戲。今年,我們就創作了反映扶貧主題的《蜜果緣》《考女婿》,還有民歌《書記兄弟》《我的好兄弟》等,把原生態與現代審美結合起來。”

  《國之瑰寶·保利情——中華優秀地方劇目》是保利劇院2017年起推出的系列演出,將演出季品牌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本屆中華優秀地方劇目展演自5月19日正式啟動,演出涵蓋京劇、評劇、廬劇、晉劇、歌劇、黃梅戲、二人臺等11個不同劇種,共55場。

  這是河曲民歌和二人臺首次參加優秀地方劇目展演活動,對推廣弘揚河曲民歌和二人臺藝術,著力打造河曲文化新名片有著積極作用。此次展演活動以文化搭臺,吸引更多目光和機遇聚焦河曲,為河曲的脫貧攻堅戰吹響衝鋒號。(山西晚報記者 孫軼瓊)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