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探秘之旅 科技傍身的“大國糧倉”啥模樣?

發佈時間:2019-09-23 11:03:36 | 來源:人民網 | 編輯:陳夢楠 | 責編:李勝蘭

  糧食出入庫如何實現一站式管理?都要經過哪些檢驗環節?糧食是如何保鮮儲存的?怎樣辨別分辨小麥的優劣……9月17、19日,中儲糧集團公司山西分公司聯動太原、忻州直屬庫有限公司舉辦中儲糧第二屆公眾開放日活動。

探秘之旅,科技傍身的“大國糧倉”啥模樣?

  在卡通人物“高平平”和“淺圓圓”的帶領下,來自媒體、駐地企事業、機關、高等院校、糧食經紀人等代表開啟了一段探秘之旅。大家共同走進中儲糧,實地探訪、切身感受、現場體驗現代化、科技化、智慧化的大國糧倉。

  走進中儲糧太原直屬庫,一排排整潔規範的倉房,讓人耳目一新。只見一輛運糧車經過入門登記、檢驗、稱毛重、計量凈重、收購結算、資金統一支付等環節,輕輕鬆鬆完成了售糧。

  據介紹,中儲糧直屬企業在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中使用“一卡通”收購系統,將政策性糧食從入庫登記、收購、檢斤、驗質到糧款結算等全程信息化、全程留痕化,並通過網銀將糧款付給售糧人,有效發揮規範流程、責任追溯、嚴控風險的作用。售糧人只要把糧食賣給收購庫點,整個售糧過程就在有效監管下,並且保證售糧農民糧出手、錢到手,讓農民賣糧更透明、糧款結算更安全,從源頭上預防收購資金被擠佔挪用的風險和給農民“打白條”問題的發生。

探秘之旅,科技傍身的“大國糧倉”啥模樣?

  “真是一座天然的冰箱,糧食都處於保鮮狀態。”“糧倉裏小麥好香啊!”“沒想到儲存糧食這麼智慧化!”走進6米高的儲糧倉,一股清新的麥香撲鼻而來,倉內乾淨整潔,糧面平整如鏡,代表們不禁為科技儲糧帶來的“黑科技”發出嘖嘖稱讚。

  “由於小麥有後熟期,新産的小麥要經過後熟期才更好吃。最長儲存期限可達5年,現在倉內儲存的是2015年的小麥。”倉儲保管員介紹。

  儲存糧食是個精細活兒,糧溫變化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因此,糧倉採用了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結合北方氣候條件,利用冬季通風降溫儲存在糧堆內部的冷心,在夏季通過環流風機抽出糧堆內的冷空氣,輸送到倉內空間,經過糧堆再進入風道,反復循環,形成內環流,達到降低糧堆表層糧溫、倉內濕度,減少儲糧害蟲滋生,延緩糧食品質“衰老”。這一技術的推廣應用,實現了綠色儲糧、科技儲糧、安全儲糧,讓大家吃上綠色糧、安全糧、放心糧。

  “24小時可以隨時查看直屬庫的倉內、倉外實況,倉裏的糧面平整不平整,倉房密閉情況如何,有沒有蟲,有沒有結露,每個點的溫度是多少,安全生産方面有沒有隱患,均可一目了然……”在智慧化糧庫管理系統平臺,工作人員演示了智慧化糧庫採用的高清攝像頭放大23倍的效果,每一粒糧食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探秘之旅,科技傍身的“大國糧倉”啥模樣?

  據了解,中儲糧智慧化糧庫管理系統是將“互聯網+”技術應用於糧食倉儲行業的創新實踐,通過布設在倉內的數百個溫度感測器和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實現實時在線數據監測。管理糧食不再僅僅依靠報表,而是直接管控到現場、到實地、到糧情的即時變化,真正實現糧食“看得見、管得住”。

  除了豐富多彩的參觀活動,公眾代表還參加了糧食檢驗、深層扦樣、小麥怎樣變饅頭、糧油品種知多少等豐富有趣的特色互動體驗活動,切身體會到中儲糧企業的規範、嚴格管理,以及中儲糧人的專業、敬業精神。

  “中儲糧公眾開放日活動,收穫了社會各界對中儲糧的更大支持,收穫了中儲糧與社會的良好溝通,收穫了社會對中儲糧管好‘大國糧倉’的信任。”活動承辦企業的一位負責人感言道。他表示,作為中儲糧直屬企業,將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忠誠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神聖職責,守住管好“大國糧倉”,為“端牢中國飯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貢獻,讓黨和國家、人民群眾對中儲糧更放心更信任。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