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愈濃 北京八大古銀杏的金色魅力

中秋過後,北京的秋意越發濃郁了,樹梢的葉子開始由墨綠轉向斑斕,並會一直渲染成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們都説北京最美的季節在秋季,因為城市會被秋風拂過浪漫的氣息,尤其那會跳舞的銀杏樹,雖然那抹最靚麗的金色還沒有來臨,但大家不妨先做個準備,看看京城的古銀杏都藏在哪?

 

蝴蝶一般的銀杏葉

 

中秋過後,北京的秋意越發濃郁了,樹梢的葉子開始由墨綠轉向斑斕,並會一直渲染成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們都説北京最美的季節在秋季,因為城市會被秋風拂過浪漫的氣息,尤其那會跳舞的銀杏樹。從9月開始便徐徐拉開彩秋的序幕,黃綠相間的樹葉隨風舞蹈,直到11月下旬徹底被染成金燦燦的黃色,從行道樹到千年古樹,銀杏總是北京秋天最耀眼的明星。雖然那抹最靚麗的金色還沒有來臨,但大家不妨先做個準備,看看京城的古銀杏都藏在哪? 北京銀杏大道在哪?下面就介紹一下。

 

蛻變的色彩

 

1、香山-雙清別墅

 

香山的紅葉早就名揚天下,但在園中之園的雙清別墅裏,還挺立著一棵金代的古銀杏樹,你注意了麼?

 

在登山賞秋的季節,從景區的南路一直到雙清別墅的山路上,能看到許多金黃色的銀杏樹。不少退休的老人在這期間都會來這一帶撿落在草地上的銀杏果,有經驗的人只需坐在溪水邊,就能唾手可得被溪水從上游衝下來的銀杏果,然後放在大石頭上晾幹才算罷休。

 

走進雙清別墅的院落中,那棵800年的古銀杏依舊蒼勁挺拔地矗立在那裏,當金色的落葉鋪滿一地,踩在上面猶如一塊柔軟的金色地毯。靜靜地坐在樹下的石墩上,側耳聆聽樹葉飄零的優美旋律,揣想當年毛澤東在藤椅上讀書看報的情景,會不會有種倍覺殊榮的感動。

 

門票:10元

 

雙清別墅的落葉

 

2、植物園-臥佛寺

 

北京植物園的花草林木可謂是豐富至極,秋天更是五彩斑斕的世界,想躲開香山密集的人流,不妨來這裡賞秋看景,尤其是植物園內的臥佛寺,更是古剎清幽,古樹參天。

 

在臥佛寺內三世佛殿的東西兩側,各有一株800多年的古銀杏樹。相傳,為了守護寺中的臥佛,這兩棵樹是專程從印度移植而來的,因而也被人稱為“聖樹”。

 

門票:植物園10元、臥佛寺5元

 

交通:公交乘505、331、563、696、運通112路北京植物園站。自駕到五環香泉環島,往香山方向約300米即到。

 

臥佛寺的聖樹

古銀杏旁的古鐘

 

銀杏樹旁的古鐘

 

3、八大處

 

北京西山的八大處也有幾株古銀杏樹,在二處靈光寺的佛牙塔東南側有一棵明代的古銀杏,四處大悲寺大雄寶殿前有兩棵元代的古銀杏,還有六處香界寺的山門西側有一棵明代的古銀杏。

 

明代的古銀杏

八大處的銀杏樹

 

4、潭柘寺

 

在北京的古銀杏中,最著名的一棵要數京西古剎潭柘寺的“帝王樹”,因為這名字是乾隆皇帝禦封的。它巍然屹立在寺內的毗盧殿前東側,其鬱鬱蔥蔥的綠冠高達30多米,粗壯挺拔的巨幹周長達9米,據説是唐代種植的,那至今都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西邊對稱的一棵遼代配植的古銀杏也被封為“配王樹”,只可惜錯配了“鴛鴦”,這兩棵都是雄株,都不結果。而寺東路行宮院裏的兩棵明代雌株銀杏,每年秋季都是碩果纍纍。

 

潭柘寺帝王樹

 

5、戒臺寺

 

在戒臺寺的法鈞墓塔東側有兩棵古銀杏,每當鐘聲響起,滿樹的搖擺的金葉仿佛也在誦讀著超度的經文。

 

幽靜的世界

 

6、北大

 

北大西門內有四棵巨大的古銀杏,這也是北大值得驕傲的秋景。前面兩棵大樹應該都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可惜是雄樹並不結果。生活在這裡的學子們,每年開學後就盼著葉子變黃,駐足在樹下喃喃私語的戀人或獨自思念的寂寞身影,總會留下些許青春的記憶。

 

門票:免費

 

交通:運通106、運通114、運通116、332、333、394、718、808路等到北大西門。

 

校園裏的記憶

 

7、大覺寺

 

遼代的“銀杏王”因曾被乾隆皇帝題詩讚譽:“古柯不計數人圍,葉茂孫枝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而享有“西山銀杏之冠”的美譽。

 

大覺寺是個清幽的禪韻之地,無量壽佛殿前的北面有一株雄性銀杏,高達30多米,樹榦之粗要七八個人才能合圍,以至樹冠幾乎遮蔽了大半個庭院。每年的十月底,便會呈現出滿身“黃金甲”的壯觀之景。此外,寺內還有一處“九子抱母”的獨木成林的奇觀,千年銀杏樹主幹周圍長出9棵小樹,像是9個孩子圍抱著母親,此景也是相當的奇特。

 

門票:20元/人,11月1日後10元/人。

 

交通:八達嶺高速北安河出口,橋下左轉向西一直走,到頭左轉就到了大覺寺,一路有路標。

 

銀杏王

 

8、國圖

 

位於海淀的國家圖書館曾是元代的大護國寺所在,因此在這裡也藏身兩株有700多年曆史的古銀杏樹,矗立在舊的國圖主樓西側,它們被一片草地包圍著,像一對從容的老者,春華秋實,淡定面對歷史變遷。

 

金色書寫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