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海绿动漠生金

位于杭锦旗腹地的库布其沙漠绿意盎然。从“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到“中国样本”,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库布其沙漠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社会的中国绿色名片。本报记者 王磊 摄
科尔沁左翼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在查看苗圃的樟子松长势。通辽市 “四个千万亩”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使科尔沁沙地实现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工作人员正在呼伦贝尔沙地扎草方格治沙。呼伦贝尔市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得到有效控制,植被长势良好,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本报记者 孟和朝鲁 摄
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里的苏敏吉林湖美不胜收。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大对巴丹吉林沙漠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让景色壮美的巴丹吉林沙漠焕发奕奕光彩。本报记者 马建荃 摄
游客在乌海湖旅游区享受沙漠风光。乌海湖东临乌海市滨河景观带,西接乌兰布和沙漠,南接黄河乌海段上段河道,北接水利枢纽大坝,丰富的景观与平静如镜的湖水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本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在毛乌素沙地腹地,治沙人殷玉珍用30多年的坚守,将七万多亩沙地变成了绿洲。60多年来,当地干部群众接力播绿,让毛乌素沙地生态呈整体改善态势,走上了生态与发展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之路。本报记者 程英军 摄
扫一扫 看直播
  □本报记者  李卓

  内蒙古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

  防沙治沙,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十年来,内蒙古坚持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

  内蒙古逐步建立起了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的修复机制,通过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水土保持封禁保护等措施,促进林草植被恢复。经过不懈努力,“四大沙漠”面积相对稳定,“四大沙地”林草盖度稳定提高。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东南固沙林带进一步巩固,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持续向好,呼伦贝尔沙地沙化面积缩减、沙化程度减轻,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生态防护体系和阴山北麓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

  种植与加工沙生植物、开发沙漠旅游资源……在有效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内蒙古多地大力发展沙产业,向沙漠要效益,实现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共赢。

  “时代楷模”苏和,17年间和老伴种下的梭梭林筑起了一道宽500米、长3公里的生态屏障;以宝日勒岱、殷玉珍为代表的“绿色乌审”治沙群体,60年接力植绿,使“死亡之地”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0%……在长期防沙治沙实践中,全区各族人民执着奋斗,涌现出了一批批“生态卫士”,一抹抹绿色背后是一个个动人的奋斗故事。

  绿色是内蒙古的鲜亮底色。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在不断染绿的沙海上,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绿进沙退,大漠生金。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经过科学防治,实现了“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重大历史转变。大型全媒体系列接力直播《命脉》第五期,记者深入库布其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科尔沁沙地,穿越茫茫沙海,聆听治沙故事,见证绿色奇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7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8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9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10版:影像力
   第11版:通辽
   第12版:公益广告
沙海绿动漠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