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第九屆海峽論壇:聚民心搭平臺促融合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第九屆海峽論壇大會18日上午在廈門市人民會堂舉行。以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為特色的海峽論壇為兩岸民眾搭建了一個面對面交流的平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橋梁。
 

 本屆論壇由兩岸80家機構共同主辦,其中台灣方面40家、大陸方面40家。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繼續關注和服務兩岸青年和基層群體,活動期間共舉辦36項活動,新增舉辦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新青年新世代領袖特訓營等活動。
 

 一年又一年的海峽論壇不僅內容更加豐富,效應也更加明顯,很多台灣鄉親通過論壇活動,結識了大陸朋友,在大陸找到了自己的根,更有一些鄉親帶著成功的夢想,在大陸拓展事業發展的空間。經常往來兩岸的台灣文化創意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段湘麟這次來海峽論壇參加的是兩岸特色廟會活動,他説, 
 

“海峽論壇最重要的是它串聯了台灣跟大陸的一個很好的良善的平臺。這個平臺角色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廈門這個地方,非常貼近的這個地方。很多東西除了物流上面,或者是在語言溝通上面,風俗習慣上面,飲食文化上面,其實在這邊是比較好。所以海峽論壇作為這樣子的橋梁,我覺得一個機會,讓大家了解台灣的一些比較深層的文化。”
 

 在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致辭時表示,兩岸交流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不斷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去年以來,儘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遭遇嚴重衝擊,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但我們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決心和態度沒有改變。為了給來大陸的台灣同胞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提供更多的生活便利和保障,我們已經相繼出臺了20多項政策措施。今後我們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繼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積極回應大家的關切和期待。”
 

 海峽論壇自2009年舉辦以來已經走過了九個春秋,台灣各界累計參與人數逾十萬人。
 

 來自海峽兩岸農漁工商科教文衛及的婦女、青年、體育、宗教信仰等30多個界別和基層民眾8000余人參會,在為期一個星期的時間裏,他們相互溝通和交流,總結經驗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出謀獻策。
 

 前來參加海峽百姓論壇的台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榮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海峽論壇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重大體現,

 

 “海峽論壇是見證兩岸和平發展的一個重要的交流平臺。官方中斷了交往,民間更要突出交流的意義。這是表現出大陸跟台灣同胞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一種非常明確、堅定的表現。這個對兩岸同胞來講,海峽論壇是維繫兩地和平發展,推動兩岸交流一個很重要的平臺。我想借著海峽論壇的舉辦,就是要向兩岸同胞宣示,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的信心跟決心。”
 

 對此,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也表示贊同。他説,各行各業的台灣民眾從台灣來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就表明瞭兩岸同胞渴望交流的心聲,這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他期待兩岸基層民眾心走得更近。
 

 “我們舉辦了這麼多的活動,內容比去年更豐富,惠臺政策更廣泛,更深入。如何將兩岸的人民連接起來,最需要的就是在文化、歷史、生活等方面進行大規模地交流,這可以使台灣老百姓更了解大陸的情況,像廈門一點也不比台北差,但對很多沒來過廈門的台灣同胞來説,就是不知道,(所以)我們就是透過基層,讓像裡長、基層民眾等來大陸看看。”

深化融合發展 推進心靈契合——兩岸專家積極評價第九屆海峽論壇

2017-06-23

     新華社廈門6月20日電(記者許雪毅 石龍洪 劉歡)第九屆海峽論壇18日在廈門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兩岸專家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海峽論壇為兩岸基層民眾搭建了深入了解彼此、促進心靈契合的絕佳舞臺,其所強調的“深化融合發展”,為今後兩岸擴大民間交流合作指明瞭方向。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表示,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今後兩岸交流合作的目的和方向。此次海峽論壇凸顯深化融合發展,這是對過去兩岸合作、共同發展的一種昇華,是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産物。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説,在提升兩岸經濟合作方面,大陸用了“首先”這個詞,提出“我們願意首先同廣大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努力擴大兩岸經濟合作的社會效益,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這顯示大陸的和平發展對台灣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大陸提供了機遇,也要求台灣儘快抓住機遇。兩岸經濟合作的目標和方向是“厚植兩岸共同利益”,這是雙向的,需要兩岸共同努力。


  李鵬説,海峽論壇傳遞的信息顯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和社會領域,還包括文化和理念上的融合,即兩岸同胞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此次俞正聲主席提到實現融合發展的路徑,要通過兩岸民間交流合作,要發揮創造力,這為在當前複雜形勢下如何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指明瞭方向,使得今後的交流活動更為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


  劉相平説,海峽論壇所強調的深化融合發展,不是臨時性舉措,需要長時間的動力支持。儘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遭遇嚴重衝擊,但我們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大政方針不會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息息相關,需要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持續奮鬥。我們對包括臺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有足夠的信心和相當的期許,對實現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


  參加海峽論壇的多位台灣學者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對海峽論壇作為兩岸民間交流平臺所起的作用表示讚賞。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是第二次參加海峽論壇。他説,本屆論壇由兩岸80家單位(大陸、台灣各40家)共同主辦,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自己所在的台灣競爭力論壇也是主辦單位之一。


  龐建國認為,本屆海峽論壇顯示,大陸對臺政策具有連續性和一貫性。大陸堅持“兩岸一家親”的認知和理念,希望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現階段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是必由之路。目前大陸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認可,也讓台灣各界看到了新機遇。


  “最終走向融合發展是兩岸關係的必然趨勢。”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説,當前兩岸民間交流有牢固基礎,兩岸民間彼此交往的需求不會因政局的變化而改變。中華文化是根,兩岸文化融合有助於未來兩岸經濟統合及政治統合。


  專家們注意到,海峽論壇在推動兩岸更深入廣泛的民間交流的同時,高舉“反台獨”旗幟。劉相平説,“台獨”是臺海和平穩定與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最大威脅和禍害。縱容“台獨”將會極大危害兩岸融合發展。兩岸同胞必須攜起手來,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行徑。


  台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説,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不容台灣當局躲閃回避。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需要採取進一步措施,讓兩岸在文化、歷史、現實生活等層面聯結起來,實現一體化。(完)

展開全文

兩岸各界人士的“憂”與“盼”——看見海峽論壇上的“態度”

2017-06-23

       新華社廈門6月20日電(記者劉歡 許雪毅 石龍洪)正在廈門舉行的海峽論壇上,兩岸各界人士密集發聲,道出對當前兩岸關係的“憂”與“盼”,表明希望兩岸繼續加強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態度。


  “我‘憂’的是兩岸交流受到阻礙、兩岸關係受到干擾,‘盼’的是兩岸關係能早日撥雲見日,沿著和平發展、‘兩岸一家親’的康莊大道向前邁進。”台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説。


  他表示,過去30年,兩岸在經濟、社會、情感等方面建立了廣泛的聯結,交流融合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任何以意識形態阻礙兩岸社會交往的做法都是逆潮流和不得人心的。他期盼兩岸民眾增進了解,增加對彼此的認同,深化融合發展,最終實現心靈契合。


  不少企業家憂慮兩岸交流限縮對經營造成困擾。台灣大埔美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陳新民説,非常擔心台灣當局的一系列不當舉措,讓兩岸關係掀起波瀾,衝擊企業經營。他説,自己在台灣和廣東東莞都有投資辦廠,期盼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共創互利雙贏。


  全國臺企聯副會長林子凱表示,兩岸關係出現不穩定局面,他們這些經常往返兩岸的人肯定深受影響。奔波兩岸的企業家高度擔心“不確定性”,擔心兩岸投資力度減小、雙邊合作産生動搖,擔心兩岸企業交流往來會減少。“大陸充滿發展機遇,弱化兩岸經濟聯繫只會削弱臺商的競爭力。推動兩岸經濟交流持續向前發展,才是正確選擇。”林子凱説。


  為增進兩岸基層和青年的互相了解,台灣村裡長聯合總會總會長陳建良建議,提升交流效率,多管道、多元化地推動兩岸交流;擴大交流層面,增強歷史文化內涵和情感的交融。


  全國青聯委員雷希穎指出,互聯網讓兩岸交流更直觀、更鮮活,兩岸青年能夠很快地找到共同的文化符號。“未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借助互聯網走近對方、了解對方,感受彼此最真實的社會現狀與發展趨勢,形成共識。”他説,兩岸青年的心靈距離不應越走越遠,而是要越走越近,希望兩岸青年坦誠交流,朝著共同的方向努力,讓兩岸共同家園變得更好。


  文化藝術工作者擔憂兩岸關係出現波折,為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蒙上陰影。台灣中華演藝總工會秘書長曹雨婷説,這些年兩岸演藝交流日趨頻繁,大陸龐大的演出市場吸引很多台灣藝人。但是,去年以來,兩岸關係不確定性增加,兩岸演藝交流也受到影響。協會原本打算和大陸一些團體簽訂的演藝合同或項目,卻被台灣有關部門“擱置”並導致“流産”。“這讓我們感到憂心和憤怒。”曹雨婷説。


  曹雨婷表示,自己在台北出生,祖籍湖南長沙,能深刻感受到兩岸同根同源、不可割捨的親情關係。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兩岸演藝事業本來就有很多共通互補的地方。期盼兩岸關係能夠回歸正確軌道,讓交流順利進行,讓兩岸演藝合作有一個更光明的前景。


  不少在台灣生活的大陸配偶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兩岸政治關係變化可能對兩岸婚姻家庭帶來的衝擊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師古曉婷説,自己從大陸嫁到台灣,意識到當兩岸關係出現波折時,陸配將首當其衝地受到影響。她表示,當前兩岸關係不確定性增加,陸配更要團結起來,維護自身權益。


  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長龐建國説,原本期待民進黨當局對兩岸關係有務實認知,可是對於兩岸關係政治定位問題,民進黨當局避而不答,不肯接受“九二共識”,並大力推行“文化台獨”“柔性台獨”,破壞兩岸關係,這只會讓兩岸關係越走越僵、越走越遠。


  他表示,大陸堅持“兩岸一家親”的認知和理念,希望建立兩岸命運共同體。海峽論壇作為兩岸開展民間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很有必要。盼望大陸也能通過其他渠道,對兩岸民間交流和融合發展做到“深耕細作”。(完)

展開全文

兩岸相融 共謀福祉——第九屆海峽論壇綜述

2017-06-23

共敘親情鄉誼、共商融合發展、共話民生福祉。6月17日至23日,第九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行。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本屆海峽論壇安排大會、青年、基層、經貿四大板塊21個項目40場活動,8000余名台灣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生動:聚焦“有故事的人”

 

20多年來一次次跨越台灣海峽,將100多位台灣老兵的骨灰抱回大陸老家安葬的83歲台灣老兵高秉涵;多年來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的台灣少數民族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率先“登陸”發展、企業步步壯大的在閩臺商李世偉;因一次匯款業務而與台灣老兵夫婦結緣、從此悉心照顧的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普陀支行職員朱捷;兩岸阻隔42年後,首次赴臺採訪的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6月18日論壇大會上,5位兩岸交流的見證者、推動者,聚焦臺海變遷,暢談心路歷程。

 

今年是兩岸恢復民間交往30週年,聚焦“有故事的人”,大會的精心安排所蘊藏的深意不言而喻。30年前,禁錮台灣海峽的堅冰被打破,兩岸交流隨之蓬勃興起。30年後的今天,兩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已然成為兩岸關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九載風雨真情在,九重寒暑夢依然。伴隨著兩岸交流日益擴大,邁入第九年的海峽論壇已成為兩岸聯合參與機構最多、活動規模最大、涉及範圍最廣、民間色彩最濃的大型交流活動。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6月18日海峽論壇大會上,第三次參加海峽論壇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引用此句詮釋對兩岸交流的期許。她表示,只要我們為和平點燃心燈,堅毅力行,一燈引千燈,燈燈相映,必能破除黑暗,讓兩岸的未來重現光明。

 

草根:唱響民間交流主旋律

 

“一道海峽連兩岸,進進出出一家人。”6月17日,來自海峽兩岸的百位新人在天風海濤的見證下,互相許下婚姻誓言,這也是海峽論壇第一次舉辦兩岸集體婚禮。

 

“在海峽論壇上有大家的祝福和見證,我們的心更安定了。”喜氣洋洋的傳統新人服飾,映紅了台灣高雄姑娘何燕萍的臉。在一旁,來自山東的新郎夏祥光同樣止不住笑意。

 

凸顯草根性、基層唱主角,海峽論壇正成為一場不折不扣的兩岸民間嘉年華——跨越海峽的溝通之橋,是兩岸特色廟會上,來自台灣基隆的林技成手中美味的虱目魚丸;是廈門海滄柯井社張氏家廟詒德堂前,台灣宗親張世榮返鄉謁祖的喜悅;是海峽(漳州)茶會裏,海峽兩岸和海內外200多家茶企泡出的清香茶湯……

 

“各行各業的台灣民眾從台灣來到廈門參加海峽論壇,這表明兩岸同胞渴望交流的心聲,這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表示。

 

台灣社區發展協會聯合總會秘書長林武雄認為:“兩岸的基層交流,不要因為執政黨的輪替而改變方向和目標。從政治、經濟、文化、宗教、體育等各個層面,讓兩岸民眾多走走看看,加深彼此的了解,互相學習進步。”

 

青春:讓青年交流更“有感”

 

“一起玩喜劇,一同歡笑,共創美好記憶。”6月18日,首屆海峽論壇金點子創意大賽總決賽現場,來自台灣玄奘大學的林靖以其“兩岸青年喜劇藝術節”獲得評審青睞,一舉獲得亞軍。

 

以“兩岸好主意、金選新創意”為主題,大賽於今年2月8日在台北啟動,共徵集到152項活動策劃案,吸引50位台灣青年來廈門交流。“希望兩岸年輕人用這樣的創意為海峽論壇的舉辦貢獻力量,也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多出金點子。”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表示。

 

兩岸一家親,希望在青年。縱覽本屆海峽論壇,“青春風”勁吹,增加讓青年“有感”的體驗式交流。

 

“樂業兩岸創享未來”青創先鋒匯上,1000多名來自大陸和台灣的青年創業者共聚一堂,“台灣青年有許多好的創意,大陸具有廣闊的市場,兩者互補使得我們有足夠的能量共同開創國際市場。”台灣藍德科技創始人許賓鄉信心滿滿;兩岸青創書院裏,一群來自台南新山小學的孩子們好奇地打量著村莊內擺放的犁、耙、石磨等農具。“兩岸的小朋友一起學習交流傳統農耕方式,友誼的種子也就此生根發芽。”新山小學老師林倩如説。

 

6月17日,第九屆海峽論壇·台灣專業人才廈門對接會舉行。以“台灣青年·創業廈門”為主題,200多名台灣青年入場求職。“廈門的創業環境很好,還有不少針對台灣人才的優惠政策。現在‘小三通’也很方便,從廈門往來台灣非常便利。”求職會上,來自華僑大學的台灣學生賴偉通説。

 

“本屆論壇細化科技、教育、水利、金融、智庫等行業交流主題,實現有效對接。”福建省臺辦副主任鐘志剛介紹,在便利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方面,福建將面向台灣青年推出2600多個就業崗位,600多個見習崗位,3100多個創業席位。

展開全文

80多歲台灣老兵高秉涵的回家路

2017-06-22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高秉涵

台灣老兵高秉涵在第九屆海峽論壇開幕式上講述回家路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我是台灣來的老兵,我這一生,有兩段忘不了,充滿心酸的回家之路。第一段,就是為亡故的老兵照亮回家的路,第二段是為我的兒孫指引他們回家的路。”

 

講這句話的是80多歲的台灣老兵高秉涵,在18日舉辦的第九屆海峽論壇開幕式上,他如是説。這位老先生1936齣生在山東菏澤,13歲的時候因戰亂輾轉來到台灣,56歲他才第一次踏上回鄉的旅程。

 

翻開兩岸交流的歷史,我們清晰地看到因為兩岸長期隔絕,直到1987年才被打破,自此開啟了兩岸交流交往的新時期,也就是在兩岸關係發展不斷向前發展的好時候,高秉涵老先生才圓了回山東菏澤老家看看的心願。非但如此,他還將近200位老兵骨灰帶回大陸老家安放,幫他們一個又一個完成了宿願。

 

“是菏澤那些老哥、那些老兵他們牽著我的手到了台灣。他們的理念是要活著不能回家,死了也要魂歸故里。我跟他們信守承偌,老哥,如果兩岸開放那一天,你們走了,老弟我負責把你們的骨灰抱回家,你們牽著我的手到台灣,我抱著你們回去。”

 

高秉涵老先生説,最初這事兒並不能被同事、鄰居理解,是自己的行動和理念打動了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高秉涵老先生抱骨灰的地域範圍也有所擴大,從山東到全國各地,最遠的曾經到過新疆伊犁。他説,自己最了解老兵回家的苦心,所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還要堅持做下去。

 

今年適逢兩岸民間交流30年。30年前,禁錮台灣海峽的堅冰打破之後,兩岸交流隨之蓬勃興起,愈發頻密。近些年來,高秉涵老先生每年至少要回大陸兩次,去年,他帶著四個孫女回了山東菏澤老家。他説,“要讓兒孫們知道她們的根在這邊,她們的生命源頭在這裡,她們的老家在這裡,希望她們對家國觀念不要有偏差有錯誤。總之認祖歸宗是我最大的願望,也是我對中華民族盡一份孝心。”

 

高秉涵老先生曾經作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叫,異國作客一甲子,猶若不見九州同。像高老先生這樣因為兩岸的隔絕在內心留下了太多的傷痛和不捨。如今,兩岸交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台灣同胞應該常回大陸看看,不要再因認不清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

展開全文

港媒評海峽論壇:兩岸關係發展動力來自民間

2017-06-20

第九屆海峽論壇18日在廈門拉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論壇主題闡述了五點意見。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指出,俞正聲的講話正正點出了當前兩岸交流的重點和方向。縱觀這30年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兩岸民間交流始終是推動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評論摘編如下:

 

第九屆海峽論壇18日在廈門拉開帷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開幕式上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論壇主題闡述了五點意見,呼籲兩岸同胞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加強交往、化解心結,並強調反對一切形形色色的分裂國家的行徑。

 

俞正聲的講話正正點出了當前兩岸交流的重點和方向。目前兩岸關係因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兩岸政治交流已經中斷,經貿交流也遭到較大程度削弱,兩岸社會、民間的交流更顯重要,由此作為兩岸民間交流平臺的海峽論壇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尤其今年適逢兩岸民間交流30年,使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岸關係發展的根基在基層、動力在民間,正是兩岸千千萬萬民眾的默默奉獻,最終匯聚兩岸交流大潮,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首屆海峽論壇于2009年舉行。這九年來始終堅持面向基層、面向民眾的務實方向,始終保持民間性、大眾性、廣泛性的鮮明特色,因而備受兩岸民眾歡迎和支持。

 

如今海峽論壇已成為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形式最多樣、內容最豐富的兩岸民間交流盛會,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為兩岸民眾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溝通了解的大舞臺,有力促進了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現在兩岸關係面臨嚴峻形勢,海峽論壇更應發揮促進民間交流的效應,成為兩岸基層民眾的“心靈橋梁”。

 

縱觀這30年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兩岸民間交流始終是推動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從1987年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到2008年邁入和平發展新階段,到2015年人員往來超過985萬人次,民間交流日益頻繁,同胞的情感連接和利益紐帶越來越緊密。而這正是島內“台獨”勢力所懼怕的。他們絞盡腦汁地搞“去蔣化”、“去孫化”、“去中國化”,就是企圖切斷兩岸歷史聯結和同胞情誼,千方百計地阻撓兩岸統一。因此,加強兩岸民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增進台灣同胞對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

 

最近大陸方面又推出了多項便利措施,包括在大陸就業台灣居民享有住房公積金繳存和使用權利、可在大陸參加社會保險、為臺生增設獎學金項目、提供更便利旅遊住宿服務、改進臺胞小額信用卡服務等,進一步為臺胞在大陸求學、就職、生活創設更友善、更便利的環境。

 

“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爝火雖微,卒能燎原”。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來自民間,來自基層,來自兩岸全體同胞。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作出應有努力,兩岸民間交流的涓涓溪水,終將匯聚成衝破一切障礙的澎湃大潮,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闢更為廣闊的前景。

展開全文

台灣各界積極評價第九屆海峽論壇

2017-06-19

第九屆海峽論壇18日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台灣輿論高度關注海峽論壇,各界積極評價俞正聲主席的講話,認為大陸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政策不隨政治因素而改變,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以紮實措施推進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

 

台灣《中國時報》19日在頭版頭條以《堅持九二共識 反對形形色色分裂行徑 俞正聲:維護兩岸共同家園》為題,大篇幅報道海峽論壇。該報道援引大陸涉臺人士的話指出,俞正聲的講話把大陸的“反獨”提升到新高度,除了明確宣示反對“台獨”外,舉凡破壞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撕裂兩岸一家的共同命運等行為,大陸不會坐視不管。

 

台灣網絡媒體風傳媒在報道中指出,大陸一邊推動各項惠臺利多和更深入廣泛的民間交流,一邊也開始對“台獨”提高聲量説重話,這顯示大陸對臺政策進入“軟的更軟,硬的更硬”新階段。

 

風傳媒注意到,大陸方面將要推出實施的惠臺政策,有居住、保險、旅遊品質、個人信用、獎學金、臺生就業保障等多個面向。該媒體指出,30年前,兩岸開始往來,大陸對臺政策的主軸是鼓勵“臺商西進”,而今天則是鼓勵“臺民西進”。在兩岸沒有官方共識和互信之下,大陸正以步步為營的民間交流方式,推動兩岸關係的繼續發展。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鄭又平對記者表示,海峽論壇作為大陸方面精心打造的兩岸民間交流平臺,在當前兩岸政治關係“冰凍”的情況下,更有其獨特的價值和不可替代的意義。它注重民間、基層、草根的交流,還專門開闢了青年、婦女、勞工等交流板塊,加上閩臺之間的“五緣”聯結,兩岸基層民眾得以通過這一平臺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促進心靈契合。

 

鄭又平指出,此次論壇的主題是“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俞正聲主席的講話也是圍繞這一中心展開。“這表明大陸方面將融合發展作為現階段對臺工作的重點,在對臺工作中不僅重視兩岸同胞的利益融合,也更加重視雙方的生活融合、情感融合,這體現了大陸對臺工作以人為本的理念。”

 

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王昆義對記者表示,在當前的形勢下,今年的海峽論壇仍吸引8000多名台灣各界人士參加,足以説明兩岸民間的交流並不受政治氣候影響,説明兩岸民眾希望交流融合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雖然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大陸方面仍重申‘兩岸一家親’,説明大陸對臺親善政策不隨政治層面的變化而變化。大陸目前正處於經濟大發展的階段,持續推出創業、就業等方面的惠臺措施,最重要的是能讓台灣年輕人走出長期‘低薪’困境,避免階層下陷的危險。這充分體現‘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王昆義説。

 

台灣“國政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陳奕璇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社會同步發展與經濟相互融合。當大陸經濟水準向上提升的同時,可增加更多工作機會,此時推出惠臺政策更可贏得人心。

 

臺經院新興市場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譚瑾瑜指出,目前的兩岸關係因為政治原因陷入僵局,而兩岸經貿正處在重要的轉型階段,這時海峽論壇這樣的民間交流論壇顯得更加重要。這樣的論壇讓兩岸學者、臺商坐下來,找出應對困難的辦法,促進雙方更好地合作。比如,臺企如何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兩岸企業如何在新業態中加強合作等重要問題,民間論壇都可以先期討論和研究,提出對策。(新華社台北6月19日電 記者章利新 查文曄)

展開全文

學者:海峽論壇將為兩岸民間交流開啟新的歷史篇章

2017-06-19

6月18日,為期一週的第九屆海峽論壇在福建順利開幕,來自兩岸各界的8000余位有識之士濟濟一堂、共襄盛舉。作為兩岸最大的民間交流盛會,海峽論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路走來,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互動的最重要的品牌之一。由於蔡英文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目前兩岸官方交流已經全面停擺。在這種情勢下,海峽論壇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在兩岸之間的角色和功能自然更加突出。兩岸基層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借此機會可以增進了解,增加溝通,融洽情感,化解心結,縮短心理距離。

 

兩岸關係的新變局與中國大陸的戰略定力

 

當前島內政局躁動不安,兩岸關係停滯不前,特別是巴拿馬與台灣無預警“斷交”後,台灣當局高層為轉移焦點、推卸責任,故意將矛頭指向中國大陸,不止一次對外放話稱,將會重新評估兩岸情勢,要對中國大陸展開“報復”,禁止大陸官員和部分學者訪台。島內媒體據此紛紛猜測,兩岸關係將走向一個新的拐點,由之前的“冷和平”逐漸滑向所謂的“熱對抗”。

 

在這一關鍵時刻,大陸繼續如期高規格舉辦兩岸海峽論壇,無疑向外界發出了強烈信號,那就是無論島內政局如何風雲變幻,也無論台灣當局如何尋釁滋事,中國大陸願意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大陸願意繼續造福兩岸同胞、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善意也沒有任何變化。

 

蔡當局的“去中妄想”與兩岸民間交流的加速推進

 

蔡英文上臺以來,始終唸唸不忘要弱化兩岸各項連接和交流。在對內方面,妄圖通過“去蔣”,“去孫”,“去孔”等全面推行“去中國化進程”;在對外方面,蔡當局也妄想“挾美日抗大陸”,利用美日力量來狐假虎威、對抗大陸;在兩岸上,蔡當局不但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一中原則”,而且妄圖通過“新南向政策”等,將台灣的貿易投資向東南亞和南亞國家轉移,藉此來減少兩岸經貿往來。在社會文化交流方面,蔡當局也以削減退休金等方式恐嚇台灣退役公職人員不得到大陸參訪交流。對於今年的海峽論壇,蔡當局也是橫插一杠,有意阻撓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等人來陸出席。

 

但兩岸交流畢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根據島內任何一項民調來看,支持兩岸關係繼續和平發展的人數都在70%以上,因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絕對是島內最大的主流民意之一。任何人妄想開歷史的倒車,終將被歷史所吞噬,任何人妄想阻撓兩岸交流,最終也不可能得逞。

 

例如,在經貿方面,2016年台灣對外出口的40%以上都是流向中國大陸和台灣,這顯示兩岸經貿關係的密切程度正在逐漸拉高。在人員往來方面,2016年台灣來大陸旅遊、工作和就學的人數超過573萬,再創歷史新高。在兩岸民間交流方面,海峽論壇今年不但照常推進,而且國民黨主席親自率團參加,參與層級較以前有鮮明提高,8000多人同時與會,也再次彰顯了兩岸民間對於兩岸各項交流的熱情與期待。

 

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兩岸一衣帶水、近在咫尺,兩岸同胞也是血濃于水、休戚與共。雖然台灣當局費盡心思,千方百計想干擾兩岸正常交流,但大陸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卻從未放棄過任何可以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和情感的努力,大陸有關部門目前已經出臺20多項有利於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重要舉措,如卡式臺胞證、允許台灣同胞在大陸參與醫保等等。

 

這些惠臺政策的相繼推出,受到了廣大台灣同胞的熱烈歡迎。未來大陸還會繼續出臺新的親臺惠臺政策,一如既往地為廣大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創造更多便利條件,繼續擴大台灣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加速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兩岸民間交流的不斷深化,還將産生重要的外溢效應。一方面,這可以增進兩岸互信,夯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基礎。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中,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基礎上,逐步邁入大交流,大合作和大發展的新階段。但蔡英文上臺後,卻故意破壞兩岸政治互信基礎,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重大考驗。但只要兩岸民間交流繼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就不可能遭到根本性破壞,反而會更加襯托出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性,提醒人們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需要人們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去精心呵護。

 

另一方面,這還可以進一步凸顯出蔡當局兩岸政策的保守性和頑固性。海峽論壇的成功舉行,標誌著兩岸民間交流的機制化和制度化建設正在穩步推進、持續深化,併為廣大台灣同胞帶來了諸多實實在在的巨大利益。如果台灣當局再繼續被意識形態所綁架,拒絕根本性調整兩岸政策,島內民眾肯定會質疑,為何國民黨有能力與中國大陸維持良性互動,而民進黨卻只會固步自封、冥頑不化呢?

 

結語

 

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通過兩岸經濟社會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必將進一步擴大兩岸民眾的利益交集,增強兩岸民眾的心理認知,形塑兩岸民眾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俞正聲主席在今年海峽論壇開幕式上表示,目前兩岸民間交流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相信隨著時間的推演,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的進程將全面加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也將越走越寬,兩岸同胞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也將越來越近。(鐘厚濤,作者係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展開全文

"擴大民間交流"成海峽論壇主基調年輕人談文化共識

2017-06-19

作為兩岸民間交流平臺的“海峽論壇”18日在福建登場,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率隊出席。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表示,兩岸深化融合發展需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經濟合作,也需要排除干擾,堅決反對“一切形形色色分裂國家的行徑”。

 

第九屆“海峽論壇”18日在廈門市人民會堂舉行,俞正聲主席出席論壇大會並致辭。他説,1987年兩岸衝破隔絕狀態、打開交流大門,30年來儘管兩岸關係跌宕起伏,民間交流始終延綿不絕、蓬勃發展,顯示兩岸民眾“前途和命運始終緊密聯繫在一起,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把我們分開”。2016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遭遇了嚴重衝擊,面臨著新的風險和挑戰”,但中國大陸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造福兩岸民眾的決心和態度沒有改變。俞正聲透露,大陸已推出20多項政策措施,為到大陸的台灣民眾營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提供更多生活便利和保障。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洪秀柱引用這句佛經來詮釋兩岸民間交流給她帶來的希望。她遺憾的是,中國國民黨面臨很大打擊,而更關切和憂心的不僅是國民黨的困境,而是擔心台灣認同的錯亂。此前一天,洪秀柱在與俞正聲主席會面時提到,兩岸交流不能再走“只經不政”的老路,唯有通過兩岸和平協議的簽訂,才能去除兩岸歧見。

 

海峽論壇是在“海西論壇”的基礎上發展擴大並更名的,是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據《中國時報》18日報道,作為第九屆“海峽論壇”重點分論壇之一的“海峽青年論壇”,已連辦15年,本屆以“互聯網與兩岸青年文化共識”為主題,邀請飛魚科技創始人姚建軍、社科院亞太院南亞研究中心葉海林和北京創業公社台灣區負責人鄭博宇等近700人出席,旨在強調兩岸民眾“換位思考”的重要性。據悉,過去幾屆論壇都曾邀台灣相關專家名人出席,分享對兩岸青年交流的看法,此前因發生空難去世的齊柏林導演2014年時就曾受邀,向兩岸學子分享拍攝《看見台灣》的心得。為讓論壇更接地氣,今年不僅現場播放“大陸看大陸、台灣看大陸”等3組對比視頻,還找來主演大陸網絡劇《上癮》而在兩岸爆紅的演員黃景瑜擔任現場座談嘉賓。新黨新思維中心的侯漢廷稱,兩岸年輕人在網絡上有時會針鋒相對,其實無須過度反應,因為部分台灣網民的意見不代表所有台灣年輕人。

 

時值兩岸交流30週年,論壇大會特別安排兩岸嘉賓訪談。來自海峽兩岸各個領域的多名親歷者、見證者來到大會現場,聚焦臺海變遷,暢談心路歷程。

 

針對大陸在多個場合提到“反獨”,《中國時報》注意到,在與巴拿馬“斷交”後,島內綠營的“台獨”訴求聲勢看漲,“台獨”大佬辜寬敏透露,蔡英文年底將恢復“台灣加入聯合國活動”,“台灣內部的對立與兩岸動蕩可能隨之激化”。文章直言,面對強勢的大陸,善用籌碼爭取最有利的條件,與大陸好好相處,為兩岸人民創造最佳生存發展的環境,才是聰明的選擇,“民進黨在陳水扁時代已經錯過一次,走不通的路就不必再走”。

 

《聯合報》18日分析稱,洪秀柱在大陸重提和平政綱概念,由於之前馬英九在任內堅持“擱置爭議、共創雙贏”,“洪秀柱的説法,形同再挑戰馬的兩岸路線”。《旺報》稱,洪秀柱的登陸“畢業旅行”,以將卸任黨主席身份,破例參加往年都是由副主席出席的“海峽論壇”;她的和平政綱等在台灣反復提及的論點,登陸再提,意義當然不同,“就是為了國共間深化九二共識,希望能鞏固兩黨政治基礎,也為吳敦義設下無可動搖的一中與反台獨框架”。文章説,洪秀柱15日在南京的行程原本完全保密到家,但晚間她通過國民黨文傳會發出聲明,提到她跟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説,“有人傳言陸方對國民黨未來發展有點憂心”,但她相信,縱使選舉有繼任者,也會繼續保持相同立場,“九二共識”“反台獨”不變,“她一面説著她相信(吳敦義會堅持黨的既有立場),一面在卸任前發表自己的兩岸論述,正是固化國共政治互信的具體實踐”。 【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展開全文

融合與契合:兩岸民間交流的“故事新篇”——寫在第九屆海峽論壇開幕之際

2017-06-18

第九屆海峽論壇18日在福建廈門開幕。本屆海峽論壇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定位,圍繞“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精心籌劃和設計30多項相關活動。論壇盛況依舊,既彰顯了海峽論壇引領兩岸民間交流的示範作用和品牌定位,也證明兩岸已建立起割捨不斷的情感聯結和密不可分的利益聯結。

 

“天下之勢,以漸而成;天下之事,以積而固。”今年是兩岸打破隔絕狀態、開啟民間交流30週年,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已成為兩岸深化交流合作的發展方向。作為一個涵蓋民間、基層、青年的“草根嘉年華”,海峽論壇舉辦9年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為兩岸民眾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溝通了解的大舞臺,有力促進了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由於民進黨當局迄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遭遇嚴重衝擊,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儘管兩岸政治關係趨冷,但大陸方面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方向不變;儘管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但事關兩岸民眾利益福祉和心靈契合的經濟社會交流熱度猶存。本屆海峽論壇堅持以民眾需求為導向,圍繞工、青、婦“三大品牌”,姓氏宗親、同鄉社團、民間信仰、大陸配偶“四大紐帶”,文化、教育、醫療、法律、工商“五大領域”和農、漁、水利、鄉鎮村裏、社區協會、公益慈善“六大基層組織”設計活動,繼續擴大交流界別和領域,提供兩岸交流合作平臺。

 

兩岸一家親,共敘同胞情。在民進黨當局惡意阻撓兩岸交流、破壞兩岸關係的同時,大陸方面一如既往保護台灣民眾的福祉,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近期大陸各部門陸續公佈了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便利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消除台灣同胞在大陸生活的各種“門檻”。一系列彰顯善意的舉措,表明大陸推動兩岸民間交流的大門不僅不會關閉,而且會更開放、更便利。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論壇開幕式上所指出的,兩岸交流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展望未來,兩岸同胞共創和平發展光明前景之路可謂任重道遠,而民間交流將繼續充當融洽兩岸同胞感情的“連心橋”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發動機”。譜寫兩岸民間交流的“故事新篇”,進一步保持兩岸民間交流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進一步發揮兩岸民間交流匯聚民意的積極作用、進一步通過兩岸民間交流增進廣大民眾的福祉、進一步提高兩岸民間交流的品質和水準,是兩岸同胞應當承擔的共同責任。誠如俞正聲主席所説:“兩岸同胞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堅定維護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新華社廈門電 記者劉歡許雪毅石龍洪)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