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對話 正文

賈樟柯把國際電影展辦進平遙古城

發佈時間:2018-10-30 10:49:18 | 來源:山西晚報 | 編輯:路鵬程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他把國際電影展辦進平遙古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_副本

  賈樟柯曾説過,“在電影的王國裏,去看電影展是我們走親戚的方式。”從27歲帶著電影遊走於世界各地的電影節展,二十多年後,他成為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創始人。

  2017年10月,在平遙這座有2700多年曆史的古城裏,舉辦了第五個獲得國家批准的國際電影展——平遙國際電影展。而在剛剛過去的10月20日,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也圓滿落幕。10月12日,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在平遙國際電影展交流時表示,“儘管今年是第二屆,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它的影響力,比如説它正在成為我國電影節、電影展的一種創新模式,比如説它已經發揮了為新人新作品成長提供孵化器的作用,比如説它已經成為山西深化全面對外開放的一張新名片、還有力帶動了山西文旅産業的融合發展等。這些我們都已經切身感受到了。”

  從第一年“平遙元年”的放映影片52部、176場,上座率達到93.2%。8天時間入園人數達18萬。共舉辦7場紅毯儀式,15場新聞發佈會,25場影片映前映後交流會,4場學術活動。到第二年“讓電影回歸市集”,報名影片數比第一屆多 300%。25個國家和地區的55部影片放映,其中有45.5%的影片為全球首映,98%的影片為中國首映。再到10場“電影人”學術活動,“發展中電影計劃”“學院日”“從山西出發”和“一市一縣”推薦活動等。剛剛兩歲的平遙國際電影展,已經成為山西人集體記憶中無法越過的一個璀璨時刻——一場發生在家門口的電影盛會,一個完全屬於山西人自己的國際電影展,一場山西與世界的對話。

  人物簡介

  賈樟柯,1970年5月24日出生於山西省汾陽市,中國知名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

  1997年拍攝電影處女作起,至今自己完成長篇劇情片、紀錄片《世界》《三峽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兒女》等十余部作品,作品多圍繞山西構建情節,不僅贏得大批國內粉絲,還頻頻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戛納國際電影節、開羅國際電影節等斬獲大獎,為中國電影推向世界做出重要貢獻。

  賈樟柯從小體現出文學天賦,中學時已經在《山西文學》發表小説,高中時創辦詩社,而後到北京求學,“從山西走出”;2017年,在國際電影界載譽無數的他,在家鄉山西創立了平遙國際電影展,真正“從世界歸來”。

  賈樟柯曾獲山西晚報主辦的2017感動山西十大人物。

  辦了電影展卻沒看過一場電影

  2017年,賈樟柯帶著他的好朋友,曾是威尼斯電影展主席,同時也是他電影藝術上伯樂的馬可·穆勒以及整個公司團隊,為這個辦在縣城裏的國際性電影盛會,投入了巨大精力。他説,那時他用上了自己全部的人脈資源,他們克服了辦展人才缺乏的困難、攻克了基礎設施改建的各個難點、進行了近千部電影的選片工作。小到影展期間餐巾紙的設計,大到整個電影宮的功能設置。在影展舉辦前,客服、放映排期、志願者的組織、車隊管理、安保、食品安全、消防、醫療,方方面面的工作,賈樟柯和他的團隊事無巨細地一點點“啃”了下來。

  第一屆電影展開展後,8天時間裏,賈樟柯每天只睡三個多小時,他跟山西晚報記者感慨,希望第二年可以坐下來好好看場電影。而在剛剛閉幕、體量明顯增大的第二屆中,山西晚報記者問他,當初那個小小的心願實現了沒有,他無可奈何地笑著説,希望第三屆可以實現。不過,他還是很欣慰于整個電影展辦展團隊的成長,第一年從3月份就開始籌劃,從北京到太原到平遙再到戛納,協調、統籌、監工、推薦……他半年多時間裏連軸轉到“能在任何交通工具上睡著”,第二屆平遙電影展他密集而瘋狂的工作時間縮短到三周。

  第二屆結束後,賈樟柯開始籌劃第三屆,他已經與電影宮的建築師溝通,為露天影院“站臺”改造設計更加舒適的觀影環境,他也開始思考如何讓電影展與平遙城市生活和旅遊業態更好地進行融合……

  搭建平臺讓山西納入全球視野

  轉眼,平遙國際電影展已經兩歲,從“平遙元年”的一切從零開始,到發出自己觀點的“讓電影回歸市集”,電影人對山西對平遙,從陌生到熟悉,從第一屆的“去不去”,變成了第二屆的“來不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內容和功能,在業界也得到了高度的肯定,賈樟柯在今年電影展閉幕前很欣慰地説,“今年,中國産業界到訪平遙的人非常多,很多影片在平遙找到了他們的

  合作夥伴,找到了他們的發行商。”

  更讓他欣慰的是,作為一個政府扶持,依靠市場運營的電影展,在第二屆時,已經從市場上找到了總體辦展經費的五分之四,“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我非常有信心從第四年開始,影展的全部經費都能從商業合作中籌措。”

  而在體量猛然增大的第二屆中,山西元素也成為電影展的一大亮點。從9部山西電影的首映和推薦,到一市一縣的影視拍攝基地推介會,再到“學院日”裏山西院校與來自北電、中戲等院校的交流……如今,依託平遙國際電影展,山西的文化影視産業正被注入新的活力、找到新的機遇,山西本土的文化産業和資源正在逐漸被納入全國乃至全球的電影視野裏。

  這種感受,山西電影人最清楚,就像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獲獎後,帶著作品《灰猴》在平遙電影展舉行世界首映的山西青年導演張璞跟山西晚報記者説,“沒有想過,能在家鄉參加電影展。更沒想到,有一天像我這樣的年輕導演,能在這個平臺上被那麼多産業界的人看到。賈樟柯提供這個平臺,把山西帶到世介面前,我想向賈導致敬。”

  對電影展的信心來自基層觀眾

  從1998年第一次參加電影節,27歲的他帶著自己的電影去了柏林。直到現在,還是有人在問賈樟柯一個問題,“你在基層創辦一個電影展有觀眾嗎?”

  平遙國際電影展是建立在一個只有52萬人口的縣城,與千萬級人口的城市相比,確實會讓人産生這樣的疑問。但賈樟柯對山西晚報記者説,他就是想通過平遙國際電影展的成功舉辦,呈現一個事實——基層同樣存在著對文化藝術的強烈渴望。

  “我經常想起十幾歲時候的我,那時我也生活在像平遙這樣的小城裏面,我是多麼喜歡看電影啊。我相信現在還有很多這樣愛電影的孩子,在山西在縣城裏。所以我希望通過平遙國際電影展讓人們知道在基層是有觀眾的,同時文化的資源是需要流動的。中國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們應該在有豐富財力、物力、人力的時代裏讓文化資源能夠流動起來。平遙電影展每天會迎來非常多的來自世界各地,也來自山西各地的觀眾,我覺得這一點毫無疑問是成功的。”

  回想起二十年前的柏林之行,在那個城市,他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二十年後,他同樣希望,這樣的發現存在於每個來到山西、來到平遙的人的眼中。“中國、山西、平遙,我們有這麼優秀的傳統和歷史。對於踏上這片土地的人來説,一定與當初跟我去柏林一樣震撼。山西有這樣的自信,打開門讓人們發現山西之美,這是電影展的奇妙之處。”

  對話

  與策展人賈樟柯對談

  山西晚報:創辦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初心是什麼?

  賈樟柯:中國電影需要這個電影展、年輕導演需要這個平臺,這是我在導演職業過程中感受到的。從我個人情感來説,山西需要這個新的、現代化的文化項目,來帶來新的氣象。我能感受到山西強烈轉型的渴望,我是山西人,希望自己能做點事情。

  山西晚報:從“平遙元年”到“電影回歸市集”,每年電影展的主題不同,它選擇影片的標準是什麼?是我們慣常理解的藝術電影麼?

  賈樟柯:平遙國際電影展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尋找有創意,有藝術價值,有啟發性的影片。而且這些影片對我們來説是不分類型的,去年我們主辦梅爾維爾回顧展就是強調這樣一種觀點,因為梅爾維爾的影片有很多警匪片,很多類型電影,但是他是一個偉大的作者,我覺得這種多元性和開放性是平遙影展一直希望能夠堅持的,我們不會為電影貼標簽,我們只願意去尋找這些電影,並且感受它的創造力。

  山西晚報:作為第五個國家批准的影展,同時也是最年輕、最獨特的一個,平遙電影展對於電影工作者的意義是什麼?

  賈樟柯:我從拍第一部電影開始,帶著電影不停地去戛納、威尼斯、多倫多、釜山這些影展,有一天我突然想,我為什麼在國外轉來轉去,中國為什麼沒有一個影展,把年輕導演、把我們的文化傳播出去,同時也把優秀的除了我們常見的好萊塢電影之外的國外電影,介紹給國內的觀眾。再往深裏説,為什麼是國外的電影節在評價我們的電影,可不可能我們辦一個代表中國人自己觀點的電影展,形成中國自己電影文化的價值判斷。而平遙國際電影展是一個助推青年導演成長為目標,為電影産業輸送更多新鮮血液的專業平臺,以展映非西方影片為主,為中國電影産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我覺得對於中國電影工作者來説,平遙電影展辦好了,就是通過三年到五年的努力,辦成中國一流的影展,我們電影人在中國的主場。對於山西導演來説,平遙電影展辦好了,那是在家鄉有一個主場。向國內一流産業看齊,給我們一點時間就可以。(山西晚報記者 張潔)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