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長治:展示亮麗風采 奏響時代強音

發佈時間:2019-12-10 08:48:24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石麗敏 | 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展示亮麗風采 奏響時代強音——長治文化家底精彩亮相文博會

長治:展示亮麗風采 奏響時代強音

長治文化唱響文博會。 司敏攝

  12月5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在太原開幕。在緊扣“深度融合,創新發展”的理念中,長治乙太行山脈為靈感,採用紅、白、藍三種色調設計的展館內,文化大餐聚人氣,吸引觀者如雲。

  大美太行,天下脊梁,撐起這脊梁的無疑是文化的歷史深厚積累與現代的創新廣博。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的長治,為太行山、太岳山所環繞。有藏在深山的古屋古剎,也有掩於民間傳承了好幾代人的手工藝,如果説上黨門雕刻精美的圖案標識了曾經的富庶和繁榮,那麼漳河水臂彎中頻頻舉辦的各類文化藝術節、文化産業周,還有走出太行山麓的各種展覽、展會,都生動地體現了原創性、地域性、豐富性、藝術性、群眾參與性、藝術與百姓生活的貼近性,成為豐厚長治文化的一朵朵時代浪花。

  文化、文藝、工藝,是此次文博會上長治的主要展現。無論是過去被叫作長治堆花的堆錦,還是那只歷史上有著赫赫威名的黎侯虎,還有中國瓷器史上的第一抹彩虹,襲故彌新中既是長治文化家底的精彩亮相,也為謳歌這個最好時代奏響了文化的最強音。

  文藝繁榮 催人奮進

  本屆文博會上,長治本土的30余家文化企業帶著100余種文化産品集體亮相,成為文博會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這些企業中,既有文化旅遊景區的代表,也有工藝美術行業的龍頭企業,還有動漫影視等新型文化企業。他們共同為全省人民呈現了來自太行山的文化盛宴。秧歌現代劇、武鄉琴書、沁源秧歌、沁縣三弦書等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薈萃,“中國第一魔術村”的武鄉李峪魔術表演隊、長治本土相聲會館燁飛軒的相聲表演,不同的藝術表演形式,讓觀眾大呼過癮的同時,也展示出長治厚重的文化元素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

  開花不只墻外香,3個月前的第二屆長治藝術節上,精品劇(節)目展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藝術展、圖書“三進”活動、“我和我的祖國”優秀電影展映活動、第四屆長治市曲藝大賽暨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選拔賽、第四屆青少年舞蹈精英展、八音會大賽、“舞動太行”特色廣場舞大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微視頻)大賽……這些藝術賽事接地氣、貼民心,同樣與當地觀眾産生了強烈共鳴。

  長治的潞安劇院裏,上黨梆子新編歷史劇《于成龍》正在演出,半年30場的密度,觀眾依然不減。近年來,長治市在彰顯時代精神、體現地方特色方面推出上黨梆子《江姐》、上黨落子《杜鵑山》、豫劇《太行小八路》、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上黨落子《申紀蘭》《第一書記》、豫劇《母親》、歌舞劇《女媧補天》、雜技劇《后羿與嫦娥》等一系列文藝精品,劇情字字入情、聲聲入心。藝術的力量最感人,不斷推動全市幹部群眾把共同價值追求轉化為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長治堅持多年廣泛開展社區文化、廣場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還有獨具長治特色的大院文化、飯場文化、星期天文化等蓬勃興起,依託傳統節日、重大慶典活動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長治市重點打造沁縣端午民俗文化節、武鄉八路軍文化藝術節等一批節慶文化品牌,既延伸群眾的生活空間,為百姓築起了文化舞臺,又進一步活躍了城鄉生活,提升了城市品位。深入開展農村“文化下鄉”活動、公益電影免費放映活動、週末大劇院活動、戲曲展演月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戲曲駐場演出活動、文藝輕騎小分隊下鄉活動……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在長治,文化管理體制和生産經營機制的不斷完善與創新,保障了文化繁榮發展,不斷加大對文化産業的投入,從內容、業態、體制機制、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文化改革創新,促進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才持續提升了長治發展的軟實力。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長治人的膽識和魄力就來自於此,來自於歷史與文化,來自於擔當與自省。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堅定了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動力,也成為一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文化助推,正是精心找準了長治文藝發展的脈搏,搭上這脈搏,就充分激活了蘊藏在廣大文藝工作者,甚至是每一位長治人的無窮力量。

  文化産業 無限商機

  在文博會組委會統一組織的文化産業項目簽約中,長治高新區太行數據湖項目、山西嶷山森林康養小鎮項目、武鄉文化旅遊項目、武鄉縣魔術小鎮等一批規模大、發展好的文化産業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總投資額63.9億元,簽約額58.5億元。這是長治市在這次文博會中收穫的大禮包,也是長治市全力推進文化産業發展邁出的堅實步伐。

  文博會期間,長治還在太原舉辦了專場文化産業項目招商推介會,對沁源縣全域康養旅遊基地開發項目、屯留區天河水鄉田園綜合體一期工程、沁源縣山地自行車旅遊開發項目、沁源縣花坡風景區旅遊開發項目、院線電影項目《飛刀》等5個品質高、潛力大的文化産業項目進行了招商推介。

  這是長治市挺進全國乃至世界文化市場的鏗鏘腳步。透過這次簽約,人們看到了長治市文化産業蓬勃興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和美好前景。

  其實,更早前的2019長治文化産業周上,一組數字同樣讓人振奮:5天時間,7大主題展示,8項主題活動,7類文娛活動,2萬平方米展區面積,55個展區,超10萬件文創展品,164家企業參展,現場交易額3500余萬元,協議訂單金額超過1億元,31項現場非遺展示,參觀人流量累計達23萬人次。

  如果説傳統文化築牢了長治文化産業發展的根基,那麼融合發展的“文化+”則讓長治文化産業開枝散葉。布老虎、戲曲盔飾、堆錦藝術品,是展品也是産品;“天下襄”手工掛麵、襄子老粗布、金工鑄藝等不僅是保護的非遺,更好似市場的寵兒;潞秀、崖柏、泥塑是傳承更是創新。

  長治文化産業還涌現出一批以創意為核心,成長性好、潛力大、規模大、實力強的新業態文化企業。雙創夢工廠、太行歡樂谷、天空之城文化創意圈異軍突起,成為長治文化産業新地標;以創意為核心的品牌設計、先進裝備製造設計、建築設計等新興設計業態和雕塑、工藝美術等新興之態公司取得了初步發展。

  “文化發展非朝夕之功,需要用新的人才帶來新的理念,用開放性的人才機制激活傳統文化資源,用新的科技手段去超越,實現變革和突破。”這是幾個月前在長治舉行的太行山文化産業高峰論壇上,著名導演、編劇作家、製片人賈樟柯對運用開放性人才機制激活傳統文化資源、創新傳統文化表達方式等方面的闡述,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把文化産業作為經濟轉型的重點領域來抓,加快文化産業發展步伐,實施文化旅遊深度融合。通過積極扶持、大力推動各類文化産業發展,涌現出一批成長性好、牽引力強的文化企業,眾多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産業項目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以文博會為平臺助推長治市文化産業發展,大幅提升了長治的影響力。目前,全市各類文化産業法人單位近2000家,各類文化産業活動主體超過4000個,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28.2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文化新業態、産業新模式,一系列利好背後,是長治實現文化産業大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將文化打造成推動長治高品質發展的助推器、助力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用文化撬動經濟跨越發展,用經濟發展反哺和涵養文化。

  文化自信 塑人塑城

  漫步于整個文博會展區,人們發現,長治市的展覽竟然是那樣的豐富多彩。從古老的編鐘到民間的工藝,從大氣磅薄的太行展示到悠揚動聽的傳統樂器演奏,處處展示著古老厚重的文化,處處張揚著現代城市的風采。一種文化的自信深深地潛入了長治市的血脈,成為滋養長治文明的精神食糧和激發長治發展的動力源泉。

  長治市是我省地級市中唯一的全國文明城市,也是我省連續唯一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的市。其實,長治市的榮譽遠不止這些。特別是在文化領域,在全省乃至全國更是聲名遠揚。承辦過多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全國曲藝大賽的“中國曲藝名城”,連續三屆舉辦中國傳統雕塑傳承與復興學術論壇的“中國彩塑之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績效考核連續多年名列全省第一的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於一尊,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在長治有著愈來愈多人更廣泛積極的參與。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它源於傳統的優秀文化,也基於今天的文化繁榮,當核心價值觀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文化自信也就有了深厚的土壤,也擁有了強大的力量。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長治市不只是投入人力物力,長治市所有舉措都緊緊圍繞著一個主線——“人”。道德楷模基層巡講、五十萬人“我做文明市民”大簽名、十萬份文明行為規則進家庭、二十萬未成年人簽名做有道德的人。在加強文明創建的同時,長治市廣泛開展“長治好人”評選活動。放大“長治好人”效應,擴大“長治好人”影響,叫響“好人城市”品牌。

  近年來,長治市持續開展“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好人物、好家庭、好團隊”“長治好人·我們身邊的榜樣”大型採訪報道活動;各新聞媒體紛紛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和黃金時段開闢專題專欄,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全覆蓋宣傳好人;巡迴演講、演講大賽、曲藝大賽、徵文活動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如火如荼,一大批事跡感化人、品質引領人、精神激勵人的“三好”典型走到臺前,受到全民追捧……從聚焦“一個人”到挖掘“一群人”,“好人精神”主旋律愈加響亮,“好人現象”正能量愈發強勁。

  廣泛開展“圖説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宣傳,精心組織全市“美麗鄉村”故事大賽,廣泛開展市、縣、鄉、村四級評“好人”、各行各業廣泛選楷模、百萬市民行善舉活動,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市幹部群眾內化於心、外化于行的自覺行動。

  大力實施引申精神塑造培育、文明示範引領、文明市民培育、道德領域治理等文明工程建設,進一步修訂完善市民公約等基本道德規範,在全市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精心組織最美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家規徵集大賽活動,大力實施“文明餐桌行動”“文明交通行動”“文明旅遊行動”“網絡文明行動”。

  一座城市,既要有“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要有“知禮節知榮辱”的社會風氣。文化代表著城市的“根”與“魂”,浸潤著過去的輝煌,蘊藏著現在的資源,指引著未來的希望,它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不斷培植這座城市人民的精神家園,也開創著未來更新的輝煌。奮鬥新時代、人文向心力、文化競爭力、文明感召力,正內化成長治人民建設家鄉的精神力量,成為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不竭動力。(記者 李家鳴)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