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台灣女孩的支付寶體驗記

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我到北京清華大學當交換生,第一次長時間生活在大陸。那段時間印象很深刻,為了怕自己花錢太過於“方便”、防止“剁手”,我沒有申請支付寶,甚至連淘寶都沒有註冊。

 

    還記得第一次在北京144天的生活,消費上的確是有些不方便,但總體來説,除了不能滿足淘寶的需求外,現金支付仍然可以應付生活上大部分的需求。沒有第三方支付並沒有剝奪我太多正常生活的權利。

 

    2016年9 月,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壤,這次不再是短期的交換生了,而是為期兩年的研究生。還記得剛下飛機、到學校報到的當天,我們一群台灣來的學生馬上到銀行開戶,為的是儘快註冊支付寶、開通微信錢包、下載淘寶等電商平臺。這時候的大陸,第三方支付可説是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支付寶為例,網上購物、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叫外賣、買車票、醫院掛號等等,都可以通過支付寶進行交易。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第三方支付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作者在便利店用手機支付購物

第三方支付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作者在便利店用手機支付購物

 

    就個人最直觀的體會,可以明顯感受到2014至2016年間,中國電商和第三方支付系統的大幅拓展,無形中已成為一種社會潮流。

 

    有相關媒體報道,移動支付的流行,主要得益於在線購物、網貸和在線貨幣市場基金等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爆炸性增長。中國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規模較上一年擴大了兩倍多,達到了3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70萬億新台幣)。

 

    這裡撇除經濟利益不説,單純聊聊個人的使用習慣。當各大商場充斥著藍色醒目標識“歡迎使用支付寶”時還不算稀奇,真正令人驚訝的是,當我第一次在北京路邊看到推著水果小攤車的大媽,也拿出放大版的支付二維碼説:“姑娘,你是用微信還是支付寶付錢呢?”,霎時間,真能深刻地感受到第三方支付強大無邊的滲透力。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當各種小攤上都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和便捷的手機支付,我也是醉了 拷貝

當各種小攤上都能使用第三方支付和便捷的手機支付,我也是醉了

以支付寶發佈的《2016年的中國人全民帳單》為例,可以發現去年有4.5億實名用戶使用了支付寶,其中71%的支付發生在移動端,80後人均支付金額已超過12萬元人民幣,90後使用移動支付更是高達91%!當人手一台手機“嗶!嗶!”付費時,才會驚覺自己已身處於第三方支付流行的社會文化之中,如同數據統計結果:移動支付滲透率的大幅提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線下手機支付的習慣養成。

 

如今,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已經成為在大陸生活、學習將近一年的我的手機必備APP,而且必須放在手機首頁最醒目的位置。以前常説出門必備三寶:手機、錢包、鑰匙;如今,手機的功能已近乎取代錢包,我們享受著出門不用帶錢包,或是錢包中只剩十塊錢也能生活一個月的方便。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微信和支付寶在手機首頁最醒目的位置

微信和支付寶在作者手機首頁最醒目的位置

對比而看,兩岸消費習慣差異性日漸顯著。在台灣,消費仍以現金和信用卡為主,目前現金支付比例仍高達75%,第三方支付在嚴格管制下發展緩慢。雖然支付寶在近幾年多次傳出消息進軍台灣,推出跨境的互聯網線下交易業務,但仍以服務大陸游客為主,其接入的台灣商戶包括陸客最常光顧的便利店、百貨公司、伴手禮店、熱門商圈以及夜市等。

 

許多台灣朋友都大嘆支付寶的便捷性,卻也擔心過度方便衍生的問題----隱私和安全性。

 

    曾經看到一個網友的評論相當有意思:“當手機和資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以後出門還能愉快地帶手機嗎?”的確,當手機同時承載著錢包的功能,一旦掉了手機,那麼所有和手機號綁定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全部面臨危險,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系統所綁定的大金主----銀行卡。

 

    另外,有台灣朋友曾説過,因為對金錢交易向來比較小心,由於第三方支付系統中存在太多的個人信息,加上2013年曾發生洩露總量達1500到2500萬之多的“支付寶數據泄漏事件”。雖然,事後證明洩露數據只有帳號沒有密碼,對用戶資金安全沒有任何威脅,國家工信部也介入調查、修復安全漏洞,但還是免不了對於第三方支付系統存有網絡信息安全的疑慮。

 

阿裡巴巴2014年一度與台灣藍新科技公司合作在台灣推出掃碼支付業務,但當時台灣第三方支付專法尚未通過,三方合作遭台灣政府主管部門金管會喊停,後來又恢複業務。支付寶2014年12月1日在台灣上線以來,已從3600個支付點發展到3萬多個,微信支付目前在臺也有超過3萬個支付點。2016年4月,藍新科技轉投資的台灣第三方支付股份有限公司“ezPay台灣支付”取得金管會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並且成為首家取得跨境支付業務許可的金流支付公司。

 

我認為,無論生活在大陸還是台灣,無論發展程度如何,在不同的領域都應該嘗試互相理解、虛心學習,才能增進全面的了解,而不是刻板印象式的認知。這不僅是提高自我的必須,還是兩岸進一步加強合作,實現和平共贏的助力。

 

                                      (本文作者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劉馨宜,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外國移動支付大咖網商大會談無現金社會:支付寶是我們的一個夢想

2017-07-12

一場叫“海燕”的颱風把菲律賓很多道路都破壞了,救災物資無法送入核心災區,但兩百萬美元救災款卻能及時送到了災民手上。這背後,靠的是菲律賓版支付寶。

 

7月11日,天下網商大會上,菲律賓移動支付公司Gcash CEO阿爾伯特·提尼奧和韓國電子錢包KAKAOPAY CEO 柳英俊同臺分享他們各自的無現金社會夢想。

 

外國移動支付大咖網商大會談無現金社會:支付寶是我們的一個夢想

 

提尼奧説,全國大大小小島嶼多達幾千座,線下銀行網點主要集中在幾個核心城市,不少島嶼全島都找不到一個銀行網點。因此,菲律賓迄今還高度依賴現金。這讓提尼奧堅信,發展移動支付,會讓四週都是大海的菲律賓變得四週都是“藍海”。

 

在韓國,90%公民都有信用卡,柳英俊説,韓國線下無現金程度比較發達,但是線上的使用場景就遠遠不如中國,因為韓國本土的電子支付沒有快速從PC時代切換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線上支付的便捷度和安全性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柳英俊説,這就是KAKAO PAY推出的原因。眼下,KAKAO PAY的用戶發展到了1600萬,佔韓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現在,韓國人已經越來越喜歡、習慣沒有現金的生活。柳英俊還舉了兩個本土化的例子,韓國人喜歡玩遊戲,玩輸的人要給贏的人錢,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用KAKAO PAY轉賬,不再掏錢包。還有一個是,韓國人喜歡喝咖啡,請人喝咖啡也成為常見的社交,很多人現在通過KAKAO PAY給朋友送咖啡券,朋友可以在線用券買咖啡,然後等著咖啡送上門。

 

據了解,這兩家公司背後都有同一家中國科技公司的身影。2017年2月,螞蟻金服注資KAKAO PAY,幾天后又宣佈注資Gcash母公司,菲律賓最大數字金融公司Mynt。螞蟻金服希望利用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的經驗,攜手國際合作夥伴,在全球範圍內幫助更多的小微企業和大眾消費者,把普惠金融推廣至全世界,為全球用戶帶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

 

“支付寶是我的一個夢想,” 提尼奧説,“對於螞蟻金服非常開放地提供技術經驗,我們非常感恩。” 柳英俊説他的夢想則是,支付寶和KAKAO PAY能打通,韓國人到中國,中國人到韓國,都能暢通無阻地享受無現金生活。 

展開全文

移動支付落後 香港奮起直追

2017-06-16

“可以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嗎?”“不可以,只接受現金或八達通。”一年前,這樣的對話還屢見不鮮地出現在內地來港遊客與商戶的對話中。現如今,越來越多的香港商戶開始熱情地鼓勵遊客使用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落後 香港奮起直追

圖為香港便利店內推薦使用支付寶的廣告。資料圖片

 

內地移動支付兩大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今年在香港快速擴張,不少香港連鎖商家都接入設備為遊客提供移動支付服務。香港的移動支付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2014年,支付寶在荔枝角的OK便利店完成了第一筆境外移動支付,之後逐步在香港擴張。目前在香港接受內地遊客使用支付寶的商戶超過8000家。微信支付在2015年11月正式開放跨境支付能力,目前在香港已有1500家近200個品牌的商戶接入。內地移動支付運營商目前在港推出的清算模式是來港遊客用人民幣付款,商家則以港幣結算。對遊客來説,整個過程方便快捷,免除了貨幣兌換和收零錢等一系列繁瑣手續。

 

在香港推廣跨境移動支付其實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香港沿用與內地不同的金融體系,發展跨境移動支付需要開發一系列新的程式,並需獲得香港監管部門的許可;而香港人口基數少,可形成的規模效益小。但內地兩大移動支付巨頭依然將香港作為境外佈局的重要一站。

 

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主席吳傑莊表示,香港雖小,但卻是一個特別的市場。首先,香港移動設備滲透率高,幾乎每個人都有1到2部手機;其次香港雖然人口基數小,但是人均消費能力高,整體盈利也不少;最後,香港擁有全世界的遊客,吸引著來自內地和國際的移動支付團隊。

 

前不久,支付寶在香港推出港幣版支付寶——“支付寶HK”,並正式上架蘋果及安卓系統手機的應用商店。這是支付寶的首個非人民幣版手機應用程式。支付寶港澳臺區總經理李咏詩表示,“支付寶HK”集傳統錢包的主要功能于一身,可以實時完成支付、購買優惠券、收集印花、保存付款記錄等日常需以人手完成的一系列服務,安全、便捷、全程“無現金”。

 

香港新用戶使用“支付寶HK”需使用香港手機號碼完成賬號註冊。用戶可以通過綁定港幣信用卡或到香港的便利店為“支付寶HK”現金增值。在付款時,用戶可以直接在香港商家門店出示“支付寶HK”,收銀員通過掃描二維碼,用戶便能以港幣付款。首批提供“支付寶HK”掃碼支付服務的香港商鋪總數已超過2000家,覆蓋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等類型。屈臣氏、百佳超級市場、豐澤、東海堂、莎莎等香港商家均接受“支付寶HK”付款。

 

人民幣版支付寶目前在香港覆蓋的超過8000家商戶,年內將逐步實現同時接受人民幣和港幣版支付寶付款。

 

而在微信方面,中國銀行(香港)與微信支付(香港)前不久舉行合作啟動禮。雙方宣佈憑藉各自的業務優勢,為香港客戶提供更簡易快捷的流動消費體驗,促進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

 

騰訊公司香港及台灣辦公室總經理譚樂文表示,香港的移動支付市場正處於起步階段,我們會致力提升消費者對移動支付的接受程度。憑藉我們在內地支付市場的豐富經驗,通過與不同機構合作帶動香港移動支付的發展,推動“無現金”的消費生活。

 

為鼓勵更多的香港市民使用移動支付,由當日起至7月31日,首5萬名使用中銀信用卡新登記微信支付香港的新用戶,可獲贈10.88港元的微信紅包。

 

此外,用戶使用在香港地區發行的港幣中銀VISA/萬事達卡信用卡進行微信支付交易可以獲額外一倍簽賬積分。(瑞安)

展開全文

港幣版支付寶——“支付寶HK”今日正式上線

2017-05-25

港幣版支付寶——“支付寶HK”今日正式上線

5月24日,支付寶工作人員展示新應用介面。當日,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金服)旗下電子支付平臺支付寶在香港推出港幣版支付寶——“支付寶HK”,並將於25日正式上架蘋果及安卓系統手機的應用商店。這是支付寶的首個非人民幣版手機應用程式。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港幣版支付寶——“支付寶HK”今日正式上線

5月23日,“支付寶HK”在一家商店進行測試。新華社記者 秦晴攝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金服)旗下電子支付平臺支付寶24日在香港推出港幣版支付寶——“支付寶HK”,並25日正式上架蘋果及安卓系統手機的應用商店。這是支付寶的首個非人民幣版手機應用程式。

 

當日,螞蟻金服向媒體介紹了“支付寶HK”的基本情況。支付寶港澳臺區總經理李詠詩表示,港幣版支付寶的推出,代表支付寶開始全面服務香港本地用戶。“支付寶HK”應用支付寶核心技術,在此基礎上儘量實現香港本地化。“我們會和合作夥伴一起推出更多服務,為香港本地用戶打造更方便輕鬆的生活方式。”

 

香港特區政府金融管理局貨幣管理助理總裁鄭發表示,電子支付是當前潮流,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讓生活更加方便、安全。他希望,電子支付産品可以平衡好方便與風險之間的關係,也希望有更多香港市民嘗試電子支付。

 

據李詠詩介紹,“支付寶HK”集傳統錢包的主要功能于一身,可以實時完成支付、購買優惠券、收集印花、保存付款記錄等日常需以人手完成的一系列服務,安全、便捷、全程“無現金”。

 

香港新用戶使用“支付寶HK”需使用香港手機號碼完成賬號註冊。用戶可以通過綁定港幣信用卡或到香港的便利店為“支付寶HK”現金增值。在付款時,用戶可以直接在香港商家門店出示“支付寶HK”,收銀員通過掃描二維碼,用戶便能以港幣付款。

 

首批提供“支付寶HK”掃碼支付服務的香港商鋪總數已超過2000家,覆蓋餐飲、購物、休閒娛樂等類型。屈臣氏、百佳超級市場、豐澤、東海堂、莎莎等香港商家均接受“支付寶HK”付款。人民幣版支付寶目前在香港覆蓋的超過8000家商戶,年內將逐步實現同時接受人民幣和港幣版支付寶付款。

 

“支付寶HK”推出一系列“本地化”優惠措施在香港市民中進行推廣。例如,“支付寶HK”用戶在商戶門店每筆超過20港元的消費可獲1個電子印花,集齊3個印花可獲50港元回贈(每個賬戶僅限一次)。香港用戶還可通過“支付寶HK”購買“開飯啦”(香港最大的飯店預訂網站)提供的指定餐廳優惠。此外,行動電話繳費和第三方保險産品購買服務也即將在近期推出。

 

支付寶目前擁有活躍用戶超過4.5億人。在內地已有超過1000萬家、海外超過12萬家實體門店接受支付寶付款。(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周雪婷)

展開全文

中國移動互聯技術進軍日本 掀起別樣“中國熱”

2017-07-04

中國移動互聯技術進軍日本 掀起別樣“中國熱”

顧客在東京繁華街區澀谷商店內體驗“掃碼支付”。呂少威攝

 

近年來,伴隨著“走出去”的中國旅日遊客增多,倡導“移動互聯、互通生活”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相繼進軍日本,在各個領域“開疆擴土”,受到了海外的關注和熱議。

 

3日,在東京著名繁華街區澀谷,中國企業騰訊旗下的“微信支付”全球第100家旗艦店正式落地了。此次微信支付與日本大型連鎖超市“唐吉訶德”合作,在日本國內包括涉谷、新宿等重要商圈的37家連鎖店接入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跨境業務運營負責人殷潔向記者介紹道,日本6月單日交易額峰值是1月峰值的40倍,而微信支付筆數,則上漲了16倍。隨著客單價的持續提高,日本商家對微信支付的熱情不斷高漲。“不帶錢包”的生活方式正悄然走進日本社會。

 

而與微信支付幾乎同期打入日本市場的支付寶也在默默拓展業務。2015年下半年中國遊客掀起“爆買”熱潮,日本頗具人氣的百貨商店高島屋、BicCamera等自然成為了其落腳的第一站。目前,各大城市的機場也成為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共同關注的焦點。

 

在中國國內已家喻戶曉的摩拜“共享單車”上月宣佈正式進入日本,計劃7月中旬在日本部分地區開展服務,年內將擴展至約10個城市。摩拜在中國落地生根的一年多時間內共投放了500萬輛共享單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困擾。為了緩解交通擁堵、提倡綠色出行,英國和新加坡已決定引進摩拜,日本為該公司的第三個海外市場。很多日本人對這一來自中國的“新鮮玩意”表示關注,希望在便利生活的同時能做好信息、硬體管理。

 

剛從早稻田大學畢業的日本大學生吉川熊太曾有過一年的北大留學經歷,他告訴記者,他很懷念在北京的“移動支付”生活,打車、外賣、購物,基本上能想到的所有生活場景都可以用一部手機解決,掃碼支付“很酷”,很便利,希望以後更多地方能使用移動支付。(中新網東京電 記者 呂少威)

展開全文

台灣高中生赴大陸讀大學標準再放寬

2017-07-14

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台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高校標準,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

 

 台灣高中生赴大陸讀大學標準再放寬

展開全文

台灣青年“創”在大陸:團隊合作 共同成長

2017-07-13

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自11日在南京開營以來,已經來到了第三天。破冰融合、思維訓練、頭腦風暴……三天來,訓練營為各位營員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內容。記者採訪到了幾位來自台灣的小夥伴,對於本次活動,他們有什麼想説的呢?

 

互動交流:點讚“大陸好室友”

 

 台灣青年“創”在大陸:團隊合作,共同成長

 

“破冰融合”活動中,營員們合作“堆高塔”。(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為了增進不同地區營員的交流,本次訓練營特意安排港澳臺營員與大陸營員同住一間宿舍,共同生活。通過幾天接觸,從陌生到熟悉,來自台灣的營員們紛紛為自己的大陸室友點讚。

 

“一開始比較緊張,不知道怎麼和大陸室友交流,但接觸之後發現其實大家都特別的熱情,這讓我很意外又很開心。”來自台灣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謝翰誼説,不少大陸同學説話很有趣,腦筋也轉得非常快,這種個人特質值得自己學習借鑒。

 

有一位大陸室友,對第一次來大陸的台灣東海大學企管係學生王聖豪來説,更是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台灣有很多陸生,可是沒有機會跟他們住在一起,也沒有很很有想法的他們更深入的交流。這一次我抓緊機會問了大陸室友很多的問題,從大陸平時使用的社交軟體、無現金支付、到共享單車,讓我對這裡有了全新的認識。”

 

除了認識自己宿捨得夥伴,訓練營通過舉辦“破冰融合”、“Party之夜”等活動也要讓每一個營員彼此了解,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破冰活動有趣的地方在於讓大家打成一片,通過4到5種不同的遊戲增進大家彼此間的合作,有小小的競爭又有趣味性,團隊的凝聚力會更強。”台灣學生林書凡説道。

 

“記得開營儀式前一天晚上,我們推選20幾位營員在開營儀式上表演節目,通過營員之間的積極配合,只用2個小時學會了《紅日》這首歌,這是很不錯的初步融合體驗。”畢業于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的毛繼萱表示,在訓練營除了學習如何創業,也在社交方面有了很大突破。

 

畢業于環球科技大學的台灣青年李長嘉在這幾天結交到了不少大陸小夥伴,他開玩笑地説,如果以後要來大陸旅行一個月,都不用擔心沒有地方住,因為“到處都有認識的朋友”。

 

思維訓練:難得的學習成長機會

 

 台灣青年“創”在大陸:團隊合作,共同成長

 

“思維訓練”創業課程中,營員們展示共同討論出的“商業模式畫布”。(中國台灣網 陳文韜 攝)

 

本次訓練營邀請到了多位知名企業高級經理人、高校教授以及創投顧問,以市場為出發點為營員們傳授創業思維、商業模式、技術研發等經驗與知識,幫助營員圍繞顧客所關心的問題發揮創造力提出解決方案,提高創業實戰能力。

 

畢業于台北大學的王國源説,台灣在創業教育的課程比較少,通過在訓練營的學習,在腦力訓練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穫,此外也了解到創業的邏輯是很重要的。“這種課程如果到外面去學,費用肯定都不低。”

 

王聖豪同學上了短短幾堂課,就已經記了滿滿的筆記。他表示課程收穫很大,但一下子接受這麼多資訊,還需要活動之後逐漸消化。

 

“有的創業講師分享了他們自己的親身經驗,很受用。”謝翰誼表示,幾天的創業課程讓他認識到創業的現實和艱難。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學創意産業研究中心主任周凱教授分享的三句話:“閱歷比學歷重要、見識比知識重要、想像比理解重要”。

 

李長嘉則對“商業模式畫布”的課程感觸良多。“我們每一組成員通過workshop的形式,共同參與到一個創業項目的規劃中,以團隊思考的方式策劃方案。我覺得一個項目如果想要做大、有前瞻性,必須要以這樣團隊的模式去發展。”

 

項目路演:保持學習心態,期待未來成功

 

 台灣青年“創”在大陸:團隊合作,共同成長

 

台灣創業項目“數位七巧板”團隊。左起:林書凡、謝翰誼、吳奕宏。(中國台灣網 陳文韜 攝)

 

“我們現在好緊張啊!”就讀于台灣東海大學數位創新碩士學位的林書凡與兩位同學謝翰誼、吳奕宏共同創辦的“數位七巧板”項目即將在幾天后參加路演比賽,儘管已經準備得比較充分了,但他感覺還是沒什麼把握。

 

訓練營期間,各個創業項目團隊將以創業路演競賽的形式進行項目PK,充分展示創業項目的市場價值,並獲取導師的專業指點以及潛在客戶的意見反饋,為進一步創新創業打下堅實基礎。

 

林書凡團隊的項目“數位七巧板”是一款針對8到12歲小朋友的寓教于樂遊戲産品,通過實體數字化七巧板搭配App,從而鍛鍊兒童的“計算思維”能力。林書凡表示,無論最後路演比賽成績的好與壞,這次團隊保持的是一個學習的心態,“畢竟大部分成功都是建立在失敗之上的。”

 

“我的項目‘愛慕園’主要是提供寵物臨終服務的。寵物臨終時,如何安慰飼主的心靈、撫平飼主內心的痛,悲傷輔導與臨終關懷是目前寵物殯葬所欠缺的部分,所以我覺得這個項目是值得去做的。”畢業于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現創立愛慕園家寵股份有限公司的毛繼萱立志將對寵物的熱愛發展為事業,但項目目前缺少資金,她希望借此機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

 

畢業于銘傳大學楊雅婷已經在台灣創業了一段時間,她帶來的項目“批貨教學團”是針對想創業但無頭緒且資金預算低的族群開發設計出的課程,包含經營、管理、物流等一條龍服務。楊雅婷説,參加訓練營,與其他營員交換想法、一起討論創業項目的規劃,已經讓她不虛此行了,“在最後的路演比賽中,希望我的項目獲得更多的建議,讓自己未來的創業之路走得更加順暢。”

 

同樣想讓自己的項目得到更多指點的還有台灣東海大學企管係的王聖豪,他的項目“iFriend”是一個大學生能力共享與興趣交換的媒合平臺。經過訓練營期間的“頭腦風暴”,王聖豪感覺收穫頗豐。“通過這次活動,我也看到別人的項目,再重新審視補足自己的項目。希望在路演中和大陸投資人深入交流,用大陸的創投視角為我提更多建議。”

 

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于7月9-15日在南京舉辦。活動從數百個候選項目中,選拔了100名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的優秀青年,涵蓋了北京、上海、江蘇、港澳臺等地的30余所大學。活動期間,訓練營安排了創業課程、參訪調研、經驗交流、“互動之夜”等環節。(中國台灣網7月13日南京訊  記者 陳文韜)

 

 台灣青年“創”在大陸:團隊合作,共同成長

 

訓練營中的台灣營員,左起:楊雅婷、王國源、李長嘉。(中國台灣網 陳文韜 攝)

 

 台灣青年“創”在大陸:團隊合作,共同成長

 

訓練營中的台灣營員。左起:毛繼萱、王聖豪。(中國台灣網 陳文韜 攝)

展開全文

招陸生不是做“生意” 台灣不能只算經濟賬

2017-07-13

台灣《旺報》今日發表台灣大學政研所陸生洪鑫誠的評論文章指出,縱覽台灣方面目前對招收陸生窘境的檢討,其實大多都只關注“人數”的下降帶來的衝擊,不少透露出把陸生當“生意”的經濟帳,卻少有放到台灣人才政策乃至兩岸關係大局之下思考的。目前這種困局是該帶來一些有意義的反思了。否則,就算兩岸回暖,台灣還有多少吸引陸生的底氣呢?

 

評論摘編如下:

 

今年臺校招收學士班陸生不止名額遭砍半,報名人數也僅剩1900余人,比起2015年高峰期的3572人,一樣形同砍半。只不過,前一個砍半是政策調整所致,後一個砍半則是陸生“用腳投票”,是符合市場機制的自然調節。

 

近兩年來,“藍天變綠地”挫傷陸生來臺意願,尤其是兩岸官方交流停擺局面下,陸生及家長憂慮赴臺求學風險實乃情理之中。

 

而陸生在臺權利保障仍然任重道遠,尚未鬆綁的“三限六不”系列歧視性政策,每次有相關議題得到討論,都因民間消之不去的“反中”情緒,反而造成負面觀感,“法案”修改更是舉步維艱。

 

如此局面下,臺校招收陸生遭遇難題幾乎是必然的事。對此,台灣方面出現不少檢討陸生政策的呼聲,利益直接受損的大學校方也叫苦不迭。

 

縱覽台灣方面目前對招收陸生窘境的檢討,其實大多都只關注“人數”的下降帶來的衝擊,不少透露出把陸生當“生意”的經濟帳,卻少有放到台灣人才政策乃至兩岸關係大局之下思考的。

 

從人才政策來説,台灣應該首先反思一系列的人才配套政策,不應該只專注“招生”,而應該同等關注“招生之後”。換句話説,學校與學生的關係,不是招到生,收了學費就結束了,而是在招到生之後才剛剛開始。切實保障和維護每一位學生的平等權利,這才是“以人為本”,也才能形成良好口碑。往遠了説,台灣對外來人才的不友善又何止關於陸生?已不止一位台灣同學、朋友跟我坦言,覺得台灣對待外來人才太不友善,重保護主義來逃避國際競爭、限制人才流入,到底如何維持競爭力?

 

在招收陸生這件事上,臺校目前更多是在吃老本,想盡可能將現有的教育資源發揮到極限。追求經濟效益,維持學校運作無可厚非。但長遠之計難道不是同時提升軟、硬體配套,通過保證平均教育品質來維持持久的市場競爭力嗎?

 

陸生也好,其他民眾也罷,在這個浮躁的信息爆炸時代,“交流”的質比量更重要。很多時候要有掏心掏肺的“交流”,才能帶來一點難能可貴的“理解”。

 

陸生不過是兩岸關係之下的小小一環,對整體政策不會有太大影響,前景如何更多只能期待大環境的改變。不過,目前這種困局是該帶來一些有意義的反思了。否則,就算兩岸回暖,台灣還有多少吸引陸生的底氣呢?(作者為台灣大學政研所陸生)

展開全文

台灣“商圈達人”楊修銓: 創業教育切勿刻板化

2017-07-12

“大家好,我叫楊修銓,本名叫楊光燦,很好記。雖然我的年紀應該和你們的父親差不多,但你們還是可以叫我‘燦哥’。”來自台灣的創業導師楊修銓站在講臺上,談笑間透露出適當的幽默,將營員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起來。

 

在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期間,南京大學創客空間創業講師、台北市商圈産業聯合會顧問、台灣客戶細分易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楊修銓為來自兩岸及港澳的100名訓練營營員授課,反響熱烈。課後,楊修銓接受了記者的專訪,他認為青年的創業教育不能刻板化,而且需要雙向交流。

 

台灣“商圈達人”楊修銓: 創業教育切勿刻板化

 

台灣創業導師楊修銓。(中國台灣網 陳文韜 攝)

 

從西門町商圈看文創發展

 

楊修銓曾在台灣從事了大半輩子的文創工作,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要數台北西門町。“我們從媽祖老廟入手,通過整合、改造、培訓、輔導,後又引入電影、流行音樂、動漫等元素,最終將西門町改造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創意商業區。”因為西門町的成功,楊修銓在台灣被稱為“商圈達人”。

 

楊修銓認為,西門町商圈的文創改造成功關鍵在於要有預測市場變遷的觀察力,要有洞悉的能力,深入了解,進而在地方上看是否能夠落實,不能硬搬。

 

“什麼是‘文創’?簡單説就是用能夠符合市場的創意把‘文化’與‘産業’聯繫起來。”在楊修銓看來,文創産業是“人、文、地、産、景”的知識工程大整合,無論是價值、技術、市場、資本、文化等元素,通過整合、改造、培訓、輔導等多方面的用心嫁接,就可以盤活一個地方的文創産業。

 

“比方説當時西門町進駐了一家文創旅店,房間都很小,但我們通過空間佈局、優質服務,甚至枕頭的創新設計、小巧的創意裝飾等等精心改造,讓小房間有了大商機。”楊修銓説。

 

臺青創業在大陸:要開闊視野、發揮特長

 

2014年,楊修銓選擇來到大陸發展,理由很簡單:市場在哪、哪環境好,就去哪發展。對於創業的青年而言,創業環境同樣很重要,而在這方面,他認為大陸比台灣要好很多。“創業環境主要來自於政府出臺的政策,以及創業孵化器提供的孵化、投資、加速服務。現在大陸各地都出臺了許多創業政策,創業孵化器也是多到數不過來。”

 

青年創業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創業教育。作為資深創業導師,楊修銓表示創業教育除了要教授一般性的創業觀念外,還要有實操方面的培訓,可以通過“工作坊(workshop)”式的授課、與企業交流等方式完成。

 

楊修銓認為,台灣青年創客想要立足大陸,首先需要開闊眼界,面對大陸如此龐大的市場,要具備一定的企圖心。“此外還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台灣青年在文化創意領域有一定的優勢,如何將自己的特長應用大陸市場也是他們需要思考的重點。”

 

 台灣“商圈達人”楊修銓: 創業教育切勿刻板化

 

課堂上,楊修銓與營員們共同討論“商業模式畫布”。(中國台灣網 陳文韜 攝)

 

創業教育切勿刻板化

 

2017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訓練營“思維訓練”系列活動,是通過邀請多位知名企業高級經理人、高校教授以及創投顧問,以市場為出發點傳授創業思維、商業模式、技術研發等經驗與知識,旨在幫助營員圍繞顧客所關心的問題發揮創造力提出解決方案,提高創業實戰能力。

 

作為此次活動的創業導師之一,楊修銓採取了一種參與式“工作坊”的授課形式。課堂中,每一小組的桌子上都攤開一張“商業模式畫布”,小組成員把前期準備好的創業項目,通過討論客戶細分、價值主張、渠道通路、客戶關係、收入來源、核心資源、關鍵業務、重要夥伴、成本結構九大核心問題,修正自己的服務和産品,並與導師共同商議,最終確定創業項目方案。

 

“創業教育不能刻板化,而且需要雙向交流。”楊修銓説,通過“工作坊”的形式,學生們在參與討論創業方案的過程中相互對話溝通、共同思考、進行調查與分析、提出規劃,並一起討論如何讓方案推動,共同學習進步。

 

楊修銓表示,此次訓練營就是一個“濃縮版”的創業環境,來自各地的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一起學習、討論,製造出濃厚的創業氛圍。“説不定,他們身邊的同學就是將來共同奮鬥的創業夥伴。”(中國台灣網7月12日南京訊  記者 陳文韜)

展開全文

臺媒關注馬雲無人超市:台灣便利超商如何自處

2017-07-12

日前,馬雲首家無人超市在杭州開業,也引起島內關注。台灣《旺報》今日發表評論説,看到對岸的無人超市,也許我們還在自豪台灣便利超商,密度全球第一,提供全年無休且服務多元,台灣發展出“青出於藍”的便利商店文化,連老外都稱羨。面對大陸首家無人超市開始在市場試水溫,高成本的便利商店,勢將首當其衝,而號稱“另類台灣之光”的便利商店文化榮景,不知在這股潮流下,還能維持多久?

 

評論摘編如下:

 

台灣還在吵“一例一休”,馬雲首家無人超市開幕,是大陸最火話題。這家店位於杭州市中心,一開幕店門口就排滿了人,想一睹風采。

 

果真,一進店,整個商店沒有一個零售員,各種商品應有盡有。更酷的是,掃碼進店,選完商品,系統會自動在大門外識別你的商品,自動從支付寶扣款,你的手機也會自動通知你扣款信息。換言之,選完商品,就可以直接走人。

 

由於沒有人工成本,無人超市的成本支出大約只有傳統超市的1/4,店主只需補貨。專家估算,平均1個人可以管理10家這種無人超市。以1位補貨員1個月薪資約2.5萬元新台幣來算,相當1家店人工成本只有2500元新台幣。

 

馬雲一直高喊新零售時代來臨了,隨著杭州無人超市開幕,依恃著大陸支付寶創建的無現金社會,一場新零售革命已在對岸如火如荼展開。

 

看到對岸的無人超市,也許我們還在自豪台灣便利超商,密度全球第一,提供全年無休且服務多元,台灣發展出“青出於藍”的便利商店文化,連老外都稱羨。

 

兩者相較,也許有人會認為,無人超市只是大陸一時興起噱頭,一如當年大陸對第三方支付的支付寶崛起心懷不屑,法規也對第三方支付百般抗拒。如今大陸掀起的手機支付“pay”潮流,連蘋果、三星都急起直追。

 

面對大陸首家無人超市開始在市場試水溫,高成本的便利商店,勢將首當其衝,而號稱“另類台灣之光”的便利商店文化榮景,不知在這股潮流下,還能維持多久?

展開全文